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自我靈性的流失?

時間 2021-05-29 23:07:57

1樓:Louis

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好可愛呀。

但先不談靈性,題主碰到的到底是什麼困境呢。

從大意上看,大概想描述從世俗角度上你應該做的事情和你心裡想做的事情的矛盾。理論上這兩者應該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但由於某種原因,結果是都消退(「問題描述中提到內心世界和外在世界,兩邊不是人」)

這個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在內外衝突下選擇了逃避(因而造成題目描述中的拖延和虛度光陰),那我覺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先面對。我需要做什麼事?為什麼要做某事?

有什麼用?如果不做又怎麼了?(what, why, what if)

其次,你提到了一些被認為是優秀的條件,比如題目描述中的「gpa,各種活動,各種競賽,各種出國交流」,這些可能並不是那些你認為大牛的目的。比如,有的人學習是為了gpa,有的人學習是為了思考但是因為太過認真得到了gpa,當然過程中會有一些過程和結果的取捨,但巨集觀角度上並不那麼衝突。

回到靈性,其實這些都是從我的角度上和我定義的靈性沒啥關係的。我認為的靈性,是一種不被社會建構所轉移的看到事物最簡單那面的能力。孩子會被認為更有靈性,是因為他們簡單。

比如同樣看到乙個在路旁乞討的人,孩子可能會說他很痛苦,大人會說他是窮人。

2樓:

不是INFP但我也同樣面對過這樣的困惑,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做一次人群脫離,給自己至少一周的獨處時間完全切斷對外聯絡與自我對話(學生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寒暑假)

3樓:用愛發癲

我不可能在實質上幫助到你,所以只能寫一下我的想法。

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外在世界完全分割開來,不用在意一些無謂的東西,覺得自己差勁也不要緊,要記得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是你自己最好的朋友。

永遠記得一位infj的朋友跟我說的話。

世界上只有乙個人存在,因為你只能證明你自己是存在的。

4樓:Zachary

題主的歷程是INFP典型的前半生路徑:從青春時節的INFP,融入世俗社會,被TJ型人格主宰的社會環境機制感染同化,慢慢都會偏向T和J,自然會靈性流失。那麼就有兩個問題:

1、在世俗生活靈性人格能找到本我嗎?

2、什麼是滋養自我靈性的最佳路徑?

對於第乙個問題,我現在不到而立之年,也是困惑的,但是我將哲學定為我的生存之本,一切行為無論跨越多少鏈條最終都服務於個人哲學人生。還在堅強探索中,但是我認為是很難的,社會的強大往往會啪啪打臉。當你到中年創造了舒適自由的生活環境之後,發現已經沒有多少時日可以探索自我。

第二個問題,那就是遠離世俗生活。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也是需漫長探索的路徑,無論是像三毛,還是如皈依藏傳佛教者,他們都給了自我靈性最滋潤的土壤和生存空間。那種生活,拋除了世俗眼光,那種體驗,人生值得。

5樓:

我和題主有點像。

我小時候也喜歡用左右手玩。

我就是在知乎搜尋「喪失靈性怎麼辦」才看到這個問題的,不過目前MBTI的測試結果是INTP。

自從上了大學我就感覺自己正在逐步失去靈性,腦洞沒有以前有趣了,思維沒有小時候放飛的感覺了。

現在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我覺得原因就是這個年齡已經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了,思維逐漸定型,而且也不得不考慮一些現實的問題(學業、實習、就業之類的),所以人也變得越來越現實,經驗和理性分析將靈性排斥在外。

所以我覺得為了保留住自己的靈性,要去拓寬視野,用好奇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因為好奇,所以才會有幻想,幻想可以帶來靈性。

這個方法還在實驗階段。

也不知道題主現在有沒有留住自己的靈性2333。

6樓:貓月君

隨便寫點,自己的一點經驗(我也有過或許還會有相同的困擾1、潛下心來尋找自己的興趣點,擺脫掉一切外界因素去尋找。

所謂興趣點,就是能讓你充滿力量的東西。

然後探索。

比如最近突然發神經買了一堆理論物理的書來看,感覺探索到了新大陸(其實並不是突發奇想,追溯到高中似乎就有對這方面的好奇)

探索到了乙個點之後,不要停止,繼續擴大,擴大你的興趣點。

(增加閱讀量,觀影量等)

2、對於熱點的話題,如考證,考試等等

可以去嘗試,該考的還得考。

但是注意安排好節奏(時間安排)

以及不要太關注於其他人

給自己乙個理想目標,然後分解為具體的每個時期的目標,一步一步實現就好。

3、走出固定的圈子

在乙個地方待久了,就會容易被困住。

總之多出去走走,認識一些不一樣的人

對當下的自己會是有幫助的。

如何對待既自私又自我的人?

綏安 乙個自私自我的人,你不喜歡他這個缺點,又會有多少人能喜歡,把這樣的缺點留給他自己去發酵吧,讓他的缺點懲罰他自己。我們完善自己就好了,只有自己完善了,別人才更喜歡我們,這也是對自己負責最好的辦法。 我是來學習的 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遠的離開他,因為他的性格使然,不經意間你就會受到傷害,如果因為...

如何對待職業空白期自我提公升?

從純粹的兼職或者是全職崗位的角度看,其實選擇應該很多,各種證書也很多。不過我看過您自己的詳細描述之後,感覺您的困惑點是如何在事業,家庭和子女教育之間尋找良好的平衡。如果我的感覺是對的,您的選擇方向,就是能兼顧家庭與子女教育的職業。這或許是選擇教育機構的心理驅動力,不是你有多麼喜歡教育,而是你覺得教育...

怎麼對待以自我為中心的舍友?

000 個人覺得,要麼心平氣和談一談,要麼找乙個合適的契機,大吵一架,把該說的都說了,當然,這樣的前提是,你已經不在乎她這個朋友了。 大學的時候,宿舍聚餐,一共六個妹子輪流點菜。姑娘A點黑椒牛柳,姑娘C說,為什麼呀我不想吃牛肉,姑娘A略無語,但很快的說,你點的菜也不是我想吃的,但我也沒有說什麼,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