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相聲口?

時間 2021-06-01 23:07:08

1樓:非著名物理學渣

十年前我們學生社團搞晚會,有個學生會的問我和搭檔:

學生會同學:你們是哪個社團的?

我:我們是曲藝社,說相聲的。

搭檔:哎,沒錯。

學生會同學:這就演上了啊?

其實我也很納悶,為什麼有的人說出來就像是相聲,有的人說出來就完全不像相聲。對相聲口有什麼嚴格標準麼?

有人聯歡會出節目讓我參與,我覺得他們名為「相聲」,聽起來完全沒有相聲的感覺。

2樓:張羸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角度切入事物。利用語言邏輯的多重意義。廢話。

舉例:①昨天晚上聚會吃飯,吃到十點多,出來的時候乙個哥們說「這麼晚了,我困得都快著了。」,另乙個(臭說相聲的)張口就一句「著了?哪兒著了?滅火器呢?」

②您最近忙什麼呢?

上班。上班都幹什麼了?

賺錢。③我去趟

眾狗:去你的吧!

3樓:魁星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們學校電影社拍微電影,從相聲社借了倆群眾演員。這個鏡頭的情節是乙個人阻止另乙個人幹某事。結果一開機,演員甲一扒拉演員乙:「誒這我可得說你兩句……」

當時就拍不下去了,導演跟攝影都樂趴下了。

4樓:田海龍

說實話,這基本是區別專業與業餘的乙個重要條件。

所謂相聲口,我理解如下:

1、口音問題並不重要

2、氣息問題分兩個,乙個是發聲,乙個是平穩輸出。

3、抑揚頓挫的感覺:

這並不是朗誦那種抑揚頓挫,和講故事的抑揚頓挫有點類似。

主要是輕重緩急的把握,核心就是如何用語言把場景描述清楚,把內容表達清楚。

以上這些,說了等於白說,因為教學生時,手把手叫,一遍一遍演示都未必理解的了,文字怎麼能說清楚啊。

5樓:

你找幾段侯寶林或是劉寶瑞的作品

然後再找幾段現在北京隨便哪個三十歲以下的小劇場青年演員的作品兩者摻著聽,一對比就能聽出區別了

說相聲跟聊天似的,除非能耐和名望到馬三立那個層次,要不然真的慘不忍睹

哪段相聲貫口最好背?

田海龍 我覺得 小孩子 是最好背的貫口也是 最難 的貫口。整個 小孩子 一團是乙個情緒,每乙個典故又各有不同情緒,要熟知背後故事,同時情緒還要傳達到位。字數不多,好學好背,情緒多樣,難演難說。至於 報菜名 我到覺得不好背,因為這裡面有個心勁,就是節奏把握。並不是學哪個前輩一模一樣就對,而是節拍,找到...

說一說群口相聲《扒馬褂》?

亂飛的心 這個活被班主和謙兒大爺帶著岳雲鵬,張鶴倫,燒餅演過以後我都不想再看見這仨字了。明年開箱封箱的是不是得讓郭麒麟來演了?別糟踐東西了 全金飯 改了國學大師甄別大會了?不是說扒馬褂嗎?說句題外話我正經翻過四分之一套論語別裁確實有點牽強附會曲解聖賢說一句扯應該不算過但是吧這事跟主題無關犯不著為這事...

是不是得會戲腔,快板,說相聲才能叫做德雲社女孩啊?

並不是。況且德雲女孩已經是貶義詞了吧 再說所謂的德雲女孩喜歡的是一兩個角又不是三四百個大老爺們吧聽相聲就好好當觀眾就可以她要是真喜歡傳統曲藝就學吧但要是為了交作業就沒必要了又不是出於對藝術的熱愛才學 個人觀點 這也沒啥驕傲的 當一名普通觀眾也挺好的沒必要去當德雲女孩她們又不是衝著傳統曲藝去的 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