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看待哪吒之魔童降世裡老百姓對哪吒的成見?

時間 2021-06-27 23:34:43

1樓:灼眼的夏樹

合理。除一開始知道哪吒是魔丸轉世的原因外,還因為陳塘關這個地方,陳塘關是抵禦妖族的地方,百姓受妖魔威脅多年,怎麼能對哪吒沒有成見?要不是給李靖面子的話,他們恨不得直接把隱患扼殺在搖籃裡。

另外還有乙個原因,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李靖,他們的認知都是有天花板的,突破不了這個天花板,只能聽別人說、看別人給的知識。龍族做出如此大的貢獻,還不是被人們稱為妖?

那麼問題來了,是誰告訴他們龍族是妖?他們要是知道龍族的貢獻,還會這樣說嗎?

有些東西,傳著傳著就變成真的了,不合理的也就會合理了。人言可畏,殺人誅心。

2樓:偉偉

合理啊,哪吒出生就是混世魔王,一開始就差點要了人命,後來鬧得全鎮子雞飛狗跳也不是一天兩天,起因呢?不過是人家叫了他幾句妖怪,而且他是妖怪啊。

所以,百姓對他都不叫成見,叫理性防範。

3樓:「已登出」

百姓對哪吒的偏見是理性的自我保護。如果不這樣防備乙個生下就放火的魔頭,大概率會發生農夫與蛇的故事。

這些百姓中有乙個個體縮影,就是那個孩子頭。他的反應比村民過激,村民只是看到哪吒就跑,而他是扔雞蛋,大罵妖怪。而這樣的乙個人絕不是愚昧。

敖丙欲活埋陳塘關時,冰塊從天墜落,是這個小孩攙扶著自己的媽媽躲避落冰。

他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卻犯了乙個巨大的錯誤,這也是歧視對人造成傷害的原因:在罪犯犯罪前打擊罪犯。這種錯誤的執法行為會導致潛在罪犯的反抗而實施真正的犯罪。

在片中的體現就是「他們說我是妖怪,我就當個妖怪給他們瞧瞧」。這種心理大概是:既然我都得到懲罰了,那我不犯罪豈不是虧了?

哪吒的兩次險些犯下殺戒都是因為這個孩子頭。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太乙,事情將會怎麼收場。沒錯,哪吒的暴戾才是悲劇發生的原因,但是錯誤的執法行為也脫不了干係。

站在巨集觀的角度,我們不能簡單的評價誰對誰錯,思考出解決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這部電影給出的解決方案我不贊同。電影最後哪吒成為了英雄,打破了他們覺得自己是惡人的偏見,證明了自己。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證明自己的。

現在西方的精英黑人也不受歧視,但是並沒有什麼用。

電影講了乙個好故事。提供解決方案不是電影的義務,我們既是村民又是哪吒,在不同身份中的我們會因為這部電影有著符合自己的解決方案,這就是電影的意義。

4樓:NoTed

我認為是正常的趨利避害的心理。哪吒他娘在李靖不在的那一年陪不了哪吒玩兒,說明陳塘關妖怪肆掠,百姓深受妖怪之亂,小孩子罵人最重的話就是:你是個妖怪,哪吒也很牴觸妖怪這兩個字。

鎮子裡有個魔丸,天生殘暴,一出生就把李府搞得亂七八糟,這可是個大禍害。老百姓肯定不願意自己身邊有這麼乙個定時炸彈。

換位思考一下,你身邊有個殺過人的精神病,你是不是看到他就繞道走,他犯病的時候你也希望他家人把他送到精神病院關著。

如何評價《哪吒之魔童降世》

圍脖和逼乎已經把哪吒吹爆了,真的不覺得他有什麼好看,而且對其這麼高評價感覺悲哀。他讓我看到國漫已經死了。我看到的是乙個掛著中國皮的好萊塢式工業電影。作為商業電影,他是成功的,但說是傳承國漫文化,他失敗到骨子裡了。1.從表達寓意的方式來說就是失敗的,全片使用好萊塢式的電影才會使用的設定障礙,使用編劇理...

大家如何看待《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設定?

申公狼 我也不想多說什麼,總說就一句,大家都在改編,原教旨主義要不得 哪吒鬧海 封神榜傳奇 哪吒傳奇 蓮花童子哪吒 哪吒 邵氏 等等等等 除了 哪吒鬧海 是完全不需要考慮商業回報可以100 專注藝術性之外,其他作品都首先需要生存,沒有商業回報,一切免談 要說原教旨,至今也沒有哪部封神相關作品敢說自己...

《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有哪些槽點?

小丸子姐姐 不說劇情了,配色,特效讓人頭暈,同樣是注重畫面。新海誠的讓人眼睛一亮,為什麼哪吒的特效感覺就是在告訴人們,你看我這特效,你看看,多厲害,快點說厲害呀!很無語 瀾煙玖玖 天帝說三年後摧毀魔丸,應該是從給太乙的時候開始計時。那麼如果按天上時間 天上一天凡間一年 來算,哪吒不可能3歲被雷劈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