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愴比歡愉更直擊人心嗎?

時間 2021-05-30 02:23:07

1樓:

因為「眼光放遠,萬事皆悲」

「說到底,悲傷是一種遠見」

悲慟順應著自然的整個大節奏

當然便能更好地順應人心,更有效率地直擊人心。

2樓:喜氣洋洋稀豆粉

有些歡愉,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Sunny不經意地落在眉梢;有些悲愴,不一定讓人落淚,但沉重會直戳心靈。

親愛的》

相比悲愴,我更願將歡愉銘諸肺腑。無奈,相比悲愴,歡愉更電光石火。有些悲愴,我們永遠無法抹去。

悲愴的眼淚是鹹的,是澀的,是苦的。可歡愉的笑容,卻是沒有味道的。

悲愴比歡愉更直擊人心,答案是肯定的。

3樓:楊小貓

歡愉時我們會海誓山盟般做很多很多對未來的期許,發無限巨集願,定製很多夢想,但實際呢,最後真的兌現的卻很少,或許因為那只是錦上添花 .. 然而悲愴卻讓你痛徹心扉,一切的錦上添花變成了你原本就先天不足,你的期許、你的巨集願、你的夢想統統變成了你對自己的救贖 ..

但我依然感謝那個令我悲愴的人,讓我變的更好,去迎接給我歡愉的人 ..

ps. 貌似有點跑題 .. 哈哈哈 ..

4樓:布小心

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曾經給你帶來歡愉的一切都被毀滅殆盡,於是令人們心中的美好記憶愈發鮮明,也給新的喜悅騰出了空位。

畢竟,人是一種喜新厭舊的動物。

5樓:弒神尊者

悲愴比歡愉更直擊人心,是因為每個人心中多多少少的自私心理。歡愉帶給人的刺激,沒有悲愴那麼難以忘懷,可能你吃的甜食有千千萬,但是你絕不會記得很清楚,只會記得,生病的時候吃過什麼最苦的藥。別人給你100塊,可能他只有200。

但有人給了你1000,你就覺得給你200的吝嗇,但可能1000那個人有千千萬。對於普遍的感受,沒有突如其來的感受那麼強烈,反之,乙個人天天悲傷,突然有人來給他乙個歡喜,便此生難忘。

6樓:

人們往往會記住讓自己傷心難過的事,越是打擊大的那種記憶就越深刻,可往往會模糊掉自己開心的時候,現在讓我回想,我甚至都想不起來我上一次開懷大笑是什麼時候了。所以啊,悲愴比歡愉更直擊人心。

7樓:

看著這個標題,想起了紀伯倫在《先知》中對於歡樂與悲傷的論述:

你的歡樂其實是不加掩飾的悲傷。

就在充溢你歡笑的那口井中,也時常滴滿你的眼淚。

不然又怎樣呢?

悲傷在你身上刻下的傷痕越深,你所能承載的歡樂就越多。

你歡樂時,不妨往內心看一看,你會發現,令你喜悅的,正是那些曾帶給你悲傷的事物。

當你悲傷時,不妨往內心看一看,你會發現,令你哭泣的,正是那些曾令你喜悅的事物。

8樓:

你因為一件很開心的事而高興的情緒,最多持續一天。

你因為一件很悲傷的事而傷心的情緒,最少持續三天。

回答裡的「一天」「三天」看做虛數。

9樓:蒙特內哥羅大魔王

人從出生就注定要走向墳墓,再美好的青春也注定要以凋零謝幕,是不是可以說整個人生的基底就是悲哀呢?

實際上,現在我每次看到街面上那些老人——他們身體佝僂,或拄拐,或靜坐,或蹣跚的走,目光呆滯,滿臉哀戚,我就禁不住感到一種很深的悲涼從內心深處湧上來。所謂生命的意義,不過是在永恆的黑暗中尋找片刻的光明的慰藉罷了!

還有不可掌握的命運,易碎的幸福,都在人心裡埋藏下巨大的恐懼。而悲劇的偉力,正在於擊中了這種恐懼,還有物傷其類的同情心,揭示了生命悲哀這一主題。

10樓:煌小笙

我覺得是的

悲傷比起歡愉更難用或者說更不常用外在表情,動作,言語表達。

我通常的經歷是大多數快樂可以很快的過去,但是很多悲傷會在我心裡放很久,難過很久。

11樓:

行為經濟學裡面,有個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1979)提出的理論,叫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它描述在某點,增加財富,和減少財富,其效用函式是不一樣的。隨著財富增加,其效用增加,但增加量越來越小;財富減少,其效用減小,但減小量越來越大。

簡單的說,同樣的財富變化,財富減少,會對人有更大的衝擊。

把這個理論套用到文學上。喜劇就如財富增加,而悲劇猶如財富減少,而財富減少會對人有更大的衝擊,因而悲劇能對人有更大的衝擊。此外,悲劇的絕對量來說,更深更大,這就使得悲劇對人的內心衝擊更大。

12樓:不知東方之既白

如果歡樂需要費心銘記,那就不再歡樂了。

當你讀一篇很優美的文章時,身心愉悅,這時老師過來說,朗誦的意思是朗讀並背誦,那麼你以後記住的不是讀文章時的喜悅,而是背文章時的痛苦。

當你在賭桌上贏了百萬塊,朋友告訴你,不要再賭了,你可能會聽的,但是如果你是輸了十萬,朋友告訴你,不要再賭了,你絕對不可能聽的。因為得到一百萬的歡樂可能不會讓你喪失理智,但是失去僅僅十萬,就能讓你陷入瘋狂。

歡樂是風輕雲淡的,沒有負擔,在腦中一閃而過,只能留下一陣笑聲。

悲痛是肝腸寸斷的,如墜千斤,狠狠地壓在心上,讓你一直覺得難受。

13樓:

哪個有心人不愛看悲劇,亞里斯多德所說的淨化的確不錯。我們精神所糾結鬱積的悲痛隨著台上的悽慘情節發出來,哭泣之後我們有形容不出的快感,好似精神上吸到新鮮空氣一樣,我們的心靈忽然間呈非常健康的狀態。

……中國的詩詞說高興賞心的事總不大感人,談愁語恨卻是易工,也是由於那些怨詞悲調是淚的結晶,有時會逗我們灑些同情的淚。所以亡國的李後主,感傷的李義山始終是我們愛讀的作家。

——梁遇春《淚與笑》

什麼比痛經更疼

親愛的,你這屬於第八級疼痛。1.不引人注意的痛,如蚊蟲叮咬。2.剛剛注意到的疼痛,如打麻藥後準備做手術。3.很弱的痛,被小刀劃傷。4.弱痛,如被人用巴掌打耳光。5.輕度痛,如撞門上,或被門夾了一下。6.中度痛,如飲食不潔引發的腸胃炎 肚子痛。7.強痛,如被棍棒毆打。8.劇烈痛,如女性痛經。9.很強烈...

被愛比愛更幸福?

ikkyu 很奇怪為什麼大家都把愛自動歸結為了愛情呢?愛是指人類主動給予或者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它的本質是無條件付出,它包括了親情愛情友情等等。被愛是指被動接受別人在親情愛情友情上的付出。幸福是指一種持續時間長的對現有生活的滿足感。每個人從出生伊始就生活在一張網裡,一張由社會關係構建的網裡,一...

雞精比味精更健康嗎?

哈哈欠為你違逆 從健康角度出發,雞精和味精沒什麼區別,其主要成分都是由谷氨酸鈉。由於雞精中含有鮮味核苷酸作為增鮮劑,具有增鮮作用,純度低於味精。雞精由於是復合調味品,所以相對保質期為1 2年,而95 純度味精保質期為3年。二者都是不建議多吃的哦。 川農學子2012 都是以谷氨酸鈉為主要成分的,只是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