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團隊時,下屬牢騷抱怨多怎麼辦?

時間 2021-05-12 01:25:19

1樓:

曾經遇到的同事,心思比較細膩,周圍人際變化比較敏感,充滿了負能量。好事情到經他分析以後都會變得很糟糕,整個團隊被帶跑偏。

團隊每天都忙碌並開心的工作,但只要他在一起,特別是遇到工資待遇、晉公升、培訓機會、人際交往時,團隊的情緒就能完全被帶動以及跑偏,因為他一直在抱怨,一直在抱怨,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在埋怨。

抱怨領導不公平,見不得領導對其他同事好,而且自己又不能吃一點點虧,但凡比別人多幹一點就在背後指指點點。這些還算小Case,還有「殺傷力」更大的,比如,專案進入攻堅階段,遇到比較大的困難,大家都在相互打氣堅持,關鍵時刻,他抱怨的那一點委屈的火星能點燃團隊所有成員的委屈,一傳十十傳百,徹底擊碎大家的士氣。而且他把專案中遇到的微小問題無限放大,讓大家都覺得專案會失敗,把緊張情緒傳播給所有人。

最開始,「堵不如疏」,上級寬容的對待他,多次跟他溝通,聽他傾訴,也找了跟他平時關係較好的同事去影響,剛溝通完一兩天有效果,之後又開始一直不停的抱怨,嚴重影響團隊士氣。最後,只能「和諧」掉。一顆爛蘋果,弄壞一筐蘋果。

如果你允許「爛蘋果」出現在自己的團隊中,會出現什麼結果?毫無疑問,整個團隊都會垮掉。

管理學上乙個有趣的定律叫「酒與汙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裡,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顯而易見,汙水和酒的比例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汙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汙水。酒與汙水定律說明對於壞的組員或東西,要在其開始破壞之前及時處理掉。

團隊裡,乙個負能量的人至少要七個正能量的人才能抵消。這種人,如果不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只能清退。

2樓:小葉子

說明你的確領導能力存在很大的問題,考個MBA學一下管理吧,不然你遲早就幹不下去了,不思進取的人只會被淘汰,管理也是一門學問。

平時也看看管理方面的書籍,充實一下自己的大腦。

3樓:鹽選成長計畫

首先你要明白,管理首先是管事,因為人是管不住的,更別說這人還不配合你。在管事上,我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給你:

比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團隊目標,管理者要有大局眼光;

在管理中將人和事做到充分結合,用事來管人;

和你的員工一對一溝通,深入了解他們。

一、比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團隊目標

知識點一:管理者要具備組織人格

我要和你分享的乙個概念是:

組織人格。

這個概念,是我在一次內部管理會上,提出並使用的。至於書上有沒有這個概念,我沒有查閱,也不打算深究。如果有,就當成是一種巧合吧。

會議當天,我的原話是這樣的:

當你成為管理者的那一刻,無論你是一名基層主管,還是一名高層幹部,都要以組織人格,而不是自我人格,去對待工作,去制定決策。

換句話說,你做事的出發點,思考問題的出發點,首先是團隊利益和團隊目標。因為你是團隊的領導者,你必須為團隊的成果負責。

為什麼要重點強調這個概念?

因為大部分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真正面對的並不是乙個團隊,而是乙個又乙個鮮活的個人,每個人又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特點和訴求。

比如,員工 A 總是喜歡請假;員工 B 態度很好,但業績不突出;員工 C 能力很好,但個性也很強;員工 D 勤勤懇懇,但過於保守……

總之,每個員工都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你的管理經驗不豐富,在面對這些個人時,難免會感情用事,或者為了避免麻煩一再讓步,做出違背團隊目標和利益的決策。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就是這樣的。

比如,我發現乙個員工的業績不太好,和團隊不合拍,我馬上就會去想,怎麼能讓他進步,或者怎麼能給他找到乙個合適的位置。

實際上,真正負責任的思考是:

他真的適合這個團隊嗎?

這個團隊真的需要這位員工嗎?

他能幫助團隊實現目標嗎?

那為什麼我在很長時間,都不會這麼思考呢?因為,當我面對這名員工的時候,我的身份雖然是一名管理者,但我同時也是乙個有血有肉的個體,我也希望不要傷害他,不要得罪他,或者不要放棄他,我也想逃避。

所以,辭退一名不合適的員工,是一名管理者走向成熟的第一課。

知識點二:組織利益是決策出發點

還記得 2015 年元旦,當時我創業 3 個月,決定辭退一名員工,那是我第一次辭退員工,說出那個決定之後,我躲在會議室哭了。

也許有人覺得有些誇張,但確實心裡很難過。

後來,前輩提醒我,你希望對每乙個人都好,希望考慮每乙個人的感受,也希望每乙個人在團隊中獲得成長。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組織屬性決定了管理者和員工,一定有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點。

所以,我們才會在管理常識中講到,能否讓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持續統一,是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標準。因為這件事太難了,難的不是個人目標,而是如何調動每個彼此不同的人,最終完成團隊目標。

講到這,我再分享一案例,來自我和一位知名企業家的談話。

他說,當初為了實現收入增長目標,需要在多個省會城市收購一些培訓機構。在乙個很重要的省會城市,被收購方一再坐地起價,談判非常艱難。當時,公司幾位高管都勸他先放一放,但他沒有放棄。

我說,那你最後怎麼做的?

他說,我不得已啟用了非常規手段(法律範圍內),任命了一位當地關係很硬的人,做這個區域的總經理。同時約定,完成收購後的 3 個月,再把這個職位交接出來。他上任之後,軟硬兼施,成功完成了對這家機構的收購。

這個案例對我的觸動很大,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組織人格——當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腦子裡只有乙個想法,無論如何都要完成公司的增長目標。

這個過程中,他一定會遭遇很多壓力,甚至非議。但他清楚,他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的個人喜好,而是他站在這個位置,就必須對組織負責。

這才是真正有魄力,有責任感的人。難怪這位企業家,能把公司做這麼大。

所以,當你成為管理者的那一刻,你在工作中的一切觀點和行為,都將代表整個團隊,而不是你自己。組織利益,我們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

理解了這一點,你會釋懷很多壓力,尤其是來自下屬的非議和不解。理解了這一點,你也會做出更正確的決策,尤其當組織利益受到損害時。沒辦法,作為管理者,我們就是團隊目標和組織利益的守門員。

二、管理就是把人和事做到充分結合

知識點一:人是管不住的

沒有經驗的管理者,經常會工作中產生一種主觀情緒——員工不太好管。然後,開始私下抱怨,現在的年輕人,工作態度越來越不積極。

其實,這些管理者都沒有弄清楚乙個問題,人是管不住的。一聽到這兒,肯定有些同學會很迷茫,甚至會質疑,既然管不住人,那還做什麼管理。

我從兩個方面,展開解釋一下。

首先,從人的本性來講,沒有人喜歡被管理,更沒有人喜歡被定義。不信,你去私下裡做一些調查了解,哪怕是那些工作成績真的不好的員工,他們也會心裡認為,自己很想把事情做好,自己並不是不努力。

這就是人性,很少有人會承認自己是不思進取的、不求上進的。所以,優秀的管理者,都懂得研究人性、尊重人性,而不是對抗人性。

其次,從實際工作出發,乙個員工加入一家公司,是想獲得更好的發揮空間,獲得更好的福利待遇,讓自己的長處得到發揮,做自己擅長的事。

如果沒有這些前提,無論我們的級別有多高,都沒辦法對員工做要求。

知識點二:用事來管人

4樓:蔚藍天空

1.如果是你的問題,看你能不能改了?

2.如果是公司當前制度、部門矛盾等方面的問題。表現同理心。

下屬有些抱怨其實你自己也沒辦法解決,甚至你自己都會內心抱怨,這種情況其實大家都懂得,可能就是抱怨一下,一起吐槽一下就好了。

但是得注意,有的員工特別容易鑽牛角尖和情緒化,這種負面情緒甚至嚴重影響他的日常工作,那不行你就直接點,建議他可以看看外面的機會;這些員工的消極工作會影響到他的平級同事。

遇到天天鬧脾氣,抱怨,發牢騷的員工應該怎麼辦。?

銀手鐲 首先,告訴大家 誰 遇到這種同事應該怎麼辦?不同的人,採用的方法不同。如果是直接 部門主管遇到這樣的下屬,使用一對一的溝通方式 了解員工遇到什麼事,為什麼近期表現不佳。切忌不要糾纏具體事情的真相,這部分耐心傾聽即可。不斷地問問題,讓員工把所有的抱怨,情緒都表達出來。就未來的工作表現,雙方達成...

不想帶團隊,不想做管理怎麼辦?

薩鉑藝術塗料 想辦法盡量促進團隊的自主高效運轉能力,團隊協作,目標一致,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監督到位,基本就不要時刻的去管人,自己還能解放出來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已登出 去研究一下價值識別吧,你缺的不是技術和統籌能力,而是價值識別的能力及一顆要賺錢的心,透過價值識別的研究,或許能讓你對錢產生那麼一...

剛開始帶團隊不會管理怎麼辦?

泰哥 虛心向領導和其他同級管理者請教。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參加一些新晉管理者的培訓,看一些團隊管理的書。遇到問題,多總結經驗教訓。 專案人生PM Life 有幾個方面可以做 在職培訓,就是in Job training自我學習,有看一些管理的書籍,聽一些管理的課程詢問有經驗的管理人員 emluo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