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視劇集《蘇東坡》?

時間 2021-05-30 04:28:34

1樓:思君

蘇軾第一次登場

蘇轍第一次出場只給了個側面

開玩笑,這是兄弟倆合照

再上乙個科普

就憑這個,可以破除很多現代人對古文的誤解,還是很值得看得。

硬傷也有,歷史上的王朝雲是歌妓出身,被蘇軾看上的時候,當時還小,有說12歲有說14歲的。朝雲是家道中落不得已做了官妓,之前她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在蘇軾49歲時為他生了乙個兒子,可惜未滿周歲夭折。

還有楊小蓮是虛構的,關於她的故事,可以忽略。

2樓:看山

良心之作:朝堂、服裝、台詞、人情風貌、政風文風的展現,都屬於用心還原。

些許不足:大蘇主角光環太過耀眼、黃州的生活著墨略少、三旨宰相及新舊兩黨丑角過於臉譜化、刪減鏡頭。

3樓:查拉圖斯特拉說

這麼說吧,如果中國每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歷史劇(不包括武俠戲說宮鬥)只能看乙個,我會這麼選——

秦——《大秦帝國》

漢——《大漢天子》

晉——無

隋——《隋唐英雄傳》

唐——《貞觀長歌》

元——無

明——《大明王朝1566》

清——《康熙王朝》

宋——《蘇東坡》

有關宋代的武俠劇演義劇很多(水滸天龍射鵰包青天楊家將),但歷史正劇真的很少,找來找去也就那麼幾部,相比精忠岳飛,蘇東坡真算良心劇呢。

4樓:冬郎

我對劇組所有的工作人員獻上百分百的敬意。我知道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做一部嚴肅歷史題材的戲

有多難,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為堅守心中藝術、文化作品的格調不將就,不妥協,怎能不令人動容?

一集集地品味,北宋的生活、民俗、政治畫卷緩緩鋪陳,儘管它有諸多不足,如在戲劇性表達上有諸多欠缺。很多戲沒有展開或者沒更好的用戲劇的方式表達,但仍不能掩蓋它的用心雕琢以及主創人員在作品品質上的孜孜追求。

劇中台詞雖多用文言文,但並不生澀難懂,多處庭爭、論法、悟道的對答機辯讓人心旌蕩漾,如飲甘泉。當看到韓琦、司馬光、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王珪滿庭蘭芝玉樹共聚一堂談論家國天下,廟堂上雖言語相激,私下卻仍不失君子之交,乙個時代的風華就這樣被他們雕刻出來。歷史上最令人神往的和平與動盪,因循與變革的背景,縱橫捭闔的名士砥礪,君臣相知,我們中華民族最儒雅、憂鬱、偉大的王朝,這些萬世鐫刻在民族血液裡的名字將永令我在長夜中沸騰。

那個名臣璀璨的年代啊,君子、國士、風骨,千載風流,寰古相存!

5樓:Stalwart

前幾年看過該劇,據說拍了好久才上映,姑且不論好壞,林心如和陸毅能夠拍這部反應東坡先生一生的大製作就已經值得稱頌了。陸毅的表演四平八穩,倒是一幫老戲骨撐起了整個場面,最近看琅琊榜,覺得胡歌的古裝扮相,加上才情設定,還有那個蘇哲的化名,感覺好像我印象中的蘇東坡,要是山影能圍繞蘇軾,打造乙個基於史實又有藝術加工的劇本,精心打造一下,一定又是一部好劇。

6樓:串串吃毛豆

看了三集,為毛有辣麼多對聯?怎麼宋人對對聯好狂熱啊?蘇大鬍子辣麼愛對聯,為毛最好的那些全是明清的?

宋人不是最愛寫個詩啊詞啊什麼的嗎?

還有主角光環真的好刺眼。

最後,這部劇挺有良心的。它看上去不掙錢,卻仍然有人在用心拍它。

7樓:黃粱

謝鯉神邀。

經剛才看過的某問題下的回答提醒,我就說一點:

該劇中人物對話稱呼對方一般都是【用表字或尊號】,除非是在【不友善的情境下】才直呼對方的名。

當然皇帝還是經常直呼臣子的名。

這在中國產古裝劇裡,簡直是業界良心!

如何評價紀錄片《蘇東坡》?

進擊的牛毛爸 從紀錄片中看到的蘇東坡 才耀古今念不忘 情動中外皆迴響 宦海起伏致坎坷 雪泥鴻爪嘆無常 人生如夢心安處 遺愛三州即吾鄉 悲歡離合芳草盡 風雨江月天地享 極樂此身可常有 回首還是少年郎 黃悅 這部紀錄片所講的內容基本和林語堂先生所著 蘇東坡傳 基本一致!該記錄片作為乙個普識目的來講,還行...

如何評價電視劇集《紙醉金迷》?

蒲公英解渴 人不能有一步墮落,一步墮落步步墮落,就再也回不到從前啦!雖然是時代造成的悲劇,但是個人的選擇也很重要。如果田佩芝選擇找乙份安安穩穩的工作和老公勤儉持家像陶太太一樣,她未嘗不會得到幸福。但是他貪念太重,沉迷於賭博,就算沒有範寶華引誘他也會有李寶華,王寶華,她早晚會滑向深淵。她不知道她擁有的...

如何評價電視劇集走火?

你是我的嗜好 最近才在山東衛視看到,怎麼說呢,很多地方感覺就是情節不嚴謹,可能是遇到突發情況不可能完美周密的行動,有主角光環的,但就是喜歡看,每一集看完都想知道下一集演什麼。還有愛情我覺得挺好的,把美好的戀情和緊張刺激的節奏,這種情緒的極端變化是很爽的,有緊張,有姨母笑,有智商堪憂的著急,真的很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