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段子創作經歷的週期很長嗎?

時間 2021-06-01 18:29:05

1樓:清歌

創作和再創作的週期一定很長。

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調整,才能把乙個段子弄到完美或者趨於完美。

這是好的段子。

捎帶想說兩種相聲:

1、德雲社,尤其是郭德綱現在的某些相聲。這些段子創作的週期一定不長,因為嚴格來說,他不是好的段子。

——只是好的表演,能讓買票的觀眾哈哈大笑,就夠了。

市場經濟。三分力氣能掙100塊錢,十分力氣也只能掙100,甚至100都掙不了……

2、解放後老先生們很多創作週期很長的相聲。

真下了功夫了,那會講體驗生活嗎,很多行業特有名詞,專業名詞大量出現在相聲裡。

可那是好相聲嗎?

——我不敢說,手邊正在看侯大師的相聲選,《麻醉新篇》《種子迷》《煉鐵隊》這些段子,該怎麼評價呢?

2樓:夏花

好段子創作周期長。

如果標準降到說出來能逗大家樂,

週期應該很短吧。

另附一道思考題:

一位演員,僅會講10個每段3分鐘的段子,

那麼請計算,他會多少段每段15分鐘的相聲呢?

3樓:徐濤

一段好的相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創作只是把遇到的好相聲通過技術手段更好的展現出來。創作週期自然很長,但也很短,長在於需要很長時間進行細節打磨,短在於,本子往往是靈感來了以後一夜之間完成的

4樓:嶺南

小品靠道具,場景能將觀眾帶入設定環境中,所以很容易,但是相聲全靠嘴,包袱要看配合,以及自己語速,還有搭檔,以及觀眾互動。所以要打磨很久。要想聽新的,小劇場就行。

5樓:易安幹雜鋪

本人只是喜歡聽相聲,尤其喜愛德雲社的相聲,但是聽大部分相聲演員的作品,形式內容都差不多。相聲演員難道不能如小品演員一樣新作品層出不窮嗎?

在解放後創作的相聲當中,有多少段子符合條件能成為脫離時代性而流傳的 新傳統相聲 ?

聊天止於呵呵 開會迷我現在 距離公司規定的下班時間過去了兩個小時了 還在開會,領導召集研究工作,當然不是研究買臉盆,可也沒什麼重要的事。 相當悲哀的一點是,這個時代性轉了一圈又回去了。再過些年啊,年輕人都不信這個了 買佛龕 我這個科學啊,它包羅永珍。我說這麼七個字,陰陽金木水火土,萬事萬物都離不開。...

相聲的包袱是如何創作的

田海龍 瀉藥這個問題能寫一本書吧,如果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一句話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侯寶林先生說過 好的幽默往往是被發現的,不是被創造的 這句話意味深長。 辛笙 拿脫口秀說,段子結構就是鋪墊 笑點。人為什麼會發笑,舉兩個大家比較公認的原因。1 獲得新知。比如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乙個生活細節,你說出來並且...

如何評價老舍創作的相聲作品?

咻咻 道理其實很簡單。相聲只是語言的表達技藝,不是文字的堆砌遊戲。幾乎所有的相聲名段都是藝人在總結前輩的經驗基礎之上,再結合自身的生活狀態和社會環境改進而成,在師傳徒的整個過程中,雙方追求的是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的境界,而不是簡單的本子背誦。有句話說的很好 永遠不要用愛好興趣去挑戰別人的專業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