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地質行業尤其是礦產勘探行業不景氣,上個世紀也曾經過這個場景,當時是如何度過去的呢?

時間 2021-05-30 03:49:11

1樓:tensorspace

等唄,等下乙個四萬億,然後錢呢就順著房產基建->鋼鐵->礦石->地勘這麼個渠道漏過來了,恩,你別說刮了幾道以後到這行還能剩點。

2樓:心向大海

我是山東某地礦公司的員工。畢業一年半。可能沒經歷過地礦形式好的那幾年,就我們公司而言感覺好像不是太糟糕,至少有活幹,就是公司裡因為人事變動,很多中堅力量去當管理了,,人才有點斷層。

工資的話轉正以後現在大約是3500-4000左右乙個月,年底雙倍,年中發獎金,績效扣百分之三十,如果實體完成任務再發。但是自己不喜歡這個行業,,也想轉行。。感覺這行業沒什麼前途。。

還有。。這兩年我們公司進來的員工基本都是內部子女或者在地礦局國土局有關係的人。。。我覺得是不利於行業發展的。。

3樓:一邊兒看著去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畢業的,在地質行業待了10年。上個月剛離職。這十年其實國家不是沒有給過機會,但是大多數單位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用國家給的幫助,想辦法讓礦業走出靠國家的窘境。

但是,生活總歸繼續。而機會也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總是存在。

各位學弟學妹才剛畢業那麼年輕,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我們這麼大年紀,不上不下的都不怕,你們怕什麼呢。正好找乙個自己喜歡的事業,沉下心好好努力,想辦法養活自己才是正道。

4樓:

我父母當時經歷了那一波,因為比較本分,沒轉行。

我父母說轉行的人當時被笑話,不被看好,有被迫幹起了銷售,有重新考函授,有自學參加律師等考試,有幹起賣珠寶生意的,也有跑到沿海經商闖蕩的,還有自學計算機通訊,當時非常火。當時那些勇敢轉行的,現在都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實現了巨大的階級上流。那些留守地質行業的,趁著後來形勢轉好,撈到了一點油水,但是還是和那些轉行的沒法比。

如今,留守地質人員大部分在這個人員組成並不咋樣的行業裡充當乙個上層,但是終究沒有多少能力提高地質行業的層次。那些有能力有膽識的地質人員,現在在商業界當總經理Quattroporte,或者是在通訊和計算機公司,推動著高新技術發展並改善人們的生活,笑看落後的地質行業;當然留守地質人員才不羨慕,認為轉行的都是投機分子,認為他們忘記了國家對他們「陷身找礦無限光榮」的教導。

以上僅供近幾年畢業生參考,如今國家大力提倡創業,有大波風投在找人,不怕沒資金就怕沒膽識和眼光,希望大家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現在 IT 行業的跳槽這麼頻繁,尤其是程式設計師?

常年肥宅 朋友是個IT,聽他說跳槽一次工資漲幅很大,所以才頻繁跳槽,最近跳槽到萬興科技既然聽他說想安定下來,公司的待遇都挺不錯的。 奶味小仙女 工作繁重 加班嚴重 付出的和自己得到的不成正。不過我最近看萬興科技的春招資訊中待遇給的非常高,不少崗位已經達到了年薪百萬。 CONNECTUS康耐仕 發現回...

關於高爾夫這個體育行業,有些困惑,尤其是球場的經營?

王科 所謂資訊化在中國大部分都是炒概念,不太清楚Golf這運動和其他體育場館有什麼不同,去年做SaaS體育場館的企業很多,健身房 游泳館,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在我看來還是得了解人群需求,場館是B,但B會直接面對C,所以需求不對口,做出來的產品一定不能提供好的服務,另外做B端的最重要一款就是資料,大資料...

如何看待地質行業是夕陽行業這個看法?

墨礪華 在知乎上被稱之為夕陽產業勸退的,有農林地質,有水利土木,有電氣動力 其實這些夕陽產業,又有乙個共同特徵 都是傳統學科,都是基礎產業。正是這些傳統學科 基礎產業支撐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根基,我們為什麼敢和美帝槓,因為我們還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擁有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與此同時,傳統學科 基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