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系列中,原力這個概念怎麼來的?誰發明的?

時間 2021-05-31 22:20:17

1樓:德帥

不知道你有沒有體驗過自己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可能時間很短甚至一瞬間,但是你們察覺到自己身體的所有細胞和精神狀態非常活躍,我認為這是一種本能,一種人類遺傳下來的思維能力或者說是一種內心的力量!

2樓:南方戰士

這個問題其實只要查一下英文版維基百科(不用翻牆)就能得到很全面的答案:The Force (Star Wars)

簡而言之,「原力」就是喬治·盧卡斯本人發明的。他想在青少年觀眾中喚起某種精神性,暗示一種對神的信仰,但與任何特定的宗教都無關。他取所有宗教的精華,提出神的存在和善惡的區別。

盧卡斯說:「如果你選擇善的一面,那世界會變得更好。」

「原力」這個名字來自加拿大先鋒派導演阿瑟·利普塞特(Arthur Lipsett)於2023年拍攝的實驗短片《21-87》。羅馬尼亞裔加拿大電影人羅曼·克羅伊托爾(Roman Kroitor)在這部紀錄片裡說:「許多人感覺,通過沉思自然、與其他生命交流,將覺察某種『力』(Force)或類似的東西存在於我們眼前的表象背後,他們將其稱為神。

」值得注意的是,《21-87》對《星球大戰》的影響不止於此。在《星球大戰:第四部——新的希望》裡,關押萊婭公主的牢房號就是2187;在《星球大戰:

原力覺醒》裡,芬恩的編號就是FN-2187。

在《星球大戰》第一版劇本草稿裡,凱約斯國王(King Kayos)說了「願他人的原力與你們同在。」(May the Force of Others be with you all.)

在《星球大戰》第二版劇本草稿裡,「他人的原力」分為「阿什拉」(Ashla)和「博根」(Bogan)兩面。阿什拉的絕地本杜(Jedi Bendu)保守著「他人的原力」的秘密。

《星球大戰》第三版劇本草稿對「他人的原力」的設定差不多,但不再提及「阿什拉」。

到2023年1月的《星球大戰》第四版劇本草稿裡,「他人的原力」被改為「原力」,「博根」被改為「黑暗面」。

後來的衍生宇宙作品對原力的這些早期設定進行了細化。比如暗示原力的起源和史前超文明「天神」(Celestial)有關。而在《絕地的黎明》(Dawn of the Jedi)系列漫畫裡,絕地的起源被追溯到史前的「絕地伊」(Je'daii)。

絕地伊是乙個信奉光暗平衡的原力敏感者組織,起源於行星泰桑(Tython)。泰桑有兩顆衛星,分別叫阿什拉和博跟。絕地伊把阿什拉視為原力光明面的象徵,把博根視為原力黑暗面的象徵。

可惜的是,這些設定還沒進一步發展,衍生宇宙就被打上了「傳說」標籤,不再是正史,並停止更新。

星球大戰系列中,訓練對於原力技能的使用是否有很大影響

伯爵紅茶 這個問題其實不用問 我覺得達斯公尺奇自己心裡都沒底,從EP78基本上把原力甚至是星戰的性質完全改變來看,我猜KK那幫人還在琢磨著怎麼把這個問題圓回來。從EP123456來看,訓練對於絕地的原力使用毫無疑問的有著十分大的影響,從EP3裡的對話可以看出來 My power has double...

在星球大戰9之後,星戰系列將何去何從?

chao pu 我們不要太苛責迪老闆的星戰,親生父親盧卡斯曾經說過 星球大戰就是走天家族的肥皂劇,對老爺子來說星球大戰就是ep1 ep6。老爺子已經圓滿了,粉絲們商人們無非就是在6部電影的基礎上再創作罷了。100年以後,你問 星球大戰是什麼?我還是回答 ep1 ep6。星戰何去何從?星戰從來也沒有走...

想看星球大戰系列,應該按什麼順序看呢

翊若 按故事時間線是前傳123 Wraith危機 複製人的進攻 動畫電影複製人戰爭 西斯復仇。然後接外傳 遊俠索羅和俠盜一號以及一些遊戲劇情比如絕地武士團之類的。俠盜一號無縫銜接正傳三部曲,新希望 帝國反擊戰,絕地歸來。之後便是曼達洛人 然後是後傳三部曲 原力覺醒,最後的絕地,天行者崛起基本上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