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東京 Noma 菜品的就餐體驗貼在微博上引發罵聲如潮?

時間 2021-05-10 19:06:44

1樓:豆爸邦

有些東西每個人追求不一樣,你不喜歡不代表別人也不喜歡!不懂就閉嘴!很多人不理解花幾萬吃頓這些玩意,我也不理解,原來看懷石那個分子士多啤梨,我也覺得矯情,但是有人天生對這些感興趣比如@胖達。

以個人喜好評斷他人所想,落得下乘!至於營銷,現在有哪個東西沒有營銷,連不是東西的人類都知道打扮營銷自己,商業的營銷也無可厚非!

2樓:劉寬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無法一概而論,畢竟每個人對於一頓好的餐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就像普世價值很難被推行一樣,普世味覺也是乙個不可能存在的東西。有的人追求強烈的味覺刺激,有的人青睞食物的原汁原味;有的人對於健康飲食無比執著,還有的人就更傾向於不管營養配比只求吃個痛快。

用餐環境是要像頂級法餐廳裡那樣優雅,還是要像重慶火鍋店裡那樣熱烈?食物的量應該是東北菜那樣大碗盆還是像日餐那樣很精緻?吃飯過程裡能夠帶來滿足的要素很多,不可能對各個群體都面面俱到。

Noma既然可以吸引幾萬人的Waiting List,那就證明這家餐廳在面向某乙個特定使用者群體上做得很好,才會產生很大的吸引力。

喜歡的人大可認為這是現代烹飪,不喜歡的人大可認為是營銷手段。沒什麼對或錯,僅僅是大家對於一餐好飯的要求不一樣而已。

3樓:Vickylee

看擺盤實在找不到想要去吃的理由。

美食雜誌撰稿人和編輯一等人去吃也就算了,可以理解,但是遊客&食客能排隊成這個陣仗,外人也是無法以個人之見去加以評價的。

Noma現象其實就是個市場現象,不足以把它跟餐廳本身的水準和公尺其林星級拿到一塊兒來說。

4樓:

我一直很佩服日料的匠心。或者延展到其他器具上的這種態度。與對每一道工序的尊重。就這樣。「好吃」「胃口」 「創意」其實都是加分項之一啊。

5樓:Wuming

雖然我住在哥本哈根3年了,沒有吃過一家公尺其林,不過我可以客觀的一點說,不管是微博行銷也好,還是不值得也好,以下我的觀點都是個人看法,中立的個人看法。

首先要說一下,我自2023年來哥本哈根就知道有這家餐廳,不過我們不用想,第一消費不起,第二也排不上位子。且不說好不好吃,畢竟我也沒吃過所以不能去就價效比這個話題來評判。

我這裡拋兩個論點,乙個是老外的飲食習慣本來就和我們中國人不一樣,是totally不一樣。。。二是丹麥這個國家雖然小,但是丹麥人特別喜歡搞design,所以在餐飲文化上搞創意設計我也是覺得不足為奇。

先說丹麥人飲食習慣,普通丹麥人早餐一般會很早去麵包房買麵包,麵包房一般6點就開門了,這種麵包是小個的,大小大約和乳酪片差不多大,不過是外殼很硬的,麵粉很粗的,我也是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習慣的。買好了麵包在家喝牛奶,咖啡,酸奶拌燕麥,加點藍莓蜂蜜什麼的,麵包就切開抹點黃油或是加片乳酪片火腿片。丹麥人很少吃牛角包這樣揉黃油的甜的麵包,甜的東西都是他們的下午茶,就咖啡或是就茶的。

中午如果上班地點沒有食堂,那他們都是吃冷的三明治,有食堂的會吃熱盤。到了中午11點半以後,高中附近的kebab,三明治店,麵包房都會聚集很多抽著煙喝著汽水的高中生,如果是小學初中生他們都在教室裡面吃。晚上回家就各自弄各自的了。

如果是開在哥本哈根的中餐館多多少少都有點將就丹麥人的胃口,乙個是偏鹹,乙個是偏油,如果吃一頓還像個樣子的中餐館的晚餐,不會比吃牛排什麼的便宜,還有乙個原因是酒水貴,一杯大杯可樂50-70克朗(現在克朗已經跌的和人民幣一樣了),所以如果普通中國人去理解外國餐飲,確實會有一些理解偏差是正常。

丹麥這個國家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設計感。是個丹麥人家裡都要買一盞貴的要死的PH-lamper燈掛在客廳,還有egg chair蛋椅放在書房看書,這個椅子很貴,我在韓劇《歐若拉公主》裡面作家的書房看到他有一把這個椅子。只要是帶上設計師的,東西都賣的特別貴,尤其體現在家具設計,家居設計,建築設計,首飾設計等,如今現在有廚師願意在餐飲上面搞創意我就覺得不足為奇。

特別是丹麥這個國家小,很多產業不適合複製,譬如直接競爭的pizza店,kebab店,三明治店其實都是非丹麥人開的,丹麥人開的街邊小店一般都是金飾銀飾店,古董店,鐘錶店,服裝店。。。。因為丹麥人的人工成本特別特別貴。

目前看有人噴東京的noma也是意料之內的。

6樓:雨前羽街

NOMA活躍的時候我正好在丹麥,問了身邊去過的朋友反饋也和咱們網上普遍的差不多「根本吃不飽,回家之後不得不再吃個熱狗」,「千萬不要把這當做真正的丹麥菜」,「他們用了很多很奇怪的食材,我之前根本不知道這東西能吃」。但是最後大家普遍認為這是一次不錯的體驗,長見識,開眼界,同時讓自己體會熟知世界以外的一種途徑。對於粗狂的丹麥人來說NOMA的擺盤也是很討喜的,普遍都會覺得很精緻跟美,當然如果吃得飽就更好了。

那麼NOMA做的到底是什麼呢?

看過NOMA的書和菜譜之後不難發現Rene根本沒有追求過什麼「正宗的」Danish cuisine,他追求的是創新,有趣,這在他的日記裡也被反覆提到。為此他和他的團隊尋找了很多的食材,並想著法的把它們弄得你不認識

那就看看NOMA的菜吧

看著很簡單對麼,你知道只是白色的部分用了多少種原料,經過多少道工序麼?

只是海虹是麼?你不知道這些殼也是能吃的吧?

類似看似很簡單的菜還有很多,比如這樣的

這樣的這樣的

很敷衍是不是

只是擺一擺嘛

你家樓下的片兒湯是不是看上去更有食慾?

估計會有人說大蔥蘸醬了吧

你們吶別拿衣服了。

最後談到那篇文章,我覺得相當具有誤導性,花了這麼多的錢吃了這樣一餐竟然就寫出了這麼幾句片兒湯話我也是醉的可以了,感覺吃的人既不懂也不在乎,按我一位朋友的話說「這哪叫體驗啊,這是報菜名」

7樓:默識先生

1、老問題,這首詩美嗎?

2、想要了解Noma,不能不了解Claus Meyer和他的New nordic cuisine的理念。

3、Claus Meyer在Coursera的The New Nordic Diet這門課裡出來講了幾次,有興趣的可以去上這門課,可以學到不少知識的。這是硬廣

新北歐飲食:品嚐大自然樸素的美味

4、其實你真上了這門課會覺得他們有些研究挺扯的。不過關於健康的研究,可能本來也有一部分靠錢來堆資料,比誰的證據多。這項研究不僅僅涉及Noma乙個餐廳,影響的產業非常之多。

假如北歐飲食方式最終被證明比地中海飲食更優,北歐的農產品恐怕賣得會更好。

如何看待《廚王爭霸》中董克平對廚師和菜品的評價?

董克平和劉一帆本來就是國外舔狗,但是查了一下董克平,excuse me?就你這civilian還是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舌尖上的中國在我心裡的地位一落千丈,這裡是董克平的影響力。 去年看了好幾期,每次這個饕餮大師都在踩中方,尤其是甜品。最後看的那期,中方大廚做了乙個糖水的創新,結果他說這不是甜品。從...

如何看待馬龍的東京週期的道路?

陌上公子 龍隊現在手握兩張門票,乙個自己用,乙個給教練組,教練組那個給王皓,馬龍贏了,雙圈全滿貫,王皓贏了,超級全滿貫,哈哈哈哈哈,貼吧真是神人輩出。 淡淡茶香 東京之路,走一步是一步。如果只是為了走到東京,那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成績。以馬龍現在的技戰術,打一兩年肯定沒問題,東京不太可能。東京之路之...

如何看待朝鮮宣布不參加今年的日本東京奧運會?會給朝鮮帶來哪些影響?

songken 乙個狠角色,其實是做給西邊的鄰居看的。在胖子看來,反正都有疫情,排名也低,兜裡錢也不多,跟日本關係也不好,對於東京,屬於可去可不去的事情。但是,西邊的鄰居在明年也有同樣的活動啊。現在還有幾個地方的人成天嘰嘰歪歪,威脅說要抵制鄰居的活動。當然,僅僅還是嘰嘰歪歪,誰都沒有具體行動。於是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