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 未來會成為非常內捲的職業嗎?

時間 2021-05-06 01:47:46

1樓:不胖的羊

現在就很卷了好不好。

我見過的Quant, 十個裡面有九個半是PHD,畢業的學校不是麻省藤校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剩下半個不是PHD的,還是CIT出來的,混了好幾年才賣關係轉過去。

2樓:智商降為零

已經非常卷了。我現在就職於一家中型量化私募,現在基本上只招清北復交+top30,注意這裡都是指的第一學歷。而這些事情南浙科甚至東南同濟畢業生就幹不了嗎,我看也未必。

3樓:

其實毫無疑問,會是非常卷的行業。

乙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對於主動投資而言,正是因為模糊性和多樣性,可能是20%的人賺80%的錢,那基本上在行業內排相對上游就還能做的不錯。

而量化投資這塊,按道理每乙個有效的策略都賺完這一細分領域所有的錢,現實的乙個結果是1%的人賺99%的錢。

集中度越高,行業越捲。看看現在的賣方研究報告大致上知道卷的情況了。當然基於行業發展的形態(如公募私募發展狀態可客群的不同),可能卷的速度會不同。

4樓:司徒大彪

國內quant行當,卷是卷,但是我現在回頭想一想自己這幾年卷出來的東西,我自己都覺得顫抖,讓我自己再重新幹一遍,我都嫌累,這不就把門檻提高了嘛,而且這行的卷是能卷出收益的,這是實打實的收入啊,要是一年賺幾百萬,估計大家也挺樂意卷起來的吧,就是頭髮有點危險了。

5樓:

目前看國內的量化是充分競爭甚至是過度競爭的狀態了,風口已經吹過去了,如果市場還是保持這樣的結構,而不發生規則性變化的話。

6樓:

看你怎麼定義卷了,和網際網路大廠的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相比, quant trading一般是面試小case 工作大boss。一般來說內捲是由於適合某崗位的人太多導致競爭劇烈。從這個角度來看quant trading顯然是不內捲的。

今年我電面了好幾十個candidate,大部分同學的程式設計功底或數學功底都比較薄弱,很難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也在為招不到厲害的同學苦惱。大家的感覺都是新的學生們越來越浮躁,上來就是各種ml,dl,但卻根本說不清演算法的核心,搞ml的沒幾個能說清楚lgbm xgb是怎麼實現的。 大家都時間寶貴你如果啥都不會學得又慢,幾個月都不一定能新手上路,所以就出現上面drw那個兄弟所說,面試幾百個招一兩個的問題內推已

7樓:

找資源的老兄A,balabala的給潛在合作物件提了一堆要求和具體化了合作方式。合作方忍不住中斷了他:你只說了賺了錢怎麼辦,壓根兒沒說賠錢怎麼辦。

A兄:把你賬戶給我,認為可以合作,馬上給你轉100萬,賠錢是賠我自己的,所以沒有必要談賠錢怎麼辦。

找工作的日內策略老兄B,面試官一如既往的扯完學歷扯資歷,扯完資歷扯技術。B兄沉默片刻,說這樣吧,我先不入職,不要工資幹一段時間,你提供一些必要條件給我,再給我X萬,單日虧損超過千三,單週虧損超過兩天,我走人。然後我們兩周後再面試一次。

後來B兄說,兩周後如果他還問我那些問題,那我就找下家。。。

找資源的老兄C,這個曾經是我的合作夥伴,剛接觸那會兒親口對我說:你不用研究我策略了,研究不出來的,我之前已經在XX券商做了半年了,他們一幫博士天天分析我交易,沒有任何成果。

ABC都是quanter,都很霸氣,AC是親身經歷,B是那兄弟自己給我說的他找工作的經歷。

上面的故事說明了乙個問題,硬實力才是決定自己在這個行業卷不捲的根本。有錢,可以像A一樣拍錢解決問題。沒錢可以像B一樣去找工作幹。

至於C那樣曾經至少也算是這個細分領域頂級存在的團隊,那種霸氣也學不來,他們團隊成員確實幾乎都是全球頂級名校,但我感覺他並不會排斥和看不起A和B。

8樓:Bruce W

我覺得在美國2020.7這個時間點,這個問題不是單獨被回答的,而是暗含了和SDE的對比。Quant內捲不內捲,其實等價於問我學這個這麼努力為什麼收益不如學cs去做SDE?

而的確事實如此,美國的本土人才沒有辦法滿足科技公司的需求。在美國的技術工種裡,乙個對工作沒有效用函式偏好的人,SDE作為職業實在是太強了,非常難beat。不光是SDE>普通後台quant,就我都聽說同時拿Citadel QR和Google AI Resident的人,選了AI Resident。

SDE普通崗可以說是支配普通quant,高階崗(AI Scientist)對Quant高階崗candidate也非常有吸引力,考慮到壓力和工作環境。而這並不是從業者不夠優秀,不夠努力導致的,而是本質上行業需求不一樣而帶來的內捲感。

金融裡偏技術的除了前台quant trader, trader, qr等真的有機會擁有自己的book自己的pnl的人,很難說服自己的工作真的比sde有意思很多。同時,sde是網際網路的核心,quant只是金融的小角落,IBD, PE, HF才是更廣闊的金融,或許這也是從業者/學生覺得內捲的一大原因。

9樓:帶哲學家

作為乙個在傳統行業幹過7年,在計算機行業幹過1年,幹過各種工種的人有話要說,你們說quant卷,那是完全不了解傳統行業,傳統行業會教你什麼叫做卷,什麼叫做關係驅動,你的技術可以一文不值。還有各種體制內單位,諸位大可以一試,搞量化的大部分都是宅男,悶頭搞技術,別看乙個個學歷都高得離譜,但是可以說是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偏差最大的乙個群體,這個群體偏偏還自大無比,也有點理想主義,所以當理想和現實有所偏差的時候,往往怨聲載道,可以看看中國中下層勞動人民,去體驗體驗他們的工作,再來談內捲,ok?

10樓:胡大曰

quant這個職業未來不會內卷,而是會慢慢從大家的關注中消失。

這是個沒有前途的職業,一來崗位需求量低,二來實際上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當然了,這個崗位也不會完全消失,而是不會再這麼受關注。

quant的發展是和計算機技術在交易中的應用共同發展起來的。在早期,使用計算機構建統計和套利模型,以及程式化交易的資金量比較少。那時候做quant從市場上掙錢非常容易,所以quant職位很火爆。

但現在不行了,因為做的人多了。

金融市場交易的定價,統計和邏輯模型說白了就那麼幾種,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有基本的數學基礎的人都能很快掌握。說白了,大家都在用BS模型給期權定價,都在用統計工具挖掘市場交易機會,都在用券商提供的交易介面進行交易。

這些都是理論非常成熟,應用非常方便的交易工具了。說白了,你會的,別人都會。沒有任何乙個quant能在市場上佔到優勢。

你要是有本事把衍生品定價模型或者統計工具本身做一點改進而獲得市場優勢,那你就不用做quant了,可以直接奔著諾獎去了。

實際上真正能讓quant佔到市場優勢的都是quant之外的資源。比方說更好的券池,更快的交易通道,更低的交易成本,或者乙個有優勢的交易邏輯。但這些都是quant之外的能力,和quant本身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quant目前在資管公司的實際地位很尷尬。一來,quant並不是核心生產力,二來,能幹quant這個活兒的人滿大街都是。

能穩定盈利的資管公司,真正盈利的能力並不取決於quant。 當然了,日常的quant工作還是需要的,老的quant崗位也會很穩定,但並不是因為老quant是無可替代的,實際上這個活兒隨便換誰都能幹。只不過是怕老quant洩密。

而對新的quant就非常不友好了。公司是不會把自己盈利的秘密告訴新來的quant的,而是會要求新quant自己想辦法看能不能開闢出新路。相信我,絕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

尤其是在quant自身的工作範圍內,幾乎沒有可能。所以幹幾個月換一茬是常態。

當然了,資管公司也都一直在招聘quant,而且對學歷條件要求越來越高。其實主要原因是為了迎合銷售。被盡調的時候可以吹噓一下自己的團隊有多少高學歷人才,為了有個好看的門面而已。

越是對學歷高要求的崗位,實際上對能力的要求就越低。因為大家其實都知道,這個活兒誰來幹結果都是一樣的,沒差別。所以只有人為製造差別,通過對學歷高要求,讓客戶在感受上覺得有差別。

這在金融行業中最為明顯,金融行業的面子需求是最大的。實際上金融行業中99%以上的,外人看起來光鮮亮麗高不可攀非常專業的崗位,根本不需要任何特殊能力,誰來幹都一樣。

所以我是不建議名校畢業的年輕人去幹quant的。你其實不會有任何優勢。相反,這個行業的坑太多,而且也沒有具體的路徑可以依賴。

你很可能在表面光鮮的工作崗位和虛無縹緲希望裡,浪費很多時間卻無法形成任何真正的競爭力。

做quant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傍大樹,在成熟的公司裡能夠接觸到核心秘密。這樣你可以幹長,而且收入也不會少。

但主要原因並不是你自己能力有多強,而是公司怕你洩密。所以,問題來了,憑什麼公司要信任你?

第二條路是靠自己。靠自己很難,但也並不是不可能。不過這條路上有很多坑,你最容易落入的坑是以為自己能靠quant能力就在市場上賺到錢。

名校學生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以為自己好好學習專注書本知識就能考第一。這在目前的金融市場上是不存在的。

我給一條提示吧,成功quant的核心競爭力,都在quant之外。

11樓:

投行front desk quant勉強答下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math coding data全要會工資還沒程式設計師多分錢的時候是憑啥分給你們做support的幹活的時候變成你們是front desk的工作都是你們的

出路無比難找,轉行很艱難

找個大學當老師不香嗎

12樓:

早就很捲了。

瞅瞅人家隔壁網際網路,上交PhD工作三年就敢公開包養小姑娘。同等學歷數學PhD投身量化,三年後恐怕還在挖因子。而大部分Quant剛畢業起薪大概率還沒這小姑娘高。

如何看待網曝阿里巴巴 p8、上交博士在招聘軟體上公開招私人生活助理,每月 1.6w 且可安排阿里正職?

高下立判。

13樓:李炳辰

問這問題是但心就業競爭?這個任何職位都不可避免,每年畢業多少人,死才死多少,當時你從十幾億精子裡面跑的最快,沒體會過後面精子的恐慌和失望吧。

內卷這個詞,讓我想到街頭擺攤的煎烤魷魚,真怕有地方沒熟不衛生。

程式設計師未來會成為非常內捲的職業麼?

liy30dly 網際網路最突出就是平等,你能幹自然有活有收入,其他傳統行業首先你接活就有門檻,要論資歷講排輩,考個證書還要卡年限。等到哪天搞出了一級程式設計師二級程式設計師再來說內捲吧 只能說會比現在卷,有多卷說不清,不只程式設計師,什麼都開始卷了,賣菜賣飯都開始卷了,小學入學都開始內捲了還有什麼...

魯迅在未來會成為孔子嗎?

朝鮮冷麵殺手 大哥問的一定是魯迅的言論,簡稱魯論。個人感覺孔子跟時代造神運動也有關係。要是以後社會主義大力宣揚魯迅是老大,以魯迅言論為綱的話也說不准。但是馬克思恩格斯可能會不怎麼同意。 Peter Tam 瀉藥 孔子是孔子,魯迅是魯迅。這個問題的表述不準確,或者說不清楚。建議修改一下問題。我中學語文...

未來 ITX 會不會成為裝機 DIY 的主流?

千帆盡 如果晶元技術CPU卡在矽晶圓的上限上二十年,筆記本都可能成為主流?開個玩笑啦!ITX機箱散熱問題太嚴重了,而且上有風道合理拓展性強的塔式機箱,下有各種辦公筆記本和平板 他最大的作用是裝著玩和打遊戲。就很尷尬!坐等俄羅斯大佬破解XSS,給它裝個WIN10,那還裝個屁的ITX小機箱。 魔法貓咪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