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熟知的行業或領域,有哪些常見的謠言,真相又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00:38:32

1樓:鹽選科普

幾乎每乙個有舌頭的人,都看過那張神奇的味覺地圖。簡單來說,就是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嚐出各種不同的味道。其中舌根嘗苦、兩側後半部嘗酸、兩側前半部嘗鹹、舌尖嚐甜。

某些情況下,有些知識還是老師教給大家的,完全是「教科書級別」的常識。

難道大家都不想知道是「為什麼」嗎?事實上,這又是乙個世紀謠言,因為味覺地圖並不存在。應該有不少小夥伴,小時候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

例如吃藥時為了避開苦味,特意把藥放在專門嘗甜味的舌尖上。結果,苦到從此開始懷疑人生。

這個謎,始於 1901 年。那一年,德國科學家漢 D.P.

漢尼格做了乙個實驗,並發表了乙份研究報告。他分別在舌頭的各個部位滴下酸、甜、苦、鹹的味道,以檢測對應的味道嚐出閾值。例如想要感知「鹹味」,某個區域需要 0.

01mol/ml 的濃度就能到達觸發閾值,而另外的區域則需要 0.012mol/ml。最後他認為,人類舌頭的某些區域對特定味覺會更加靈敏。

時隔 40 多年,到 1942 年,哈佛的心理學家埃德溫·波林將漢尼格的報告翻譯為英文,並重新繪製了圖表。而謬誤,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他在解讀原文資料時,把圖示的相對敏感度,當成了絕對敏感度。

於是,便有了這麼一張味覺地圖。舌頭各個部位對應的各種味覺的靈敏度,不知被誇大了多少倍。

當時,他還將這些內容寫進了自己的著作《實驗心理學歷史中的感覺與知覺》()中。這之後,所謂的味覺地圖就傳播開了。

直到 1973 年,匹茲堡大學的弗吉尼婭·科林斯才重複了漢尼格的實驗。從那時起,才開始有人反駁這張味覺地圖。

2樓:紅桃老K

轉基因植物到底能不能吃。。。

上次我們院開了個學術交流會議,我們院一位副教授(現在已經榮公升正教授)問一位大佬,轉基因水稻到底能不能吃,結果大佬顧左右而言他,說還沒有證據說明到底能不能吃,(暴風哭泣)你們自己品。

3樓:互助哥

網路互助行業。現在的年輕人非常喜歡的支付寶上的相互寶。有幾個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互助哥:相互寶背後的3個真相:付與不付的區別可能只在於乙個數字!

4樓:信了你的鞋

球鞋圈的幾大謠言,你們還知道什麼謠言?

5樓:洽洽

「零食都是高脂肪,發胖!」

啊啊啊啊,並不是所有的零食都是這個樣子啊!

比如,我們的蒟蒻果凍,質地Q彈,晶瑩剔透顏值極高!不僅顏值高,更有內涵,蒟蒻又稱魔芋,是一種低熱低脂低糖且富有豐富粗纖維的食品。富含營養的同時,還擁有繽紛果味哦~~

青提味、西柚味、水蜜桃味、葡萄味四種果味任君選擇~每種口味都是對應的果味,甜美不膩,Q彈Q彈的口感,讓你嘴巴停不下來。剔透的外表,口中清爽的口感,每一口都是好吃0負擔。

最重要的是,看看下圖的成分表

這是國家統一標準表

絕對的低脂零食啊~做為專業的零食搬運工,絕對要讓你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零食都會讓你快速發胖那麼可怕的喲~~

6樓:大悟道人

最大的謠言「華為有芯不怕制裁」、「華為堅持創新研發」

真相:華為從來就不是研發型積累公司而是乙個以營銷(尤其是關係營銷,在電信裝置上)加執行(售後服務)主導的公司,銷售和售後交付人員薪資最高,遠遠高於研發人員。而且華為研發體系裡面有寶貴的人才,但多被壓著,崇尚破產外資來的新貴。

7樓:隊長別開槍是我

總有人以為相聲裡的貫口越快越好。《報菜名》《地理圖》一口氣背下來,《莽撞人》兩分鐘說完才是最好。

然而「少馬爺」馬志明說

我父親(指馬三立)年輕時在貫口上下過狠功夫,而且他對如何在台上表演貫口有自己的理解。老爺子在世時經常說,背貫口不一定非的要下來。這裡說的「要下來」指的就是要下觀眾的掌聲。

並非讓觀眾看了這表演感覺演員真賣力,腦門見了汗了才叫好。這又不是賣大力丸的。老爺子主張相聲貫口背出來得讓觀眾感覺美,看著不累,每個字清清楚楚的送到觀眾耳朵裡。

外緊內鬆,是他表演貫口時最大的特點。

8樓:褚巖

國內企業的人比較拼,外企的人不拼,work life balance,做事情都很慢。特喵的我的十幾年外企生涯,即使刨開諮詢公司這一段,工作效率和時長都遠高於我見到的絕大多數國內客戶,而且周圍的很多都這樣。

9樓:

這不是一次性用品。

但是,卻反而容易破。用壞了,又要扔掉。

那樣更破壞環境。

還不如不要底面。

用一次性用品。反而,更簡單。更低成本。

中國第五大發明。

「永遠踩不破的鞋套」——無底面照樣防水鞋套。

(原理:下端開口,底邊內邊緣是一圈雙面膠帶圈。)(又稱鞋子貼膜。)震驚歐美。

流行全世界。

明星們都非常喜歡使用。

所以說。我們要理智看待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用品。有時真的很好。也比較節約。環保。

10樓:

數學建模拿不拿獎真的不代表你數學學的比別人怎樣數學建模大賽真的用不到多麼高深的純數學知識數學建模大賽叫經管建模大賽,統計建模大賽更貼切美賽參賽的美中國人屈指可數,大部分是中中國人參賽不要以為在什麼美賽,亞太,小美賽這些國際比賽裡獲獎,就能讓外國的某個導師看上你,實際上外國真正的數學類Pro根本看不上這種比賽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比建模有趣的多,而且都是乾貨

11樓:默然而存

我們家是陝西的,從小到大一直用的都是南孚電池,家裡面的老表也都20年了,用的也是南孚電池……玩具什麼的用的也是,當然,我這不是給南孚打廣告(人家也不需要,小聲嗶嗶),我就很懷疑,到底是電池出了問題還是我們平時用的東西出了問題

謠言真的很可怕,謠言如果把南孚壓塌了……那我們就沒什麼好的中國產電池用了

12樓:文煊

吃香蕉通便?!瑞典醫生的建議:拉肚子就多吃香蕉或藍莓,喝牛奶,吃乳酪,吃肉等低纖維高脂高蛋白食物。徹底反轉吃香蕉通便的謠言!

13樓:「已登出」

公海殺人不犯法.......

怎麼可能不犯法,船舶屬於延伸的國土,屬於屬地管轄,船隻的註冊國可以管,這艘船是中國的,就可以管.

如果是中中國人,抱歉你做飛船到銀河系外面殺人也犯法,屬人管轄,只要是中中國人就能管.

如果被殺的是中中國人,保護管轄,中國也能管

如果是外中國人殺外中國人在外國船...除非是海盜等行為,普遍管轄,中國也能管.....

如果只是一般外中國人殺一般外中國人,在外國船....這個真心管不了,但是.....中國幹嘛要去管....

14樓:

實名反對 @於立青的答案。

脫開劑量談毒性就是刷流氓,這個我們學化學化工的都明白。

眼鏡王蛇的毒液毒性大吧,毒死人沒商量,弄一滴滴到大海浬,貌似水生動物乙個細胞都死不了。

藥物也是如此,維生素是正常人體必須的,但是劑量大了也會中毒。

這就是毒性和劑量的關係。

15樓:Capt.折野

民航業:

1、不要坐小飛機,小飛機不如大飛機安全。飛機本身安不安全取決於飛機的維護狀況,只要飛機維護的好都是一樣的安全,大飛機如果不按時維護,還不如小飛機安全。

2、這個航班都快把我晃吐了,這飛行員技術不行啊!晃不晃是老天爺說了算,跟飛行員沒關係,跟飛行員的技術也沒關係。

16樓:

重要的問題說三遍。

在扯到一些不良反應包含致癌作用藥物、或者一些被認為是「致癌」的環境因素、飲食習慣是否造成了危害時,時常有人說「不談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這句話在一定範圍裡是並不適用的。

在毒理學中

用來評價系統毒物、發育毒物的安全限值,(你大可以理解為安全的最低「劑量」)對於很大一部分的外源化學物(遺傳毒性致癌物、致突變物)是不適用的。

安全限值怎麼求得?為什麼對於這部分外源化學物難以求得?

安全限值SL),它取決於最大無作用劑量(Maximal no-effect dose,or ED0 )(利用外源化學物在一定時間內按一定方式暴露於機體,用現有最靈敏觀察指標或現有檢測方法不能發現任何損害作用的最高劑量,相當於未觀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和觀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劑量/水平(LOAEL

安全限值、實際安全劑量(VSD)、急慢性NOAEL和LOAEL、最大耐受劑量(MTD)、最小致死劑量(MLD)半數致死量、全數致死量的差別

而其中,安全係數(Safety Factor,SF):在以動物試驗資料外推到人為排除不確定因素而設定的係數。安全係數一般採用100,據認為安全係數100是為物種間差異(10)和個體間差異(10)兩個安全係數的乘積。

so 我們很清楚地可以知道:

所以面對這類沒有閾值的遺傳性致癌物,我們又不得不量化地比較其反應/效應的強弱。於是我們引入了實際安全劑量(VSD),一般低於可接受危險度水平(一般為腫瘤超發控制在百萬分之一時)的劑量即是VSD。

此類生殖毒性致癌物有很多大多數經典有機致癌物都屬於這一類,謹舉幾例:

直接致癌物:甲基碘為代表的活性鹵代烴類、芥子氣、鉑的部分絡合物等

間接致癌物:多環芳烴(現在研究熱門的是15種左右為歸類為致癌物、其中苯並α芘,苯並α蒽等是著名的汙染物,我本身也主要做這一方面)、硝基呋喃、甲醛、乙醛、氨基甲酸乙酯(烏拉坦)、黃麴黴毒素、環孢素A、菸草和煙氣、檳榔及酒精性飲料等都是此類致癌物。

至於揪這句話扯半天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比方說有人會說「吸菸致癌,可我吸這麼多年不也好好的?你吸這麼多年不也沒事?所以香菸是安全的」。比如b站某知名up所述:

這種說法其實是極端不負責任的。

這些因素導致的疾患發生率低並不代表這些暴露是安全的。至於為什麼印象裡有人吸菸喝酒很久都不得疾患、一是在人群水平上發生率被通過劑量壓低進行了控制(但是效應具體到個體上,仍然只有發生、沒發生兩種狀態,即全或無,換言之,是否願意冒這種風險,是你個人的選擇與自己家人外無關)、二是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三是在這個個體差異基礎上,當患有疾病發生時,我們很難溯因到某個具體事件上,同時在回憶偏倚作用下很多因素被我們忽略了。

補充:好了,我再來教槓精一點邏輯學:

1)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2)脫離劑量談毒性不都是耍流氓(比如遺傳毒性致癌物)

3)脫離劑量談毒性都不是耍流氓

以上三個命題有何異同請自己把握。

馬俊. 化學品毒性鑑定技術規範[M].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5.

姜岳明. 毒理學基礎[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無利不起早 @知乎小管家 ,謠完,謠完啊?

在你的學習或工作領域有哪些有趣的術語?

Feng 想不出特別有專業性的,只想到了三組 1.Doctor,Master 2 Positive,Negative 3 有趣的教授姓氏。1.Doctor和Master算麼?Doctor既指博士又指醫生,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坐飛機如果遇到空姐問 Is there a doctor on board?這...

在你的領域,有哪些好書分享?

金名mx 屠格涅夫 父與子 小仲馬 茶花女 狄更新 霧都孤兒 司湯達 紅與黑 艾公尺麗 呼嘯山莊 易卜生 玩偶之家 張愛玲 紅玫瑰與白玫瑰 沉香屑 霸王別姬 魯迅 傷逝 藥 阿Q正傳 歲月她是個神偷 說乙個對我思維角度比較顛覆的,雖然可能很多人已經看過,富爸爸窮爸爸 文章中的觀點讓我開啟一扇新世界的...

有哪些青睞心理學背景的行業領域或崗位,它們對心理學專業學生的期待是怎樣的?

反對某回答,不了解調研業務的利益相關者能說出什麼有價值的話?某位美女講話極其不負責,我勸大家不要去市場調研公司!業內top也別去,和local一樣的錢少事多心累,有條件的去一線諮詢公司,有的也有消費者研究 據我了解,心理學從事這些崗位優勢在於了解人心的軟實力,和相對其他文科的研究類硬實力 用研 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