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行的層級中,若要排序,君子與大丈夫哪個層級更高?

時間 2021-05-29 23:18:08

1樓:徐曉軼

儒學是學,是學做好人,是學做君子,而要做君子,就首先要通過理性認識到自己的時代使命,然後努力學習反省踐行之。

也就是說,儒學沒什麼修行的,儒學從來不是乙個只為了自己如何如何的,儒學的價值指向從來都是家國責任、民眾福祉,是仁。

君子是知命而行且樂在其中,是儒學所期望的生命狀態。至於所謂的大丈夫,不過是孟子在解說自己的義時的激勵之語,君子遇不平,拔劍而起憤而擊之者,可謂之也。但儒學強調的是理性,不到知其不可而為之時,總是故做大丈夫狀者,莽夫也。

溫潤如玉,才是君子的象徵啊。擇善固執,而即之溫潤,乃君子日常也。事不可為,君子乃正冠赴死,死其仁乃曰大丈夫。

2樓:課堂留守

很有趣的問題。

儒家關於何為君子的解說有很多,但仔細選擇,若從修行來說,有乙個標準是很清晰的,那就是知命為君子。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知命是知自己的人生和天之間的互動,人決定自己,天給予命運,兩兩成全,是為君子。當然,相反的,兩兩不知,兩兩耽誤,是為小人。

至於大丈夫,孟子提過,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廣居、正位、行道,方為大丈夫。富貴貧賤威武,境遇勘驗也。

君子和大丈夫,其實是一回事,君子表德,大丈夫者,稱其行也。

儒家是怎麼修行的,如何入門,修行次第是怎樣的?

炏淼垚羊 從你的題目就看出來,你關注的是修行的方式,沒考慮到所謂方式是為了目的服務的。道家修行佛家修行的目的,是了生死,度蒼生。你知道考慮過儒家的目的麼?聖賢所講的,不都是仁義之心麼?因此,所謂儒家的修行,是你了悟仁義,修自己的道德品質,再去關懷天下的過程。由此,你才會發覺,與其去了解修行的方式,不...

如何尋找到修行中的上師?

阿咪馱佛 因緣成熟,自然會有善知識來指示你。這個因緣就是你的善根福德。修行是漫長的過程,路上會有各種善知識指點,這些都是上師,但真正傳你法門走到終點的是根本上師。師徒一般都是緣分,一拍而合的,不是單方面四處奔波去尋找的。 大鵬一日乘風起 有錢沒有?有空閒嗎?有悟性嗎?有錢可以找到上師,上師又不是神仙...

為什麼和平精英中野生雙排四排遇到的隊友幾乎都不會交流?

對弈的棋手 我真服了,我大概是鉑金段位吧,這陣出不了門玩的,隊友乙個個落地就暴斃,要不就開麥各種雜音四川口音的哪哪口音的還能聽見她哄孩子的聲音,還有今天遇到乙個隊友,居然落地沒有暴斃,我跑去幫他,幾槍打死一人機,救援他,他就一直往別處爬,我就追著他救援,最後也沒救活,然後我在旁邊房子裡被乙個隊強攻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