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健演唱的 父親寫的散文詩 ?

時間 2021-05-06 17:54:20

1樓:劉doris

我是乙個病人,失去了父親後的感受都在這首歌裡被釋放了出來,卻也控制不住地悲痛大哭,雖然在外人眼裡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可是我知道,曾經的遺憾永遠彌補不了,一想起來那裡就缺了一塊,永遠圓滿不了

2樓:雲遮

這場表演是競技和情感的完美結合。情緒一路鋪墊、渲染直至最後的爆發,我很喜歡。

其實我一直覺得「大氣」是李健風格的乙個很重要的一面,不止體現在現場聲壓強大、能唱出氣勢磅礴的感覺,他的不少作品其實都有大氣的風格在裡面。

《如果可以》、《眷戀》、《君子行》……其實我覺得都是非常大氣的歌曲。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改編得很大氣,兼具敘事的抒情和議論的磅礴吧。

3樓:

爆哭。我爸寫的詩歌和日記都沒有這麼好(因為他是學藝術的)…但我真的覺得那就是世界上最真摯的語言。世界上所有的爸爸媽媽的日記。(提到孩子和家庭的那一些)(充滿了愛與力量)

4樓:曉潭松溪 明月清泉

在歌曲的表達上,我個人一直有乙個想法:我們在評價一首歌曲的處理質量時,如果真的想找出來乙個途徑來評價這種難以量化的表達水平時,可以用歌手所表達出來的效果佔據作品本身想表達出來的效果的比。

首先,從歌詞上來說,原唱許飛版的是父親給女兒的散文詩,健哥哥的是男生版,所以可能因聽眾的性別差異感受有所不同。這個是小的方面;

其次,這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歌曲的處理方式。健哥這首改後的歌面向的是經歷過那個時代和有所聽聞的大眾,而在大眾的縮略印象中,到副歌即情緒的高潮階段,女生可能由主歌的悲傷到副歌的傾瀉,而健哥是不喜歡這種的,他在歌手唱《異鄉人》的花絮裡就說,他不喜歡誇大生活的苦難,他想要的是真實,想表達和做到的的是堅強。而頂著一家生計壓力的貧窮男人,則更加的堅強,將情緒囿於心中,也就是表達的更含蓄(健哥對於表達生活苦難的歌曲,理念就是悲傷的節制)。

於是,在具體的歌曲表達上,開頭一句,」2023年」健哥用了樸實平淡的顏色,塑造出一位中年男人回憶過往的畫面。後面的」兒子躺在我懷裡睡得那麼甜」,其中的「那」字使用了沙沙的音色去唱顫音,能夠非常的生動地體現出父親看著懷中兒子的欣慰的表情。」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便使用了沙啞的音色,而往下一句」明天向鄰居再借點錢」,生活長久的苦難,有了內心的情緒波動,音色又變化,「再」字展現出健哥頂尖的弱混技術,像傷心時鼻涕堵住鼻腔的聲音,又有點沒有忍住的抽噎的感覺。

後面,歌曲寫到了父親對於自己太過貧窮,連給孩子買的餅乾都做不到的自責和痛苦,「狠狠給了自己兩拳」,相比許飛版本加入了狠狠兩字,非常真實而生動展現出了那副畫面。

然後進入第一段副歌,這段副歌間隔非常的收斂含蓄,沒有太過於傾瀉自己的感情,而是為後面的悲傷和昇華打下了鋪墊。

到第二段主歌是日記中父親對兒子未來的想象,他對兒子和為兒子未來的另一半寫道「但願他們吶,不要活得如此艱難」。其中「吶」字的處理簡直經典,有長輩語重心長的訴說感,又充滿悲傷的基調,而這個基調,便是由第一段主歌和副歌的對苦難生活的訴說產生的。「艱難」兩個字簡直是弱混技術的經典示範。

從健哥哥的很多歌曲中,我感覺到弱混技術簡直是用於訴說苦難悲傷的殺人利器。

為了塑造出一種中年男人的苦難堅強,而不是生活像百靈鳥似的歡快悠揚,健哥對音色的處理非常細膩。度控制的也非常好,體現了健哥「節制」的理念。

進入第2遍副歌,情緒開始激動,但仍是收斂和含蓄的。到了最終的高潮片段間隔,在原磁的基礎上加入了「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在幾場風雨後就要抹去了痕跡。這片土地真的讓我淚流不止,他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直接將原本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苦難生活的回憶昇華為對乙個時代的品味和思考。

家國家國,家國情懷,一定要有家又有國,任何乙個家庭都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大背景,那我們也可以通過這麼一首原本小的主題作品變成了乙個巨集大的主題,面向了更廣的受眾。

不提原唱,單就健哥自身想表達的來說,他所表達出的已經很接近於完全的表達了。這可以說是乙個非常非常經典的歌曲的處理作品。

5樓:

剛看了李健版的《父親的散文詩》才明白了原版為何如此的有魅力。李健說:「其實我們一直在學習,所謂敘述的方式,說的更具體點就是,在如何學習節制」,「不過份渲染和誇張,不動聲色的」,從這我明白了我是如何被這種情感和敘述所打動的,這也是為什麼筷子兄弟的《父親》沒能打動我,而卻被這首所震撼,就是因為它的敘述方式,在李健等還在學習這種含蓄的時候,它卻如同大自然一般自然存在且成為標桿了,而標桿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為標桿的。

6樓:

兩年後再看這個問題。前段時間演唱會,唱父親寫的散文詩的時候,燈光暗下來的間隙,健哥眼眶含淚,感覺快要忍不住了,只好把頭抬起來深呼吸來壓抑自己。燈光又亮起來打在他身上,再扶著立式話筒,他還是那個隱忍克制的李健。

這一幕被一位聽友記錄下來,又紅了很多聽友的眼眶。

7樓:Corleone

許飛唱出了無意中發現父親早年寫的日記,有感而發淚流不止。自己年輕,有很多時間。卻沒法陪父母更長時間。

李健唱出了自己為人父的那一天才知養兒不易,不禁想起了父親的日記。翻閱之後即是閱盡千帆內心五味雜陳。

8樓:julienfeng

李建的歌聲娓娓道來,副歌部分李建掌握得很好,抒情表達地也恰到好處。許飛的歌聲比較硬,沒有變化,聲音單調了點。當然,編曲方面也有差異。

9樓:南北

作為非專業聽眾,除了編曲上的變動,我聽出的李健版本和許飛版本最大的不同是這首歌的結尾部分。

李健加了一段:

這是那一輩人

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後

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我想說這一段真的是全歌的點睛之筆,讓這首歌的內容一下得到了昇華。

不否認許飛寫得很好,以故事片段的形式將父女之間的感情娓娓道來,很獨特也很有味道。

但李健最後加的那一段,將內容從父女之間的感情上公升到父親和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人和那片土地的感情。

這在語文裡就叫結尾昇華主旨啊!深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最後,也許有人會說,人家李健寫的時候根本沒考慮到這一點。

對,這就是思維方式和格局的問題了。

很多人吐槽語文閱讀,說人家作者根本沒想到這一層,非要解讀成這樣難為學生。

我想說,作家們寫文章的確沒想那麼多,但他們的文化水平和閱歷使然,一下筆就是這樣的深度和格局。之所以訓練學生做這樣的題,也是想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深度。

畢竟李健讀那麼多書不是白讀的,

「箭中靶心,箭離弦」這種出自《神曲》的引用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夠講出來的。

10樓:amin

至今還儲存著李健唱這首歌時的截圖。李健真適合穿毛衣啊,各種好看。哈哈哈(ω)hiahiahia

當時被這首歌的改編驚豔到了。兩種版本,男生女生,各有各的微妙之處。但李健把這首歌的背景放大了,變得更為廣闊。

像是一首白描詩,平凡的生活細節裡蘊含濃郁的詩情畫意。突然又想起來由他作詞的《三月的一整月》,同有異曲同工之處,文學功底可見一斑。

11樓:teresa

10.13演唱會聽了現場,淚流滿面

李健說,平時很少唱這兩首歌,因為難,比演唱技巧更難的是情感的把控

確實,像個故事,娓娓道來,說出了爺爺那一輩的艱辛

12樓:流年掛樹

從小渴望父愛,即使現在和父親基本無交流,但是內心這種根深的渴望,時常讓我淚流不止。我是多想自己從小有乙個對自己有責任心得父親。父親的散文詩,時常一聽歌就想搜尋的一首歌。

他不曾接送過我放學,不曾看過我作業,不曾在我渴望的時候出現過。不曾替我和弟弟考慮,也許還是為我們考慮過,但是,他最愛的還是他自己,他自己的事情都掌握不了,何曾替我們考慮和打算。

13樓:公尺樂爸

李健自己曾寫過兩首歌表達了對父親的感情——《父親》和《想念你》

《想念你》是在父親去世後所作,也是他個人認為自己寫過得最好的一首歌。李健唱起《父親寫的散文詩》時必然會想起自己的父親,愛得深沉歌聲才會充盈吧。

李健的父親去世的比較早,62歲時便得上了癌症。

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他的父親虛弱到上廁所需要揹著去,「記得當我揹著他時,他說了句,原諒爸爸。」

曾經父親的後背才是李健最熟悉的地方,「是童年的我常常在此睡覺的溫暖天堂。我儘管看不到他的表情,可我知道那是我熟悉的表情。」

父親的背撐起了乙個家庭所有的重擔,撐起了李健的金色童年,撐起了一段有愛的父子情深。

李父去世後,李健在父親的墓碑上,題下了八個字「冬夏恆久,一世溫良」。

善良,是父親留給李健最深的印象,也對李健有著一生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父親教給兒子安身立命最好的乙個品質。

畢竟一顆不善良、不敏感、不同情的心,是萬萬譜不出觸及靈魂的曲目,更寫不出如詩般美麗的歌詞。

李健在曾說「回想起來,我應該感謝那些家信,感謝我的平凡而溫暖的家庭,給了我最初的力量。」

其實所有人都是揹負著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禹禹前行。

有什麼樣的經歷,自然能唱出什麼樣的深情。

14樓:天線嘟嘟B

我非常喜歡李健。

第一次聽《父親寫的散文詩》就是聽李健的版本。

唱的非常的好。

感覺李健的歌聲中想傳達很多東西,都有讓包括我在內的聽眾感受到。

聽完之後我想的是他(還有他這一年代的人)和他的父親。

但是後來我聽了許飛的原版。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哭的稀里嘩啦,我想到的是我自己。

我和我的父親關係很好,現在仍然住在一起。

家庭和諧,他身體很健康,過的也很開心。

但不知為何我仍舊哭的稀里嘩啦。

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的小夥伴。

15樓:Daniel Du

最近很少哭了,但是聽了這個歌,還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特別是那句: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鬧著要吃餅乾。

瞬間淚水就慢慢的滴下來了。

也許只有為人父母以後才能體會這種心酸和無奈。

懷念自己的父親。

聽著歌同時在想著生命傳承的意義,心也變得很軟很軟……很好聽的歌曲,感謝唱作者們,帶給我們的好作品。

16樓:

只能說,我聽著剛唱兩句,就唱不下去了,因為哽咽,因為會泣不成聲。。。

因為永遠不敢親口承認,我父親已經離我而去再也不會回來了。。。

17樓:TARN失去了小魚

聽哭了。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幾場風雨後就要抹去了痕跡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才是李健版最大的亮點整個作品格局瞬間提高

如何評價李健的《車站》?

candykj 高中文理分班的時候,班裡乙個男生唱了這首歌,算是對即將離開的文科生的乙個告別。唱的大家都很想哭。唱完之後,因為同樣喜歡李健,他來跟我吐槽,每天聽健哥唱歌好像也沒啥高音啥的感覺很輕鬆,結果自己唱了,無數次差點跑掉,真的很難啊 相比原版和粵語版,我較不喜歡李健這個版本,雖然編曲用了健哥偏...

如何評價李健的愛情?

歐陽露露 常常在想,到底什麼樣的奇女子才能配得上像李健這樣溫文爾雅的 詩人 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李健老師的另一半 孟小蓓。那首大家熟悉的 傳奇 就是李健寫給孟小蓓的。李健在一次採訪時說過,他是五歲的時候認識她的。小貝殼 是李健對妻子的愛稱。在李健還沒有火遍大江南北之前,孟小蓓還是會經常在微博記錄日常...

如何評價李健的《迷霧》?

春秋隨話 不太聽這首歌,因為每次聽都要忍不住落下淚來。怎麼說呢?這首歌有生活的辛苦 辛酸。它說的就是我們啊!我們普通人顛沛流離而又努力生活著,也許生活不盡如人意,我們也決定不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時候慌張有時候茫然。但是李健的歌聲,為這首歌添了幾分暖意,讓生活有了更多的美好和期待吧! 迷霧中不見前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