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詩人得不到皇帝的賞識?

時間 2021-05-11 13:13:12

1樓:橙汁的汁

執政和寫詩不是一回事。有時候還是相反的。

執政大多都要是要將事情落到實處,而詩人很多都是浪漫主義者,理想主義者。

比方說「飛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銀河落九天。」

三千里一沒量過尺寸,二沒想過怎麼造成的,三不知道對周圍有什麼好壞。

只是張口就來。

2樓:淨吾

先問是不是吧。

張九齡是詩人嗎?官至宰相。與玄宗也僅僅是理念上有分歧才罷相,玄宗每每念叨站張九齡。

李紳是詩人嗎?官至宰相。

上官儀是詩人嗎?

牛僧孺是詩人嗎?

李東陽是詩人嗎?

不要把詩人這個屬性單獨拉出來研究,然後套上一大堆的標籤,他們首先是人,其次只是會寫詩,有人寫得很好,有人寫得一般。詩人群體很龐大,但你要說他們性格上有啥共同點,並沒有,五花八門的都有。

給人上標籤分類是有利於快速構建認知,可往往是錯誤的。會得出很錯誤的看法。比如有人就要說詩人們都是只會吟風弄月不會治國,百無一用是書生。

有這樣的結論的人大概只知道兩三個詩人。實際上就算不得意的李白杜甫,他倆也是差別很大的人。而陳子昂這種失意的,他的政治眼光是極強的,他對武周朝的弊病看得很透徹,且他的策論寫得都很務實。

更別提政治得意的詩人也是大把了。

詩人只是會寫詩的人的共稱,其餘的真的共同點不多了,有人憤世嫉俗,有人蔑視權貴,有人攀龍附鳳,有人位高權重……相應的,有人得意也有人失意,不獨詩人,古代失意的人大把,只是多數人不會寫東西或者沒留下來,會寫的東西的都被稱為文人,其他人的抱怨我們現在無從得知,凡是看到的抱怨都是文人留下來,凡是寫了一些抱怨詩人的也都被稱為文人。所以文人漸漸就被汙名化了。

說多了,只是想說,問題站不住腳。

為什麼真誠的人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賞識,而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人往往被上位者所喜?

借我一瓢酒 我只能說這種現象在社會裡面是存在的正常現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不要為這個現象而鬱悶。社會就像乙個萬花筒,什麼樣的人都會有,我們自己才是自己人生裡面的主人公,讓自己過得開心是最重要的。你先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上司,你可能第一感覺會更喜歡熱情的人,所以就讓某些人更討人喜歡。真誠的人做...

為什麼努力得不到結果?

灰太灰狼 為什麼其他答主都是100 篤定努力一定能收穫成功?除了努力還有運氣時代背景政策因素貴人提攜 學習其實也是第名可能不是最努力的同學天賦不同努力也僅僅能達到自己的天花板罷了 澳洲留學移民小百科 付出 馬上反饋,只有電子遊戲。所以你覺得激勵的很及時,才會沉迷。付出 看不到結果,但是依舊付出,依舊...

為什麼得不到的最珍貴

上官嫣然 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往往都是免費的,空氣是免費的,真情是免費的,信任,忠誠,理解等等都是免費的。可人往往都在追求一些有償的東西,而忽視了這些本身既免費又珍貴的東西。 筱筱 我就看著這些我就想,哎呀我真愛,這件真好。它什麼時候是我的呢?到我死了之後它是誰的呢?但是能在活著的時候把它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