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高榮教授的秦漢亭制研究?

時間 2021-06-01 03:28:33

1樓:懷劍聽雨

高榮教授開啟了把秦漢亭制研究做細的先河,但是依然有一些地方我不能贊同,所以自問自答,以求證於方家。 《 「十里一亭」說考辨——秦漢亭制研究之一》反對「十里一亭」說,其證據是充分的,但是加了乙個前提是秦漢,秦漢跨越數百年,人口繁衍,制度變遷,應該認為,西漢後期亭制,是符合高榮教授的說法的,但是這是乙個制度從理論化簡單化到因地制宜複雜化的過程,西漢後期亭制,只是對秦漢源自西周的「十里一亭」亭制的一種發展變遷。

《 「十里一亭」說考辨——秦漢亭制研究之一》認為鄉里無定數,舉了幾個例子,但是從西周初周公的《周禮》的1個里20、25戶,到漢代《風俗通》的1個里50戶,到晉代《續漢書》的1個里100戶,正是周制因人口繁衍而規律化變遷的證據。東漢以前的民兵時代,編戶齊民是戰鬥力的保證,連完顏阿骨打、努爾哈赤這些野人酋長也明白這個道理,鄉里無定數是絕不可能的。《公羊傳》的1個里80戶,是齊國承襲的商制,是另一套有別於周制的編戶齊民,而不是無定數,具體見我的《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

馬王堆《駐軍圖》X裡108戶、X裡12戶,這裡的裡只是乙個標註代稱,並不代表108戶為1個里,很可能是一起的10個裡用其中乙個裡指代 ,必須要分析《駐軍圖》全部資料是否為10戶的倍數才行。西漢後期10個里1000戶輪番出100兵,每次1月3天,10番就是11個月,除了游牧絕對不會扣邊的接羔月,而實際必然超過1月3天,而實現接近365天都有戍邊兵的狀態,而10個里200戶出100兵正是西周的軍制,所以《集簿》才有官[軍]二的記載,周制乙個軍五個師,兩個軍就是10個師,東海郡古地域《中國歷史地圖集》也正好有10個現代縣,與我《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得出的結論,西周春秋乙個現代縣出兵乙個周制師是相符的,也就是人口增加後,兵役制度也做了相應調整。2軍250乘馬車,西周時1乘馬車對應10裡,也就是2500裡。

鄉戶數,應該也是力求盡量維持在2000戶,連雲港漢簡《吏員簿》是164鄉,《集簿》是170鄉,《集簿》應該是更晚的,鄉佐既是鄉官的副手,也是擴張時的後備,查《吏員簿》以1鄉有秩等於2鄉薔夫,或1鄉有秩等於1鄉薔夫,鄉佐明顯過多的(等於和)有6處,比較過多的(超過和的過半)有3處,應該是過滿則分,公升鄉佐為鄉官。「鄉戶五千則置有秩」是晉代《漢官儀》對漢代的追憶,很可能是東漢的資料和制度,不足為據。十里一亭[成/甸],十亭[成/甸]一鄉[州],三鄉(兩個農業鄉加乙個都鄉)三隧,原本是西周的制度,但是隨著戶口的繁衍和民兵制度的變革,亭逐漸與鄉脫離開來,到了西漢末,就成了連雲港漢簡和現代各位專家所描述的那個樣子了。

《吏員簿》記載有6個縣令,按道理縣令是萬戶才設立的,但是《吏員簿》明細六個縣大小不一,有些的鄉很少,可見其存在流變。西漢初多萬戶縣侯,西漢末封侯多以兩千戶也就是乙個鄉 ,可見鄉縣關係的複雜 。在摸清楚流變前,不應該輕易下東漢的《漢書》記錄錯誤的結論。

如何評價清史專家李治亭教授以及他的歷史觀?

李治廷先生反新清史,至於他對尚可喜和洪承疇的看法,不同意的可以商榷,但是罵人的皇漢他們不會。總而言之,正常的中中國人和煌菡的區別在於,如何評價一些歷史人物屬於觀點不同,但是某些人硬是跟美國新清史的觀點是一樣的,鼓吹什麼清非中國論,這個就是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在美國已經成為我國最主要威脅的時代背景下...

如何看待劉寧榮教授的這篇文章?

調色盤 大致看了一下這篇文章,文章看似標榜客觀理性,實質是整篇意識形態掛帥,典型的公知體。假如有人對如何判斷何為公知已經模糊不清,那就對照一下這個劉寧榮就可以了,精準無比,剛好適用歐美海洋法系的判例法。 事後諸葛亮也罷,但細想想這個諸葛他不得不當,一是他沒資格給出專業判斷,二是在體制內沒有發言權,三...

如何評價高畑勳的作品?

orange愛奶油蛋糕 看過他的很多部作品,但是最愛的還是那個 鄰居家的山田君 日本有很多日常系的動漫,但是始終覺得只有高田勳大師才能把日常拍的那麼富有藝術的美感。 總有那麼一些畫作,你無論如何不願開口對它有所置評。光是一直瞧著它,將眼睛與心靈託付給它,便已足矣。就算有什麼感觸,也無法置換成完美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