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投資人,或者潛在創業合夥人 你會如何量化評估乙個創業新專案?你有量化評估的具體方法或工具嗎?

時間 2021-05-07 16:19:31

1樓:王佳倫

如果是量化,那應該就是看資料吧,不知掉你說的是什麼階段的,可以從三個方面,行業市場潛力,產品目前的占有率,公司的財務指標。

2.產品資料,註冊使用者量,活躍使用者量,留存率,複購率等等,3.財務指標,毛利率,銷售收入,年增長率等不過,a輪以前的專案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資料的,所謂的量化都是扯淡,核心是團隊,但是團隊是沒法量化的。

靠感覺,靠運氣

2樓:SookieLiu

然後進入正題,對於創業者我們眼中的加分項有以下幾條:

1、名校畢業,且要麼技術大牛,要麼社交和領導能力強。

2、工作經驗,這個是兩方面的,有深入的大廠經驗和成功的創業經驗都是加分點。

3、社會資源,不管是自己打下的江山還是爹媽帶來的優勢,都對專案能否活下來*極*為*重*要*

4、個人能力,這點也是多方面的,運氣也是其中之一,此外,社交能力,演講能力,Octavia的嗅覺,機會的把握等等等等都很重要,不僅僅是技術和創新本身。

主要就看以上幾點,手機碼字不方便,等想起來再新增吧。

3樓:井上青蛙

創業的分析方法都是後置的方法,分析市場份額、競品, 如果沒有形成規模化的市場,沒有直接競品怎麼辦?

投資人那些方法都是快速的審核專案,說白了他們沒有時間去聽你講故事,接觸的專案太多了,只能用乙個固定的指標去卡,滿足了在去詳細的了解專案。

對於創業者或者合夥人來說,評估乙個專案其實是憑自己的直覺和經驗的判斷,自己對這個感興趣,同時預判對一部分使用者是有價值的那就值得去做。

對於樓主的問題,如果能夠量化評估創業,其實就扼殺了創新,因為創新大多時候是無法量化的。

4樓:可肉寵物

信任=(信譽度+可靠性+真實性)/ 自我利益感如果「信任」可以量化,你可以這樣去定義「信任」:在某件事上,對方的信譽度,加上他能被證明的可靠度,再加上你認為的真實性,三項之和除以你認為對方在多大程度上是為了自身利益。

當雙方缺乏深入了解的時候,這個公式就能派上用場。比如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聯合創始人之間的信任十分重要,如果他們之間彼此懷疑,對於一家公司的成長將會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在這裡你要想下這個公式裡的幾個點,你們之間現在的階段是那個,是否可以達到前三點,如果不足其一那麼可以直接放棄。

5樓:老王新談

我是一名創業公司都合夥人,我們評估乙個專案一般從三個方面。

其一,市場規模。至少是百億級的市場規模才有投身這個市場去做的價值,因為你拿下10%的市場,那你就是一家幾十億市值的公司。

其二,看市場上的競品。看競品是否很好的滿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如果沒有,而你有新的技術或方案去更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解決使用者的痛點,那麼也是可以進入的。

其三,團隊能力是否匹配。好的市場和好的專案也需要好的團隊來執行,一流人才做三流專案也能脫穎而出。對於早期投資人來講,產品還沒被驗證,更多的是投人。

人對了,專案做成的可能性才大。所以團隊得具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才能在風向改變時及時做出調整。

此三者缺一不可。

6樓:alu

正統的方法已經很多人回答,我相信你也有一套我說說不正統的,經過我自己實踐的排除法

本質上來說,創業成功就是乙個低概率事件,因此採用排除法去直接排除一些明顯低概率成功的專案,我認為是可行並且高價效比的,即便有可能存在錯過專案

1,創始人不靠譜的排除

2,商業模式不清晰的排除

3,整體經營思路沒有可持續盈利思維的排除

4,對現金流沒有高度敏感度的排除

5,經營團隊執行力不強的排除

6,決策團隊財務思維敏感度不夠的排除

幾年實踐下來,我覺得不存在實際的量化模型去套在創業專案上,因為量化手段的本質是對過去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提煉出來的規律,但創業專案本身就是新了又新,過去又如何可以代表未來?

7樓:吳臣羽

直接說吧,目前還沒有。

前幾天看了個數,拿到投資之後到退出(含上市併購回購等),比例是2.6%

然後從準備好BP到拿到錢,千分之一。

成功太偶然。

8樓:

首先看行業,行業方面的是比較容易量化的,比如當前行業總規模多少億,同比增速是多少,滲透率多少,客戶結構大致分布,和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相比如何,行業是否還有足夠的成長空間,行業的龍頭有那幾家,規模各多少,增速多少,行業集中度CR5、CR10是多少,沒有有明顯的寡頭跡象,行業的去年的黑馬有那幾家,規模各多少,增速多少,龍頭和黑馬的產品各自有什麼特點。可以將諮詢公司的研究報告和自己的調研情況結合。

然後看公司,公司的規模,增速,市場份額,商業模型,預計規模到多少可以盈利多少,獲客渠道的多樣性,穩定性,客源規模和增速,公司接下來3年的運營計畫等。再然後就是團隊了,列乙個盡調表,通過面對面訪談了解資訊,逐一評分,比如創始團隊行業經驗多少年,平均學歷,員工平均工作年限和學歷,股權分散度,合夥人分歧解決機制是否明晰,公司管理及內控制度健全性,公司財務健康度,公司過去兩年有沒有違法違規或失信行為,等等,這些都可以是可以量化的。

另外就是很多風險層面的,比如這個行業的常見合規風險有哪些,政策風險有哪些,近期是否有相關法規或政策變動的跡象,有時候一條政策就可以讓行業內小企業出清;巨集觀經濟層面,未來巨集觀經濟是樂觀還是悲觀還是中性,對行業總體有何影響,對行業結構有何影響,如果經濟下滑,小企業通常會在存競爭中處於劣勢。

總之,要分析和評估的東西很多,盡量考慮周全再做決定。但無論再怎樣周全,往往還是會面臨天算不如人算的結果,因為初創公司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風險來自各個方位,隨便哪個出了問題都可能讓公司倒閉。創業是乙個典型的低勝率高盈虧比的賭局,如果自己是創業者,那要隨時做好失敗的覺悟,如果自己是投資人,就要多投資幾個專案,適當分散風險。

9樓:王海濤

特別怕從誰的嘴裡說出來維度這倆字,貌似今年很流行呀?都是大師,我始終覺得要學會裝孫子,不能給人家出建議輔導,你做過人家的行業嗎?先別說能力。

為什麼投資人不投沒有團隊 合夥人的創業者

盛萍 沒有這種說法。投你的理由很多,不投的藉口也很多。這個不是真實原因。哪個創業公司沒有團隊?他不過是覺得你的團隊不夠qualify而已。 BP專家 團隊或者說合夥人是乙個創業專案的核心,只要團隊好,模式 市場與利潤都是可以創造的,所以企業融資最應該關注的是團隊,而投資者最關注的也是團隊。在現在這個...

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會選擇投資什麼型別的專案?

楊軍創業觀察室 我在早期投資時總結過簡單一句話 市場夠不夠大 團隊是否靠譜 是否具備規模化的能力,以及是否有可持續性。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很難啊!早期專案不可能這些標準都能達到,只能盡量往這些標準方面接近。一 市場方向是不是未來的朝陽產業,作為創業者,就要審視下自己的專案是否具備符合產業趨勢的要...

創業專案是如何找到天使投資人的?

俯航克 天使投資人其實就是你們自己的團隊,公司的所有股東。就目前來看,乙個天使專案,拿到天使投資,基本上與創始人的社會關係息息相關,你的社會關係越強越穩,你的融資就會越順利。個人建議不要過早想著去找天使投資,現在就算偏早期的資本,對天使專案還是很慎重的,當然還是要基於專案,看你們盈利閉環做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