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肖磊對法辯的文章 我們都需要 再上道德哲學課?

時間 2021-06-01 02:55:44

1樓:zz鉞

說的真好啊,中中國人的骨子裡永遠有一種調和和中庸的性子,法辯舉辦的初衷能不能也貫徹一致在他的辦賽細節上,讓我們直面實質正義呢?唉…

2樓:

身處法辯隔壁的電視辯論之中,雖說一牆之隔,何止十年之隔。在修辭學與辯論的傳統之中,歷經過詭辯的指責,困頓於柏拉圖的陰影之下,學者們以回歸古典價值與人文精神進行回應與抗爭。我所看到的這篇文章,法辯在今天做著同樣的嘗試,希望他們走出一條新路。

兩天的培訓其實帶來的是兩天的困頓,而我自己終究還是不想將胸中的熱血灑在地上,畢竟,在乙個辯手的眼中,辯論與大眾傳媒之間的關係,並不應是順從與收編的媾和,而是探尋更多的思考與可能性。

畢竟,這世上的理想主義者,也不只有你們,也不該讓你們太過孤單了。

3樓:bianlun

這是我今年在辯論圈看到的最好的一篇文章。

裡面有一點我特別有感觸,我在何為辯論話語權? - bianlunlover 的回答裡面寫過,當今辯論圈,整體上越往南越看交鋒,越往北越看內容;而在構成上,中生代辯手裁更看重交鋒而忽視內容。但現在各大國際賽,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評委來自新馬地區或者粵台港澳地區的比例有點偏高,而學者裁比例越來越趨近於零;現在的大型比賽越來越看重交鋒,而越來越忽視內容。

也因此,現在的主要強隊訓練也越來越不注重內容的紮實,相反太紮實的立論反而容易在交鋒中開展不來。

我不是說這種理念是錯的,但這幾年隨著奇葩說的走紅等原因,南風壓倒北風的趨勢有些太嚴重了,新國辯等大型賽事更是「純辯手評委」。在現今的環境下,許多內容紮實厚重的隊伍,經常需要打出三四倍的碾壓才確保能贏一些不怎麼看書卻只研究怎麼鬥嘴皮的輕浮的隊伍。比如2023年世錦賽,法大打「改變世界更需要勇氣」,問反方「如果接受現實更需要勇氣,那是不是秦檜比岳飛更需要勇氣,汪精衛比東北抗日勇士更需要勇氣?

」,反方說:「是啊,秦檜和汪精衛更需要勇氣!」這個回答,被評委認為「非常真誠」,反方因此獲勝。

反方這麼回答很正常,但如果評委提倡這種打法,豈不是讓辯論回到了大一辯手才會堅持的「本能性反駁」這個階段?如果詭辯不被制止,那2002-2023年大陸辯論圈那悽慘無比的辯論環境,豈不是又要借屍還魂?

辯論圈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不該只有一種判准,不該被幾個人把持評委席,不該由幾個人定義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錯的,大型賽事更不該成為幾個人和幾所學校的家宴。

因此我認為,法辯的選擇未必是正確的,因為在這個辯論圈任何傾向化極端化的評判方式都有其缺陷。但在今天這個辯論圈,我們我們迫切需要一場矯枉過正,以避免大型辯論賽事越來越「奇葩說」化。而肖磊,是承擔這一歷史責任,最好的領袖人選。

如何看待肖戰超話裡的這篇文章?

很明顯,就是給粉絲看的文章。主旨就是,打錢,打錢,打錢!畢竟無論肖戰團隊買通稿,整營銷號,炸號,撤熱搜都需要用錢。粉絲花不花錢咱們管不了。就像大佬們之前說的,無論肖戰有多少流量,不能變現都沒有用處。只要堅持抵制代言和新劇綜藝,堵住他流量變現的渠道,多少流量就是紙老虎。第一,肖戰的流量不是不可替代的,...

如何看待這篇文章 《獨生子女時代的隱痛 我們如此深愛我們的兒女,他們愛我們嗎?》?

李西樹 我半夜突然間想到一件事情,就跑來知乎搜相關的問題。作為乙個獨生子女,我現在很害怕,我好害怕我的爸爸媽媽了,字兒就不打了,不太吉利 我今天過生日我媽在之前會催我告訴我 你什麼什麼時候要過生日了。本人一向不太關注生日這件事情,我的性格,不太會去明示暗示朋友同學,說我要過生日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天...

如何看待微博名「全真道士梁興揚」的文章《我們被逼著更愛國》?

大力支援梁興揚同志搞乙個什麼 國家神道 啊不,國家道教 同時我認為,大大勞苦功高,應該讓他也做個 國家道教 的神,就叫 現人神 好了 什麼,你不支援,你這是汙衊我大大不勞苦功高呢是不?帶走!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二戰中中國被日本打敗,那我們注定成為國家中的二等公民,幸運的是,我們贏了,我們現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