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獲得第 89 屆最佳外語片的伊朗電影《推銷員》(The Salesman)?

時間 2021-06-02 11:12:28

1樓:

這部電影還有許多可深挖的地方,先標記下來,以後再深入。

2、計程車上要求換座情節的設定。這一條線一共用了二幕,第一幕就是計程車上;第二幕是一次下課後,學生找他說他理解老師,老師說那個婦女之前可能有心靈創傷(22:00)。

那個婦女為什麼提出那樣傷人心的要求,伊朗宗教壓制下的男女授受不親?還是真如男主說,之前受了傷害,為了呼應影片主題?

3、整部影片貫穿的一條劇情,話劇的彩排與演出,那個女演員為什麼這麼敏感,前後因為台詞的兩次反映過度。和電影主題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將她的孩子送給前夫養?她為什麼要離婚?

5、除了話劇中男主的角色是推銷員,整部電影和推銷員有什麼關係?搞不明白。

6、男主去挪車,裡面乙個女鄰居都道別了,還邊走遍跟男主說那些嫖客應該帶上鎖鏈去遊街。預示了男主處理事情的結局?

1、男主向真主禱告,用的和天主教徒一樣的手勢,這個我以前沒注意過(15:26 )。

2、波斯語文化圈的「客套」,男主要結賬,店長竟然說不用給錢。看到這我會心一笑,想到《逃離德黑蘭》裡革命衛隊和大使館女管家對話的那個橋段(28:20)。

2樓:海月

節奏拖沓得令人髮指…半小時能講完的事生生拖了兩個小時…但是,看完還是覺得心裡很難受,正義與慈悲,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和傷害,很複雜,很難講,復仇也痛苦,不復仇也痛苦,畢竟我們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平凡小人物。

3樓:克里斯Box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伊朗電影,當時的介紹就是乙個申奧片,時間是在這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前。看完以後,非常喜歡這種型別風格的電影。故事比較貼近生活而又顯得異常的平淡,但卻不無聊,總是會有矛盾衝突點。

沒有說教,沒有大的轉折點,如果我是乙個伊朗人,我會覺得這就是發生在乙個我不認識的但又十分熟悉的人身上。它不像日本電影,日本電影節奏緩慢,有的是從頭到尾一直舒緩(步履不停),當然也有吶喊之類的(墊底辣妹)。而且日本電影注重感情的表達,我看的大部分都是,當然也有不是的。

而《推銷員》這部,更側重於道德宗教信仰。然後我又看了《一次別離》,看到一半我就覺得是同乙個導演拍的,不知是不是,風格太像了。《一次別離》拿獎了,《推銷員》在拿個獎,沒有問題。

4樓:七芒星

阿斯哈法哈帝以《推銷員》再一次獲得奧斯卡外語片獎,匆匆看了一遍電影,,他的多數作品都看過,論故事它並不比堪稱完美的《一次別離》更好,但是關注的問題不比一次別離輕鬆。要理解之前伊朗的另一位大師級別的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公尺以及阿斯哈法哈帝的作品,需要對伊朗這個國家有一些切身的感受。

兩年前去伊朗旅行。呆的時間並不長,且不談這個國家地政治或經濟,僅僅記一些自身經歷的小事會非常理解女主角蕾娜為什麼受到傷害找了很多理由拒絕去報警。

所有伊斯蘭國家只有伊朗強行要求本國女性和外國女性都戴頭巾,上衣必須過臀。

有兩次在車站,第一次是買票,頭巾滑下來,一位老婦人走到我身邊很關切的把我頭巾給戴上。因為很客氣,並未在意,只當是入鄉隨俗。

第二次也是在車站等車工夫,有個年輕的男孩子問我練習英語,我同意了,閒談中問了問伊朗的就業和生活這樣的話題,毫無感覺頭巾又滑落了,沒有一點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冒出乙個上年紀的男人非常嚴肅用大聲近乎命令的語氣要求我把頭巾戴上。

事情不是很大,但是當時還是楞了一下,多大點事值得這麼講話。就像你嚴重傷害或破壞了什麼東西似的口氣。

有一次乘大巴從裡海回德黑蘭,車上有幾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刻意的摘下頭巾,露出短短的頭髮,她們顯然受教育不高,和男孩子依偎在一起打打鬧鬧,暴露了女孩子天性中的叛逆。

電影巢狀了一部戲中戲《推銷員之死》,開場女演員被嘲笑穿的紅色衣服和裙子,突然就哭了跑出戲院。伊朗中老年人大部分人都是著黑袍,但是在德黑蘭一些年輕的女孩子總是願意穿更收緊腰身以及帶有顏色的衣服,但是我從未見過女性穿過豔紅色衣服。所以乙個男演員看著她穿著極其艷麗著裝,裹著頭巾戴著禮帽下身是裙子和靴子這一身打扮的確在伊朗非常鮮見。

他嘲笑了她的衣服,以不經意的方式,但是女演員卻感受到恥辱感。

伊朗是個封閉的國家,網速很慢,很多年輕人渴望和外界交流,碰到外中國人有強烈的交流慾望。一次乘一位老師的車,他順路免費載我一小程去車站,說過幾句話給印象頗深刻,他問我對伊朗印象,我很客氣地回答還可以。他顯然不怎麼相信,然後說伊朗國內人普遍感覺很壓抑.

我離開的時候去了一趟位於德黑蘭市中心的當代藝術館,伊朗的藝術家更能夠捕捉到自身的面部時代特徵。

壓抑,的確是當前潛藏在伊朗這個國家集體意識下的情緒感受之一。

小事還有很多,回到電影,首先所有的女性經歷這樣的傷害不論是什麼原因肯定是最受傷害影響最深重的人,如果從自身的權益上說,尹麥德是老師,並不是乙個非常保守地人,堅持採取法律地手段,報警是沒問題的。

蕾娜不願意報警背後地原因無非是報警帶來地傷害更大,在諸如衣著頭巾如此微小的事情上對女性都要求苛刻,當面臨乙個極端事件,如果女性能夠在對待方式和隱私上真正地收到保護,誰不願意採用更有效有利方式呢,但是從宗教到男權到女性地位是沒有任何心理上地軟著陸保護區,再一次面對外面地種種質問非議無非兩害相權取其輕,她寧願選擇自身消化。

而他地丈夫尹麥德處在集體潛意識和個體意識模糊的搖擺困境,在整個過程中,和妻子地關係中顯得更加曖昧和不確定,找出施害者是使其內心平衡地辦法。夫妻之間的貌合神離關係就在微妙的差異的中展現形成了故事的脈絡。

最後誰也無法預料結果竟然朝著更不可測地意外發展。

而所有地問題地矛盾核心都指向了伊朗地女性的困境和權益。

5樓:大韓民國21

政治有一點,沒川普事件之前托尼賠率稍好一絲,但並不穩固,否則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不可不說伊朗事件讓奧外的對比基本上失去了懸念。法哈蒂是劇情和懸疑大師,他的作品象手術刀一樣精細每乙個細節都能銜接上,這點當今世界沒幾個能比,但幾部作品結尾處都是故意製造懸念,有點投機取巧之嫌。推銷員和一次別離被禁怎麼看來的,是伊朗國家選送的,又不是代表第三地選送的。

6樓:水藍色眼淚

《推銷員》法哈蒂的劇本一如既往的精巧細膩,他設定戲劇張力的本事很可能獨一無二。前期鋪墊精細,無一廢棄細節,結尾矛盾徹底爆發後,又一次將觀者帶入了糾結無比的道德困境中,非常的有後勁。當然,同為佳作,整體質量肯定是不及《一次別離》和《烟花星期三》,那倆片情節走向太自然了,《推銷員》還是略顯刻意了。

另外,以法哈蒂導演的敘事水準、設定懸念的本事,要是拍一部結結實實的懸疑片得有多好看!

如何評價第88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索爾之子》(Saul Fia)?

power 我有點看不懂,那個不是他兒子,不知道他為什麼熱衷於尋找拉比,並且丟失了起義需要的炸藥粉末,實在是很不講義氣,置兄弟的性命於不顧,至於別人說的鏡頭運用什麼的太專業,但是場景確實壓抑。 灰色化妝 相比 辛特勒的名單 索爾之子 更叫人壓抑。辛 還有微弱的光芒,索 全片拍的都是集中營裡的情形,大...

出演《月光男孩》而獲得第 89 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馬赫沙拉 阿里是一位怎樣的演員?

Travis L 這名字傳的,跟當年的莎奧莉斯羅南一樣啊,就是最初的譯者根本不知道人家叫啥看著瞎讀,傳的人不知道他叫啥跟著亂傳,Mahershala的倒數第二個a是不發音的,音譯應該是馬赫仕拉 孟子非語 他或許經驗不足,或許沒有什麼大牌明星為其背書,也沒有什麼值得人們喜聞樂見的精彩片段 他只是做好了...

如何看待《戰狼2》送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萊淵聖徒 戰狼2 對應的是 美國隊長 的拍攝水平和敘事風格,都是典型的爆公尺花電影。這個問題就等同於問為何 美國隊長 得不到奧斯卡獎一樣。 看看你在幹嘛 看看這個 其實戰狼2還是挺優秀的不是嗎?他有明確的主題,直接正確的表達方式,我就是愛國電影,這電影就是宣揚中國國威,不論電影文藝性,至少他在表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