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唱歌的時候都追求高音,重低音唱好歌並沒有成就感嗎?

時間 2021-05-30 00:23:46

1樓:咯咯噠

其實,高中低音是否能唱好很大一部分是由你的聲帶結構決定的,如果你的聲帶薄而窄就容易唱高音,就是我們俗稱的聲音亮。對於我來說,我就比較容易唱高音,只要把氣息和力量控制好就不容易出現破音和失聲的現象。然而中低音是我的乙個很大的問題,低音基本沒聲音,中音不夠穩,控制不好,特別是在唱過高音之後就很難下來。

在我看來,中低音唱得好的都很富有磁性和渾厚感。感覺整個是開闊的,優雅的。如果你想唱出一種情懷,一種故事,那麼中低音是必須要把握好的一部分。

2樓:焱寒619

你在KTV唱個《那些花兒》《好久不見》這類歌,哪怕你唱的再好還是唱完睡倒一片。。。

就算我高音不咋地,也要挑點激情一點的歌來唱的。

3樓:Stan

高音是能更直接,更有力地影響聽眾的音域.

如同所有車輛鳴笛,警鐘警報都是高音域,容易引起注意.

高音域表現得出色那的確是很有價值,但不代表唱功好.唱功本身就是乙個很籠統,包含性很廣的詞.

「高音強」=「唱功好」這就是聽眾的水平問題了.

黃綺珊在我是歌手前兩次出場表現得我都挺喜歡,但是後面的表現讓我有些失望,因為濫用高音.不是什麼歌用那樣的音域去表達的.

當然反過來過於注重平音和低音也會導致你的表現略平淡,起伏不夠,比如品冠.

這裡就提到了乙個「濫用」的問題,這對於許多聽眾也是個潛在的問題.

中國好聲音裡許多歌手已經超過了KTV的水平,但其中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技巧.過度炫技容易讓人難受,當然普通聽眾可能會覺得很有意思.

同樣也有感情過度的比如李琦的《趁早》或者KTV裡許多人唱的苦情歌.張宇的其中乙個優勢是他的音色,而普通人想模仿這種效果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感情,那麼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注意前後要有反差,李琦的《趁早》雖然大眾評價很好但實際上如果作為一線職業歌手得話這樣的演繹是有點問題的.在《趁早》這種歌上面全程感情爆發會直接在告訴聽眾「我失戀我好幸苦我好傷心為什麼這樣?

」聽多了會厭煩甚至你和不熟悉的人去KTV都不要過早地選擇這種唱法.

4樓:飲河

人耳生理結構決定的,對高頻更敏感。敏感=存在感高=偏愛。

可以做個實驗,把總音量調到剛剛能聽到的大小,用一樣的音量先後播highC和C2,看主觀感受有什麼區別,再疊在一起,看注意力有什麼區別。

不是低音不優秀,只是在人類的處理系統中天生存在感低,這也不是審美的鍋,生理結構而已。

5樓:徐錱

因為商業的需要。

商業永遠需要吸引注意力,這就要求包裝,並且包裝要求見效快,成本低。

在聲樂中,由於大部分受眾的水平所限,同樣水平的高音與中低音相比,高音吸引人的效果比中低音強。這就是吸引注意力的成本啊。

同樣的中低音,你要唱到陳奕迅的水平,才能吸引足夠的注意力並且有所成就,中國歌壇有幾個陳奕迅啊!

而飆高音的話,隨隨便便找個人來,只要飆上去,注意力就來了。so……其實看選秀節目,最後有成就的,不一定是飆高音的,只不過飆高音的實在太多,所以印象裡都喜歡飆高音。

6樓:

K歌的群眾大多都是沒經過聲樂訓練的

不懂除了音高之外音準音質節奏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很多上的去的音音質都不怎麼樣

因為往往中音它們感覺容易顯得價值不高但並非如此中低音唱得好的也沒幾個吧很多人低下去就虛了

總的來說就是圍觀的觀眾水平的問題

但如果是參加淘汰賽的表演

因為高音容易渲染情緒而且也是平時花的比較多時間鞏固與發展的方面所以多數會以亮出高音來博得頭彩

為什麼唱歌的時候感覺呼吸不通暢?

已重置 很多沒有學過唱歌的人都會存在這樣乙個問題就是唱歌嗓子疼,聲音放不開,不通透明亮,感覺自已沒天賦,其實你真的錯了,只是因為你沒有掌握的技巧,學一下相關技巧,你會發現馬上不一樣了,講話聲音也好聽了 所以我們開啟喉嚨的關鍵不應是橫向開啟,而是在喉頭 喉肌放鬆的前提下作縱向開啟,這樣我們的聲音才會有...

為什麼所有的美聲唱法歌手在飈高音的時候表情動作咬字都是乙個樣子的?

冰鎮哈啤 美聲在許多發聲元素上都傾向於標準化,比如咬字 發聲時的聲帶狀態,以及共鳴調整的方向等。這些與外在表現密不可分。這些為了使這些發聲元素向既定的目標發展,必然要有那樣的動作和表情。所有人都向這個既定的目標發展,自然所有人都是那樣的動作和表情。 按照美聲唱法唱高音時,要保持喉頭處於下方來拉直聲帶...

為什麼有些時候歌手唱歌的發音會與說話時的不一樣

菁芳 因為講話的時候振動的主要是聲帶,共鳴腔體用的很少。但唱歌主要是共鳴腔體發出來的,對你的聲音有放大美化的作用,所以其實很多人講話和唱歌聲音都不一樣。 張啟東 唱歌時候的發音方式以及呼吸方式和說話是不一樣的。唱歌都需要系統訓練的,他有不同的發音位置。先了解下各個聲區共鳴的腔體 共鳴是是物體共振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