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讀博後進高校,不清楚這條路有什麼優勢?

時間 2021-05-06 22:09:33

1樓:

不知道你想做科研崗還是教學崗。如果是科研崗的話,除非達到四青水平,不然壓力比企業大收入比企業低,寒暑假週末形同虛設。如果是教學崗的,壓力要小很多但是收入更低……

對於天資和運氣一般的普通博士,高校除了穩定沒有太大優勢,然鵝現在逐漸連穩定都不能保證了,因為逐漸都是國際接軌,tenure-track,如果考核不通過未必能留下來。

這條路更加適合有科研情懷的理想主義者,而不是現實主義者

2樓:綠燈通過

1.時間相對自由

2.收入基本穩定

3.校園環境要比絕大多數工作環境都要好

4.校園後勤服務等設施要比一般企事業單位要好5.帶學生心理年輕、心態好

6.原則上有寒暑假,理工科以及廣大青椒沒有7.對於10年前有編制的人來說,無論是把工作當成副業還是光明正大混日子都是絕好的。

3樓:在我背後都手驚慌失措

優勢的話第乙個就是穩定,你看疫情期間多少公司裁員,高校可沒有裁老師吧。

第二個就是社會地位還可以,畢竟是老師。

第三個是如果沒有過高的科研追求在高校的話寒暑假還是蠻爽的第四個社會關係相對簡單,畢竟在高校,尤其是沒有太多科研追求的話,人際關係更不複雜

第五個發不了財但是也餓不著

第六個孩子未來教育比較方便,一般大學都有自己的附屬學校。成長的話周圍也都是高知。

我能想到就這麼多啦。我媽媽就是大學老師,自己目前也在讀博(雖然並不想進高校)。我覺得我在這個問題上的答覆還是相對比較客觀而且有意義的。

4樓:考博的蘇格拉底

從博士就業的角度看,工作的穩定性和薪酬是同樣重要的因素。例如,某企業給你朝不保夕的、各種考核的50萬年薪,和大學提供的穩定的五年15萬年薪,我估計有不少人都選擇後者。道理就是如此簡單。

5樓:軒軒

沒啥優勢。我高中同學本來在上海那邊的乙個二本院校當博后,可是前段時間告訴我說要去德國留學。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待遇太差,進步也很困難,尤其是評職稱很困難。

其實他的待遇在我看來已經很好了,年薪稅前接近四十萬,可是他覺得很低。他說他去德國博后,年薪起碼可以翻倍。我跟他他說,德國要求是最高的,科研是最嚴謹的,進站容易,出站可是很難的。

不過我同學堅持要出去,他覺得出去拼幾年,可以獲得比國內成倍的薪水,而且因為有留學經歷,回國後評職稱更容易。最近沒問他,可能他都已經出國了。我身邊也有幾個人,為了進高校,博后讀了幾個,可是最終也沒能留在想留的高校。

只能說,現在進高校越來越難了。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不要讀 尼采 ?

田宇 尼采的作品辭藻華麗,再加上思想比較激進,很多句子單獨拿出來都容易讓人熱血上湧,如果不讀哲學史從而理解他的寫作背景和意圖,或是忽略作品的哲學性而追求文學性,比較容易走偏。同樣一句話,放在不同的背景下,含義差別很大。如果不追求學院派只是散讀尼采,建議搭配讀一下 罪與罰 和 當尼采哭泣 從另乙個角度...

目前IT很火,很多人轉行,簡單培訓後進入IT行業,那麼這樣「速成」的IT從業人員發展前景如何?

晴姐測評網路IT 現在進機構培訓的,多數人畢業出來基本上都說難就業,要麼進的就是一些小公司,一月薪資多是五六千左右。其實晴姐想說的,市面上不靠譜的機構太多,小白們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留心眼,最好能實地看看,問問在讀學員培訓效果如何。IT行業就業前景一直在國內都屬於靠前的,也是目前國內最熱門行業之一。很...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幼師輕鬆?

萊恩 分兩種 1.有孩子的家長。這類人這麼說,大概是因為以為全世界的娃都是他們家的小天使,他對待全世界的娃也都是像自己的娃那樣,怎麼都可愛。2.沒孩子的人。這類人大概生活在對小孩都是天使的幻境中,祝他們做父母以後還能這麼想吧。綜上看來,說這話的人,大概是沒有同理心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乙個工作是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