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唱歌聲音發虛唱不大聲

時間 2021-05-29 23:28:18

1樓:兩分鐘教你唱歌

唱歌時聲音發虛,可能是因為你的聲帶閉合不正常

這類問題大多數都是因為錯誤的真假聲的概念引起的。以為亮亮的聲音就是真聲,是民族唱法。虛虛的聲音就是假聲,是美聲唱法。

長此以往就會導致你的聲帶閉合不正常,出現漏氣。真正的美聲唱法是將人體的自然資源科學的加以開發利用,通過長期的協調訓練後形成的一種科學的發聲狀態,可以讓人的聲音變得明亮、圓潤、豐富、靈活、具有表現力。我們練習時調整好氣息和共鳴腔,漏氣的情況也就自然而然地變少了。

很多歌曲的高潮部分都伴隨著高音,它像一塊試金石,考驗著每乙個唱歌的人的能力。有的人在唱高音的時候氣息是往上衝的,喉頭往上跑,聲音嘶啞,要改變這種狀態,在唱高音之前就要及時調整吸氣部位調整到更裡面一點的地方,同時將頭腔共鳴點的位置調整得更高,並用腹肌、肋肌和橫膈膜相互對抗而產生的力量來控制氣息對聲帶的衝擊,在代入你的感情去唱,就可以避免喉頭往上跑、氣息往上衝,聲音也不會嘶啞了。當然,這樣的協調能力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掌握。

很多人在唱歌的時候出現「真假聲運用不協調」的問題,在唱低音的時候用的真聲多,到了高音區就突然換成了假聲,前後聲音不統一,這種現象就是「真假聲運用不協調」。

如果運用混聲來唱,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唱低音的時候以胸腔共鳴為主,咽腔(喉、鼻、口)共鳴為輔,頭腔共鳴為主,咽腔共鳴為輔,沒有胸腔共鳴。當然,這樣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在一首歌曲的演唱當中,只要根據音高的變化及時調整共鳴腔的比例,調整氣息狀態,就不會「真假音不協調」了。

2樓:格物聲研

問題1,聲音發虛唱不大聲?

唱歌的聲音由三個人體擁有的物件共同產生1.氣 2聲帶.3腔體(三者缺一不可)。

聲音由兩部分構成:基音部分和泛音部分。人聽到的是共鳴音,是波的疊加形態。

先來看看基音,是產生聲音最原本的振動的摩擦頻率。

再來看看泛音,也就是在空間內的介質,經過粒子聯動,在聲音的整倍頻率處產生的共振峰處產生的倍高音頻率。疊加在一起產生的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基音可以通過更多,更有效的泛音產生放大,就好像你在山洞裡說話,聲音會比較大。

先看看基音有哪些:1氣與閉合摩擦產生的振動。2氣與腔體壁摩擦產生的振動。3在壓縮過程中氣粒子對撞產生的振動。

而什麼樣的地方泛音容易:首先,像教堂一樣空闊的空間,再者,具有足夠的氣密度,波的傳送能力更強。由於泛音能力,受空間,和介質密度,共同影響。

那每乙個共鳴環境都有乙個泛音係數B。

可以推論得出公式:

音量=(氣閉基頻+氣腔基頻+氣粒字對撞基頻)*泛音係數B

那麼或者你閉合不夠堅實,或者你氣量和空間不夠,或者你的壓縮動力不夠,都有可能影響自己的音量。有的音調,我們優先保證的是它的音準,為了上到這個音準或下到這個音準。我們很可能在先天不便利的情況,犧牲了很多更有效的壓縮形態,或者閉合形態,或者腔體形態。

那麼你就要需要有意的人為的去調整一些東西,去補充這個音調的音量了。當然具體的動作很多,講幾天也講不完。

問題2:開口音上就感覺用不起來氣

你說的是換聲點處的開口音對不對,如果考慮的是你在平衡換聲的基礎上。但是很多人認為開口音和閉口音應該同乙個KEY換聲,我不認為,其實根據經驗和調查,開口音往往換聲點比閉口音晚1個key左右。

如果考慮真聲過載的狀態,你如果脖子很長,聲帶很厚,到達高位置向量重心,很多氣又被聲帶M1部分擋在了喉下,會很困難。聲音由於又要在口腔比較寬,更是失去了方向去奪路高位置。

開口音和閉口音的本質區別就是韻母不同,而韻母的區別,是由於口腔前部空間不同造成的。開口音口腔前部的空間會要求比較寬大,那就需要更多的氣去填充。而閉口音相對來講不需要這麼多氣。

我們可以利用掩蓋技術,讓開口音閉口化,比如讓「啊」咬成「呃」的趨勢,或者在咽腔裡,合理的做出更優化的管子形狀,充分利用口咽腔後部空間,做好基音管,關鍵管,加強氣息在咽腔的壓縮密度和通氣形態。

問題3:低音聲音會抖。

很多人好像不知道,其實低音也是有混聲技術的,不是靠真聲強行下壓,要充分利用好聲帶的底面積擋氣的能效。我們可以試著放寬氣流寬度,做出相對低的喉位,補充鼻腔色澤亮度,字頭快速排氣,嘆著唱。如果只是真聲強行壓低就會更抖。

如果用低位置混聲主胸腔唱低音會讓你適度優化。

3樓:唱歌技巧入門

歌唱時聲音發虛,聲帶閉合不正常,

錯誤的真假聲引起的。以為亮亮的聲音就是真聲,是民族唱法;虛虛的聲音才是假聲,是美聲唱法。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聲帶閉合不正常,出現漏氣。

真正的美聲唱法是將人體的自然資源科學的加以開發利用,通過長期的協調訓練後形成的一種科學的發聲狀態,可以使人的聲音變得明亮、圓潤、豐富、靈活,並極具表現力。我們練習時調整好氣息和共鳴腔,漏氣現象自然會逐步改變。

唱高音時氣息往上衝,喉頭往上跑,聲音嘶啞很多歌曲的高潮部分都伴隨著高音,它像一塊試金石,考驗著每個歌唱者的能力。在唱高音前要及時調整吸氣部位到更深處,同時將頭腔共鳴點的位置調整得更高,並用腹肌、肋肌和橫膈膜相互對抗而產生的力量來控制氣息對聲帶的衝擊,再加上滿懷激情地去演唱,就可以避免喉頭往上跑、氣息向上衝,聲音也不會嘶啞了。當然,這樣的協調控制能力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掌握。

4樓:腦殼有頭髮

練聲跟唱歌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或許練聲找到乙個感覺,做到乙個狀態比唱歌容易,但有很多人就是把練聲的狀態,帶不到唱歌裡面去。

或許我們可以分析個情況,或許你是咬字影響了聲帶狀態,或許你是沒有平衡好氣息與聲帶,但為什麼唱歌會發生這些情況?而練聲不會?

是因為練聲的發聲相對單純,而在歌曲環境中,發聲狀態時刻在變,一變你就找不到狀態了。

個人認為,真正靠譜的做法是,在練聲中找準狀態後,保持住,迅速轉入歌曲練習,哪怕唱慢點,乙個字對了再下乙個字,一句句來,這樣才能在歌曲環境中建立這個狀態。

或許我這說法會被噴,但這是經驗之談。

比如唱「ney」音,我單純只用它唱乙個旋律,感覺很好,然後換成歌詞,就狀態不對了。

然後我試著只唱幾個「ney」音,確定狀態對了,停下來並保持唱ney的狀態,用這個狀態去唱歌詞,乙個乙個字保持住感覺的唱出來,然後連起來,再一句一句唱,整段整段唱。

變成什麼樣了呢?找到了唱歌的狀態。

所以你是什麼情況呢?

就是練聲練得多,唱歌練的太少。

練聲找對狀態即可,多做做實戰演習,才能把鍛鍊出來的技能和技巧,轉移到真實的演唱中去。

5樓:憂傷小三度

典型聲帶無閉合機能的反應,不僅低音會抖,高音同樣會抖動。全程跑調也是必然的。因無聲帶的閉合能力,晃動與漏氣是你歌唱的常態。

6樓:

上面確實一堆胡說八道的。這跟練習,跟閉合,跟共鳴沒半點關係。

只要是正常人類,唱歌就可以穩定大聲。

發虛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支撐。

有糧心就不會慌,

有經驗就穩得住,

有氣撐著聲音就能放大。

為什麼上面那些練習不能解決問題,

因為遠遠脫離目標。

目標是去虛,就要解決支撐的問題。

找到支撐方法,再形成肌肉記憶,就會越來越有力量。

人類平時發聲最穩是什麼時候,

暴怒的時候,

生氣的時候,

罵人的時候,

那時的發聲,

就是穩定有支撐的。

揣摩那時候的腰腹胸用力方式,

就能解決聲音發虛的問題。

用嘴深吸氣,

下腹死死內頂,

下肋橫向擴張或內收,

胸腔全面放大。

用罵髒話的力量唱出來,

你再告訴我虛不虛。

很多老年人唱歌都可以不虛,所以不要擔心氣不夠。大部分人唱歌虛除了沒有支撐,還有二是被下巴破壞氣息,三是和平時說話一樣運用氣息導致開口氣就不順,四是沒有分配好。補充一些實戰細節:

1、下肋外擴,運用好橫膈膜的力量,輕鬆形成支撐。

2、抬頭,去除下巴這個影響氣息穩定的元凶,還可以提笑肌,撅嘴皺鼻,讓聲音好聽,輕鬆運氣。

3、不是用鼻吸氣,要用上嘴。先吐淨氣,唱每句前口鼻快速同吸幾口氣,用多少吸多少。

4、唱每個字要留氣,不要一下子把氣用光,有的老師說吐氣也要用吸氣的感覺,找鄧麗君王菲等聲音輕的歌手唱歌的感覺,要能唱完很長一句還有氣。

5、聲音要輕,用最大的努力控制出最輕最好聽的聲音

7樓:Chester

咬字和發聲是兩回事

其實你的根本原因就是在開口音中破壞了發聲狀態

良好的發聲來自於良好的發聲狀態,是氣息與聲帶的平衡匹配,就像吹口哨中嘴唇縫隙(嘴唇也可叫閉合)和氣息力量大小的平衡匹配。

而咬字是什麼,是唇齒舌牙阻氣產生聲母,表達意思。

一般人在唱歌中,由於本身發聲習慣問題,容易注重咬字而無良好發聲狀態,一發聲不是氣息不足,就是閉合太差。

你所說的虛,主要原因,就是閉合不足或者氣息太多(或不足),說白了就是吹口哨裡,氣息與嘴唇縫隙的不匹配,任何一方與剛好有差異都會出問題(這樣就沒有優質的聲音),所以聲樂一開始強調練聲就是建立穩定協調的發聲狀態,之後在保證合適的發聲狀態後加上自如的咬字。(譬如講下巴松,就是因為下巴連線舌,舌與會厭,與喉頭聲帶是相連,會影響聲帶破壞發聲狀態)

不大聲主要原因,1 聲帶被干擾限制,聲帶產生的基礎音(基礎音未經其他管道傳輸、空間反射、器官阻擋等的聲音)質量太差 (比如過分拉緊,聲音振動受到限制),氣息與聲帶平衡後,相對分同時提高一些力度,氣壓增大,閉合增加一些,增大聲帶振幅 ,振動就增大

2 口腔空間不夠沒開啟,聲音沒有共鳴空間(這個空間可以當做喇叭,喇叭本質就是乙個物體相互連線形成的空間,反射混響聲音)開啟空間來放大聲音(就像喇叭聚攏、反射、指向等放大聲音),而不是蠻力擠壓喉嚨。

3 共鳴就是共振現象,聲音進入開啟口腔,振動就會傳遞,引起體內小空間共振,有了共鳴,聲音的音量、穿透力都會好…

最後總結一句話,方法有問題加練得不夠造成你的聲音問題。

8樓:花花

歌唱時聲音發虛,多半是聲帶閉合不正常,

此類毛病多由錯誤的真假聲概念引起的。以為亮亮的聲音就是真聲,是民族唱法;虛虛的聲音才是假聲,是美聲唱法。

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聲帶閉合不正常,出現漏氣現象。

真正的美聲唱法是將人體的自然資源科學的加以開發利用,通過長期的協調訓練後形成的一種科學的發聲狀態,可以使人的聲音變得明亮、圓潤、豐富、靈活,並極具表現力。我們練習時調整好氣息和共鳴腔,漏氣現象自然會逐步改進。

具體改變方法

你得會控制你的氣息,練發聲時先閉氣唱找找不漏氣的感覺,記住了再慢慢放開唱,呼氣時別太快了,慢慢練吧。

高音得真假結合唱,光喊可不行。說道真假結合就是個漫長的練習過程。除了真聲能唱到很高的人以外,都得會用假聲唱歌,剛開始聲音會很小,但發生位置對,方法對,氣息支點對,經過聯絡,就會擁有動聽的高音了。

唱歌時聲音要往上走,氣息向下沉,注意這種對抗性。你試試把氣吐光後(一定要吐光)唱yu,找一下聲音實的感覺,小腹支撐好,腰部給些力量!忘掉你的下巴!

練習的時候不妨微抬你的頭試著找位置,正確地唱歌時聽起來聲音像是全飄在上面的.或是在腦袋上面,甚至像天花板有個人在唱歌一樣.嘴不必張得太大,但口腔裡一定要開啟,要有腔體.

想象共有兩個點,後腦勺有乙個支撐點,另乙個支撐點在腰部(尾椎周圍),像皮筋一樣兩點拉開,聲音會非常漂亮!建議加強你的腰部力量,也就是加強氣息的運用。

另外聲音虛可能是沒找對正確的發聲方法,其實大多歌手的唱法都是不相同的。這無所謂,取決於個人,但在唱歌時科學的發聲方法是最低的保障。有了科學的發聲方法,聲音才會圓潤、好聽,同時科學的發聲方法可以防止在練唱過程中的聲帶損傷,減少到嗓子的發生率。

舉兩個反面列子:周杰倫和張惠妹,在年輕時候不科學用嗓,導致如今嗓子嚴重到嗓,很多自己以前的歌都唱不了了!

好像跑題了!其實想要解決聲音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降低喉位同時加入胸腔共鳴具體練習方法是

⒈數數字;深吸一口氣,利用腰腹的力量保持住,從1開始數,數到60為合格。數數要均勻要有節奏,不能偷氣。

⒉吹灰;深吸一口氣,然後就像吹掉桌上的灰塵一樣往前吹氣,節奏是一慢而快,體會橫膈膜的力量。

⒊多做仰臥起坐,增強腰腹的力量。

技巧1.體會胸腔共鳴:微微張開嘴巴.,放鬆喉頭,閉合聲門(聲帶),象金魚吐泡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降低喉頭的位置:(同上);喉部放鬆.

3.打牙關:所謂打牙關,就是開啟上下大牙齒(槽牙).

給口腔共鳴留出空間,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開啟了.然後發出一些母音,如"a".感覺感覺自己聲音的變化.

4.提顴肌;微笑著說話.,嘴角微微向上翹,同時感覺鼻翼張開了,試試看,聲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軟顎;打乙個哈欠,順便長嘯一聲.

注意:在大聲說話時,注意保持以上幾種狀態就會改善自己的聲音.切記,一定要"放鬆自己",不要矯枉過正,更不要只去注意發音的形式,而忘了說話內容.

除了上面的方法,一定要練習萬能的氣泡音,氣泡音的練習方法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知乎上有很多解答。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如果自己都覺的唱歌聲音虛的話,那麼唱歌盡量不要加入氣聲去唱歌了。我身邊很多女生喜歡用氣聲去唱歌,是整首歌的用氣聲唱,自我感覺自己賊仙女,但其實在別人耳裡聽起來真的是不好聽!不好聽!

不好聽!!!原因是因為我們聽自己的聲音會是通過骨傳導,而別人則是通過空氣傳播,所以自己聽自己的聲音會覺得更有磁性!到別人聽起來真的不好聽!!!

大多女聲唱歌盡量少用氣聲,沒經過訓練的氣聲很容易漏氣,而你自己有察覺不了,自以為自己很仙,但在別人耳裡真的是場災難!

一下寫了這麼多,卑微求讚、求讚!!

喜歡唱歌但是不敢大聲唱總是壓著聲音唱怎麼辦?

人類睡覺精華 找個只有一人在家的時間,門關上,戴上耳機開大音量就唱,不自覺地聲音就會大起來,百試不爽,有時候自己都想不到能發出這麼大的聲音.或者直接去ktv,有氣氛的話自然就放的開。 Casablance 全身心放開,直面自己的內心,這沒什麼丟人的,唱跑調也沒什麼大不了,哪個歌唱家自己沒唱錯過,沒自...

唱歌聲音太白了,怎麼辦,老師說我經常用嗓子唱。還有就是美聲唱法聲音要從頭頂發出來,這是什麼意思?

柿子的餅 美聲是高位置歌唱,放鬆聲帶減少摩擦來保護嗓子所以很多藝術家就算是上了年紀唱的也很好,然後增加腔體共鳴用很少的氣力唱出更大更圓潤飽滿的聲音。 笙歌 頭頂也沒開洞.也沒長嘴.哪來的頭頂唱.用嗓子就對了,怎麼用學問就大了。初期穩定音準和節奏才是最重要的,上來就找聲音.這麼唱到後期十個學生九個喉音...

唱歌很難聽還總是喜歡大聲唱是什麼體驗?

漸行漸遠 謝腰,剛還在想,我唱歌難聽這事兒是誰透露出去的,唱歌本來就是讓自己高興的,只要不擾民,礙著誰了,就喜歡在乙個人的時候,大聲唱著跑調的歌,畢竟親身體驗,唱歌跑調的人,是意識不到自己音不准的,同理可證吧! 四十一 我的舍友,普通話不標準,說話漏風,每天在宿舍抱著個空氣 吉他 唱 你還怕大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