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海上鋼琴師》1900為什麼不下船?

時間 2021-06-03 22:54:07

1樓:朝歌

那麼,無論1900代表著什麼,我打算從不那麼魔幻的角度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1900,是乙個超脫出物質現實的存在。

試想,他從出生就在船上,這艘船與外界真正的世界對比,就是乙個掌中小世界,沒有那些繁華與喧囂,不止於天海一色,外面的人在世界上存在的意義,不止於為了演奏美妙的旋律,往大了說,真正的世界,有戰爭,有和平,有殘酷,有美好;往小了說,有柴公尺油鹽的煩惱,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帶給你的安慰,有微小瑣事帶來的大矛盾,也有類似人生大事譬如結婚生子帶來的生命延續的幸福感。這些東西,都是1900所不知道且無法意會的,只有下船,才算真正踏入縱橫連環的命運。

也許有人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難道1900不想去看看嗎?他當然想,但是人類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恐懼大於好奇與興奮。那又會有人覺得,1900如果下了船,只不過是像這個世界上的你我他一樣開始正常的經營自己的人生罷了,這種每個人都在經歷的事情,有那麼強烈的恐懼感嗎?

問題的關鍵在於設身處地,想其所想。

下船,對於1900來說,就像人類探索未知且浩瀚的宇宙。有憧憬,好奇,甚至刺激,但是伴隨著未知的恐懼,因為它太大太複雜了。不要覺得我這個對比很誇張。

對於1900來說,我覺得確實可以這樣去揣測與描述他對下船的恐懼。

生於船上,讓他的三觀微小無比,對世界沒有乙個完整的概念,對活在世上的艱難之處從沒有任何覺悟,並且他不像大部分人一樣有堅強的後盾,親人與朋友,下了船,你甚至不知道他能不能適應的了這個人生的種種,因為那是他完全沒有經歷過的。並且讓他動了下船念頭的,是一段不知前路如何的邂逅。實際來講,這種支撐,很脆弱縹緲。

那麼,我的總結就是,因為恐懼,恐懼到只能抱緊已經擁有已經熟悉的東西,直至和它消亡,流逝。

2樓:朝嵐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曾經無數次渴望外面的世界,無論是課本裡燦爛的文字敘述還是大人們口中花枝招展的故事,喜悅或是悲哀,都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讓我們在無數次生日願望都是快點長大吧,長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後來,我們真的長大了,也真的如願走到了外面,走到了現在,遇到荊棘與彩虹,看遍山脊與海浪,最後才發現,美在於心緒,在於內心的平靜。我想電影的意義在於:

在我們憧憬未知的時候,真的有個機會讓你去嘗試,你是否有勇氣去開始?你會如何選擇呢?無論我們選擇下船還是不下船,都要忠於自我,忠於信仰,只有平靜使人強大。

3樓:again name

閒扯幾句。

1900的老爹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告訴過他,陸地上有吃人的大鯊魚…………參見拴住老牛的栓子,浴缸裡和睦相處的食人魚和金魚之類的段子具體心理學術語不是很懂。但很多(1900的)自我合理化的解釋都只是自欺欺人,說到底就是未知結果的愛情沒能打敗原生植入的錯誤觀念。

對大多數人來說,初期植入(教育和經驗習得)的觀念是理解世界並對這個世界的人事物做出應激反饋的基礎。

4樓:游水燕子

我覺得是很簡單的心理,就是對未知的恐懼。1900已經是成年人了,從小生活在乙個很侷限的地方,既沒有探索和適應未知世界的能力,也沒有探知的慾望。他曾經有過,但那時因為客觀原因很難。

後來年紀大了,就變成主觀上也很難了。這跟老人不願意離開故土是乙個道理。

5樓:

我想到另乙個問題:如果真的可以選擇來世,卻沒有曾經的記憶,你願意嗎?

私以為其實選擇與否是沒有區別的。因為萬物注定消逝,如果對曾經毫無記憶,那麼重新活一遍也毫無意義,也就是另乙個人的一生。

世界上,唯有自由是最珍貴的。私以為1900追求的精神自由,在濃重的現實感面前顯得無比幻滅,一切宛如浮漚Phantom。走下船,無異於走入乙個新的完全陌生的世界,走入生命的輪迴。

當新的記憶沖散抹盡一切過往,那麼他所承受的無疑是一種精神死亡;而在死亡之前,他還要受到精神的宣判與絞刑。

「如果你活著,早晚都會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遠活著」於是,以肉體死亡換取精神與天地同化,才是最好的選擇。

6樓:念舒

習得性無助,對環境的適應和被馴化,類似肖申克的救贖裡的體制化。貓能被圈住,圈住它的是它子宮記憶等過往經驗造成的習慣思維,宅男宅女能被電腦手機圈住,也是被虛擬環境帶來的安全感和即時滿足所馴化。而且還會遺傳。

打破舊世界,進入新世界太難了,面對未知的恐懼和困難,會讓人習慣退縮和回憶過去,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能,危險等情緒造成的潛意識的條件反射會擊穿意識層的思考過程,即使過去明明也很痛苦,也會非理性的做美好修飾。

7樓:空餘一身疲憊

在船上待久了,不敢下去了。

在船上,有吃有穿,下去了呢?找工作?找房子?外面的世界太陌生了。就像你如果半輩子都呆在家裡練鋼琴,沒出去過,你敢出去找工作養活自己嗎?

讓我想起了現實裡身邊有些人,一群吸血鬼,啃老族,年輕不學無術,長大了啥也不會,也不想打工。這裡學會兒,那裡摸下,什麼本事沒有,有的就是對長輩的怒吼。然後沒錢了怎麼辦,靠他媽上班養活,媽媽每個月30天外面發傳單賺3000,然後存一點養老,給他幾百一千,最後連車都捨不得坐一次,幸好家裡拆遷,買了一套房子,不然,呵呵。

面對這種情況,他媽媽怎麼辦,沒錢了就拿錢,還經常買菜給他帶過去。想著就來氣,來氣啊。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這種人,可怕!可怕!真的很可怕!!

看到他父母一天勞苦工作,可憐,可悲,可嘆,也可恨,但是有什麼辦法呢?我不知道。

8樓:不須歸

這部電影我看過兩遍,但都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最近的一次是16年的夏天。

沒有什麼分析來說明為什麼1900不下船,只是剛剛看到了一篇小散文:《與朱元思書》,裡面有一句:從流飄盪,任意東西。

忽然就想到了這部電影,或許1900懼怕的不是沒有盡頭的城市,而是不想踏上土地,在大海上漂著或許更能讓人體會到一種沒有束縛的極度自由感......

純屬個人想法...

9樓:柴柴

1900是不存在的,1900只是MAX想象出來的另乙個自己。

max是個胖子,而恰好1900缺非常的瘦有點像營養不良那種,這是影片開始的乙個暗示。影片還暗示了1900是乙個孤兒,乙個在那個年代背景下堅持理想的「孤兒「。還有1900和max相反,他不為名利而傾倒。

還有影片中的一些疑點,比如影片中描述的1900是被關在船上的,每天最多只能接觸那群不識字的工人,但是1900就是會識字還讀給他爹聽。

比如max和1900身材差距很大但是為什麼1900穿Max的大衣很合身。

比如影片中並沒有交代1900把自己的故事詳細的告訴了MAX但是1900卻知道的很詳細。

max只是編撰了理想中的自己,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堅持理想的1900從頭到尾都是乙個「孤兒」的1900。

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厚黑學?

1780年,幾名法國探險家來到隔著莫三鼻克海峽與非洲大陸遙遙相望的馬達加斯加島。當這群疲倦的探險家登上這座世界第四大島時,精神立即隨之一振 這是一片天堂般的樂土,島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森林密布,鳥語花香。此時已近黃昏,夕陽正穿過輕紗般的薄霧,在森林上空盤旋,將無邊無際的林海映襯得格外壯麗。探險家們...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追星這種行為?追星的人性格上都有什麼相同點?瘋狂追星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有一首歌歌詞可以很好描述這種心理 笑就歌頌 一皺眉頭就心痛 我沒空理會我 只感受你的感受 你要往哪走 把我靈魂也帶走 它為你著了魔 留著有什麼用 你是電你是光 你是唯一的神話 我只愛你 You are my super star你主宰我崇拜 沒有更好的辦法 只能愛你 You are my super...

從小淚點很低,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下?

我從小就特別能哭,可能有乙個點觸動到我了,我就會哭,有時候看電視劇集一天哭好幾次,基本上每天都會哭,我笑點也低有時候哭著哭著就被別人逗笑了。為了解決我的淚點低,我決定開始記我的眼淚日記了Cherish 眼淚日記 持續更新 說不定能改善一下現狀 正在聽許飛的 父親寫的散文詩 哭的不能自已一九八四年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