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修行為念為欲為開始,但修行的過程缺要求破欲破念,是否為忘記初心?

時間 2021-06-05 14:56:33

1樓: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清淨心是修行的結果,不是修行的手段我以前講過乙個例子。有人說你念佛啊誦經啊,你要用清淨心去念佛,聽說過沒有?

假如你提這個問題的人,要是天天拿著清淨心去念佛的話,要求你拿著清淨心去念佛的話,壞了,我們大家都念不了佛了。因為什麼呢,我們的心下當下不淨。當下不淨還念佛嗎?

懂吧?究竟意義上的清淨心叫「佛性」。當我們證得究竟意義上的清淨心的時候,就是證得佛性了。

當我們證得佛性的時候,就是證得佛果了,明白吧?證得佛果的時候,就圓滿了,圓滿的時候,就不用通過修行的方法再去修行去了。懂這個意思吧?

很多年以前有乙個居士,他是齊魯石化的。頭幾年吧,上班下班,中間念佛,挺好。哎那一年突然間買斷了,單位上補給他很多錢,讓他在家愛幹啥幹啥吧,反正沒你這個人了,給他幾十萬。

一想正好,反正是有了生活保障了,用清淨心精進念佛吧。就在佛堂裡用清淨心精進念佛。哎吆,這個心就更不清淨了。

原來忙活啊他覺不到啊,念一段時間的佛,該上班的上班,該騎車就騎車,該下班就下班,該做飯就做飯。可是沒事了不上班了,坐下來用清淨心念佛的時候,發現這個心是更不清淨了。哎呀他就急呀,急呀。

最後我在普照寺那一年打佛七,他參加了,他就問這個問題。

我的答案是:記住,清淨心是修行的結果,不是修行的手段。能懂嗎?

只要是眾生,只要是凡夫,心都不會清淨。我們念佛的時候,誦經的時候是相對淨一下而已,不是你的心就清淨了再去念佛。是通過念佛通過修行而達到心清淨的這個目的,懂這個意思了吧?

馬上我給他舉了乙個例子。我說你到了飯店裡,要了一桌菜,服務員說了,先生,當然她是個女的,我講的是先生。先生,你的菜齊了。

你說了一句話,且慢,我飽了再吃吧。對不對?假如我們證得究竟意義上的清淨心了,可能就不用修了。

不通過修行,心永遠不清淨。就是這樣。所以說我們不管他,「念頭」愛咋地咋地,經照念不誤,這就是方法,好吧。

時間一長,慢慢的提高了,心就會慢慢清淨了。是吧。

——摘自仁清法師《黃河念佛堂問答》

修行為何不能上路?

修行之路有很多條,你想上哪條路?一心念佛號,也是修行之路。日行一善,也是修行之路。拜名師求正信也是修行之路。潛心於佛法典籍也是修行之路。做好本人的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也是修行之路。 福馬林 如果要找一種修行方法的話,推薦看聖嚴寫的 無法之法 或者葛印卡的 內觀 然後參加禪七或者十日內觀禪修營。不過 內...

有沒有最簡單的身念處修行方法

禪通居士 身念處觀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知自己的行為舉止,而通常情況下我們都不知道自己一整天身體都幹了些什麼,因為像穿衣 刷牙 走路 吃飯這種種行為已經非常熟練而不需要我們的意識再去引導了,而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會開始在腦中打妄想,刷牙的時候想早飯吃什麼,吃早飯的時候想上班時候幹什麼,而如果有人...

為什麼要修行,為什麼要成佛?

覺行者 如果佛指代的是真理,是真實的存在,是永恆的平安幸福,那麼祂不在這裡。如果把此世的人稱為佛,那麼表示他的狀態是 1 體認到這個世界的虛假,內在層面一直在向真理靠近,從不圓滿轉化到圓滿。2 以平等心看待物質層面的一切並做出行為。據此可以把人分成三種 凡人 被妄心所控,完全生活在虛假中。特徵 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