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職業瓶頸和心理角度,去評價職場「35歲現象」?

時間 2021-05-06 03:03:19

1樓:Ariel

35歲之後真的找不到工作了嗎?難道你們都一直活在35歲以下嗎?又或者35歲以上都是創業或者管理者了嗎?

35歲以上就沒有創造力了嗎?如果真的這樣,算不算我們的職場架構缺失?為什麼招聘者,包括好多國有企業要給35歲以上的求職者判死刑?!

那又何談解決老齡化問題?你們都要等我們的二胎長到20歲嗎?很多創業企業恐怕都活不過5年吧……

如果非要糾結這些年齡數字,恐怕就是招聘者內心除了找個能幹活的人還有其他目的。人生的軌跡每乙個階段都有乙個里程碑,甚至人到中年想轉行去嘗試新行業有何不可?而我們的社會為什麼要給這些積極進取的人關上一扇扇門?

別說跳槽,甚至人到中年想安安穩穩在本崗位幹一輩子的人也心裡岌岌可危,生怕哪天被裁,就要面臨跳樓……

35歲真的是人生邁不過去的坎嗎?我們說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就在35歲消失了嗎?我們的職場生涯如此短暫的話,又如何期盼下一代的未來?

這個求職瓶頸如果是乙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就不要整天給我們灌輸那些毒雞湯,讓我們擁有成就事業又夢想破滅!

我們大學畢業22.23歲到35才10年時間,25到55,到65還有20年,30年的路要走,怎麼走?往哪個方向走?

如果真的給職場人設定瓶頸的話,就是打消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打消了他們創造的激勵性,都去個永遠不會被辭退的工作,混日子嗎?希望乙個好的經濟體制執行是不同年齡架構的人員共同創造的,希望不同年齡的人也給社會提供不同行業的職業崗位,希望我們不要再將這個35歲求職瓶頸的話題公升級,讓社會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讓任何有想法激勵上進的人找到他們合適的位置!

2樓:Dots2Line

很多時刻想一番作為的,基本都在沒做上多高的管理層就開始行動了,並且在實踐中重新自我認知和定位,調整後繼續努力實現心中想有的作為。難道成為管理層不是自己想要的作為?

3樓:咕嚕

我覺得你沒有足夠的精力、能力及準備就還是好好的調整心態做好目前的工作,創業或者轉行都意味著你要付出比你現在還要幸苦幾倍的努力。只是有想法的人,勸你認清自己,認清遠方的迷茫,敢於向自己妥協也是善待自己的很好方式。

4樓:莫哈莫哈

我就處在乙個尷尬的年齡,沒有年輕的資本討好上司,也沒有過人把本領,更沒有背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瓶頸期,只能看淡點,把每天工作做好,不去討巧

5樓:職業規劃師張海燕

35歲,從生理年齡來看,的確已站在了中年的窗戶邊,如果之前的職場有所積累,你的想有一番作為是關於原有基礎上進行擴充套件的問題。

如果之前的職場沒有什麼積累,你想有一番作為,則是關於徹底打破,重新建立你的人生的問題。

任何年齡想有一番作為,都不是問題,是問題的是:

你對自己的了解程度,以及發揮自己天賦的應用路徑是否清晰。

從心理學角度評價 伊藤潤二?

裡歐先生 說一下自己淺薄的理解,伊藤潤二的漫畫是在恐怖的情節和畫風下,包含了一顆暖心的人性核心。雖然畫風詭異,情節光怪陸離,甚至被歸到了恐怖漫畫的範疇。但是故事的核心卻無一例外,是積極的,回歸社會的,透露著人性光輝的。富江 講了女性虛榮心的可怕。漩渦 講了面對未知危險時人類的求生欲。頂梁柱 講了男性...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定義 情緒 ?

仨瓜倆棗 情緒 是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求,從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情緒的評價認知理論 三大因素影響情緒認知 1.刺激事件 環境因素 2.生理原因 生理因素 3.認知過程 認知因素 其中認知因素是決定情緒的關鍵因素。情緒調節 是個體管理或改變自己情緒狀態以及他人情緒的過程,是通過一系列策略和機制,使情緒...

如何從文學角度評價《聖經》?

胡卿 木心 文學回憶錄 他們正直 善良 真誠 熱情,所以文字明白簡樸,思想直接有力 文字的簡練來自內心的真誠。我十二萬分愛你 就不如 我愛你 聖路加與聖約翰也有文才知識。其他的 新約 作者都能使用非本土語言,表達清楚完美。他們確信負有偉大使命,寫得自然 直截,保羅尤善雄辯,讀他的書札,如見其人。約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