年輕人可以考慮買「返本」的重疾險嗎?

時間 2021-05-11 23:47:04

1樓:鑑保大師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不建議。相同的保障下,返本的重疾險每年的保費要比消費型重疾險的保費貴很多。對於年輕人,前期的資金很重要,那是人生的第一桶金,花費大量資金到保險並不合適。

這筆錢用來理財的話,收益也比返的本要高。保險的本質是保障,不適合用來理財。

2樓:知了猴

0-18歲,很年輕,重疾險任我挑,有錢返本,沒錢就保障。

18歲-25歲,年輕,重疾險還是可以挑,花點錢返本,花點錢提高保障25歲-35歲,比較年輕,對不起,估計有些亞健康了,重疾險只能看著挑,同時有錢了,那就多些返本的吧

35歲-45歲,都大叔了還年輕啥,買重疾險,王八對綠豆,看中了就選,還返不返本?相信就不怎麼考慮了

45歲以上,算了,有健康險能買上就不錯了,還挑啥?

想強調一句,重疾險,是保障生活的保險,不僅僅是用來看病的保險。

關注風險本身,關注保額才是正確的風險保障之道。

作為一名保險從業人員,我對自己買的第乙份保險都覺著是掉坑裡面了,所以,想解決風險問題,想配置明年不後悔的保障,想買到乙份適合自己的重疾險,要不就是學個一年半載,要不就花錢找專業的人啊

3樓:周小淇Colin

所謂「返本」的重疾險,就是指具有儲蓄功能的重疾險。

重疾險一般分為「消費型」和「儲蓄型」兩類。

前者比較便宜,以定期保障(例如保障至75周歲)為多,不過目前國內也有終身型的消費型產品。消費型重疾險大多數都是保費會隨著年齡不斷提公升的;不過目前亦出現了採用均衡保費(即每年保費相同)的消費型產品。

終身型重疾險是目前的主流產品,保費略微貴一些。終身型的好處在於如果沒有發生理賠,不僅保費可以退還,而且還可能有一些額外收益。

以香港地區的重疾險為例,這部分「額外收益」即為分紅,在75歲時一般為3.5%(年化收益,非保證,下同),85歲時可達4.5%-6%。

體現出相當強的儲蓄功能;同時,儲蓄型重疾險的投資標的大多為債券,收益波動較低。

具體選擇哪類產品,並非以年齡決定,而是根據自己的預算。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選擇儲蓄型產品;而如果預算不足,則應當選擇消費型產品,以「高保額」為優先,畢竟重疾險是以保障為主的。

4樓:karyli

絕對可以,絕對可以,絕對可以

越年輕買重疾險保費越便宜,槓桿越大,除了返本,絕大部分人也會考慮保額增值,保額增值之外,退保價值也會增值,這是大部分人都喜歡的做法。

我們大部分人買重疾險並不是希望自己患病,相反都是不想自己患病的,而買重疾只不過是想幫自己和家人做風險轉移而已,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比較看重能不能返本,但是其實返本是沒有意思的,過了2023年後把保費拿回來,原本的價值已經不在了,在通貨膨脹下,錢也縮水了,那返本有什麼意思。

除了返本,應該注重的是錢會不會增值,舉個例子,乙份保單你需要交10萬塊的保費,如果是有分紅的保單,保險公司會每年派分紅到你的保單戶口裡,在分紅的情況下,30年40年後能拿走已交的保費之外還會加上分紅,隨時能拿走20萬甚至30萬的保費,不僅能讓你的錢在未來的時間裡保值,還起碼可以抗通脹,國內的話你交10萬塊的保費,某一天退保也只能拿走10萬的保費。

返本的重疾險比消費型的貴,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配置,越年輕配置保險槓桿是最大的。

5樓:啊田平安保險服務

當然可以,年輕的時候責任重大需要更高的保額,孩子大了以後,責任就小了,保額低一點沒問題,返還保費可以作為養老補充用,很好的。

20歲年輕人買終身重疾險合適嗎?

胡陽 買不買終身重疾險和20歲還是40 50 60歲沒什麼大的關係。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問的是剛剛工作沒錢的年輕人買終身重疾合適嗎?不合適 趙雅楠 合適不合適,要看題主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擔心醫療費的帶來的財務風險,可以買醫療險 如果擔心重疾後無法工作帶來收入損失,或者給父母造成財務壓力,可以買純重疾險,...

返本型重疾險真的划算嗎?

深藍 術業有專攻!不要奢望乙個產品解決所有需求,重要的是理清自己的需求,然後有針對性的選擇最適合的產品,組成自己個性化的保險解決方案。 燕姐 重疾險到底是買返還型的產品合適,還是買消費型的更好?換句話說買重疾險到底要不要附加身故責任?我勸你別加。這期很重要,看明白了能讓你省上十來萬,以後就不會在這個...

腦膜炎可以買重疾險嗎

上善若水lovefcb 重疾險 痊癒,無後遺症 6個月,延期 6個月,標準承保 有後遺症,按後遺症評估。醫療險 痊癒,無後遺症 6個月,延期 6個月,標準承保 有後遺症,按後遺症評估。定期壽險 痊癒,無後遺症 6個月,延期 6個月,標準承保 有後遺症,按後遺症評估。防癌險通常標準承保。意外險 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