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6歲過於內向,屬於班裡 空氣型 同學,3歲起給她報了各種社交類興趣班,沒有效果,我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6-12 01:00:15

1樓:海角

為什麼一定要外向呢? 我也是個內向的人,從小不喜歡跟別人講話,說話聲音也小。家人也說我悶葫蘆,為此還自卑了好長一段時間。

現在結婚了,公公有時候還會說我說話跟蚊子一樣,聽也聽不清。

但是我想跟題主說的是,這並沒有影響我長大後的生活。因為學習和工作,也交到幾個知心朋友,朋友貴精不貴多。回憶了一下,還真就是他們主動找我交朋友的。

這個世界上有人過於內向,就會有人過於外向,所以最終才會契合啊!還找到了愛我,理解我的老公,也是特別外向的人,朋友遍天下。但是有些我不喜歡的社交場合,他不會堅持要我去。

公公覺得我說話聲音小,性格內向,他也會維護我。

當然,工作需要的時候我也可以假裝很外向。這不是靠培訓班學出來的,也不是靠他人強迫的,完全是和社會接觸多以後,自己驅動去學習,去嘗試的。但說實在並不是很喜歡這種狀態,覺得虛偽和心累。

獨處或者跟熟悉的家人在一起,才覺得是一種享受。小孩子天性使然,還是不要強求的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不要把家長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以免適得其反。

2樓:喜喜

好的教育不是把所有孩子教成乙個模子,所謂符合世俗標準的優秀的孩子。而是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讓她按照自己的軌跡生長,成為她自己最好的樣子。

怎麼說呢?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會開朗大方,擅長交際的。你強行讓乙個內向的小孩子要外向,是一件很沒必要,也事倍功半的事情。會讓彼此痛苦不堪。

內向就一定不好嗎?

內向不是一種缺陷,只是一種性格特質。每種性格特質,都有其優勢和閃光點。

比如內心的人往往做事更專注、更敏銳、更有耐力,也更能堅持。

你們目前尚未發現孩子的優勢和閃光點,就一味想要改變和扭曲她,讓她變成別人的樣子。這是拔苗助長。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需要的是耐心的呵護和包容,家長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她,讓她以自己的節奏自由生長,她總有一天會綻放自己獨特之美。

我對這個話題深有感觸,是我小時候,也是特別內向。也是空氣同學。

一方面我小時候有嚴重社交恐懼症,一方面是我不想和別人玩,我喜歡獨處,整天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裡。

結果我有些親戚看到我也說:這孩子完蛋了,長大估計連個菜都買不了

我父母倒是沒有怎麼努力去試圖改變我。

過於內向的性格,的確使我在小時候的學習,初入職場遇到一些困擾。

我後來從事了乙份不需要我在社交場合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的工作,自由作者。

和那些從小就外向的同學比,我也不遜色呀,我很慶幸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被選上央視朗誦節目播出的作品,就是講乙個女孩如何內向,最後如何突破自己的故事。

後來我還寫了一本教別人怎麼說話怎麼社交的書,不僅幫助別人,也很大程度幫助自己。

我的社交恐懼症,沒有經過外力的干涉不治而愈的。也許就是獨處久了,突然覺得和別人聊天也是不錯的體驗。

甚至那些曾經不看好我的親戚被我用表達徹底的征服。今年三月,因為我家裡某些原因,我的親戚們用大片聚在一起幫忙。一方面是出於感激,一方面是因為無聊。

我開始試著開啟內心,真誠地和親戚交流,和他們談天說地,講教育、世界風雲,風水、人生哲理,各種好玩的事,一段一段的金句。

把他們全部說得一怔一怔。

我那些親戚說,這麼多年了,才知道原來你是這麼幽默風趣。

其實以前我從來沒有把我有趣的一面展現給親戚們。一方面是之前內向啊。一方面是我覺得和七大姑八大姨沒啥好玩的好講,她們不會懂的。

然而,我發現覺得親戚只能說日常瑣事,這也是一種傲慢與偏見,我以為他們聽不懂,也不想表現。一直以唯唯喏喏相待。他們以為我不能說,是悶葫蘆。

當我放下成見,像對待我的讀者那樣對待親友,我們彼此鼓勵和促進之下。都發現對方最好的一面。我發現他們都能領會有趣與深刻,而他們發現我原來這麼好玩。

我想告訴你,對於孩子,你不必著急。人是可以改變的,但她有她的節奏。

即使不變也沒有關係,父母要幫助她,找到她的優勢、適合她的發展路徑。而不是一味地想讓她變成別的樣子。

就像我小時候,不想說,誰也別想改變我,撬開我的嘴,讓我"開朗」起來。當我長大自己意識到自己有表達的慾望和需求,情況馬上就扭轉。我是從別人眼中內向要死的人,變成乙個逗逼呢。

3樓:嘿嘿嘿

簡單,以身作則,自己在生活中要團結鄰里,與人友善。多陪伴孩子,帶著孩子去玩,去逛,去社交,讓孩子體會交流的樂趣。興趣班沒有父母陪伴,年紀較小的孩子會容易害羞,怯懦,而在父母的陪同下,會大膽向前走。

這時父母再給予一些肯定與鼓勵,絕了,這孩子以後肯定是交際小能手,話嘮一支花。

4樓:我瘦我先說

我看你就是想把孩子培養的左右逢源能說會道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現在的小孩乙個個都跟小大人似的,一點孩子樣沒有,這就是你嘴裡的好?替你的女兒感到悲哀攤上這樣一位母親

5樓:津渡

是什麼產生了讓您覺得孩子性格不好就放棄培養她的想法?

1.感情孩子連狗子都不如啊,狗子性格傲嬌你還愛著他,孩子不好嘍直接就放棄了。

2.原來孩子是要按著培養的哈,是不是以後還要上交工資給你打童工啊3.不知道您是不是被您父母放棄的那乙個呢?

6樓:炸毛佬

別著急,先想想這真的是女兒的缺陷嗎?

我表弟也是從小的邊緣人,確實不善於社交,也不喜歡社交。但我並不認為這是壞事,他更像乙個觀察者,沉默的觀察一切。

並且他更有集中力,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做事,不會受外界影響。

與其強硬的改變女兒的個性,不如想想怎麼發覺這種個性的優勢。

而且不要對她失望,你們失望的情緒會影響到女兒。沒有什麼個性是不好的,重要的是如何引導。

女兒現在才6歲,我弟弟也是到8歲上了乙個氣氛很好的小學,才逐漸開朗些,其他家長還誇他個性沉穩。隨著年紀的增加孩子會成長的,心急對孩子的個性沒有幫助。

7樓:

比爾蓋茨、愛恩斯坦、牛頓……,他們都是很內向的人啊,都不知道你在追求什麼,感覺你這個教師做得不合格,和村里的低文化大媽一樣拿孩子搗蛋的事出來炫耀嗎?

8樓:燕山海

只要孩子健康、平安、自我感覺快樂,就是你的福報。

真的,你應該由內心真誠地感恩,感恩命運善待你,感恩孩子善待你。

至於別的憂愁,都是你自找的,不僅你自找,你還要把你的焦慮傳遞給孩子,你還是給自己多報報教育班、冥想班吧。需要接受改善的是你,不是孩子。

你把自己糾正好了,孩子就順眼了,你們和孩子的關係也就和諧了,也沒啥別的問題了。

9樓:

很理解這位媽媽的焦慮,我也有乙個內向的兒子。

我的兒子在幾個月的時候的表現一點也不內向,我們抱著他在小區遇見個熟人,他很不矜持地直接往人懷裡撲。

以致於我在他兩歲多的時候超級擔心他有社交障礙和自閉症,為此,我還去了專業的機構,在機構上了乙個多月的課,兒子的老師總結說:他就是極度內向而已,你看他專注力很強,超級喜歡看繪本,你們不用太焦慮,很多科學家都是這樣的,你們小孩以後大概率是個低調的小學霸!這位老師的專業性非常強,所以她的話我都信了!

(捂臉)

後面孩子上了幼兒園,約乙個半月後,老師超級開心地跟我說:他終於跟我講話啦!我帶他去看挖掘機,他跟我說,老師,這是挖掘機!

我假裝很淡定的說:他就是話很少,除非聊到有他感興趣的事物了。其實心裡很開心了!

現在孩子四歲多了,也會交朋友,只是相對而言,慢熱一點,自己乙個人也會玩的很開心。我也再不會像之前那麼焦慮了

10樓:

我從小也一直很內向,我也只喜歡畫畫,我的歷屆老師對我的評價:只和前後左右桌說話,是個內向的人。我的母親也曾想干預我,我現在是外向一點了,但很難受,每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就在思考,憑啥我得外向,向所有人打招呼,去奉承別人。

變成一不接人話題就不能活的人,但其實我的內心特別討厭我這樣做。後來我還是選擇在內向和外向做平衡,選擇性外答主,您的女兒是個溫和的人對吧,她不曾傷害別人,只是可能碰巧沒有你希望的那種性格,然後我慶幸我是個獨生女父母不會放棄培養我的。這個應該溫柔以待的角色不是老師而是作為父母的您們特別是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希望您能理解您孩子,我的父母因為不理解我,用了十來年才和我達到一種和解的狀態,我不希望您重蹈覆轍,我也不希望看到另外乙個我出現,被迫學會人情世故,雖然這個社會還是很多人勢力眼等等,是要適應這個社會,還希望您能耐心對她,不要產生不可理解的鴻溝。

您是高校教學科研崗,不要把所有溫柔都留給您的教學物件,請留一點給您孩紙,她才六歲不需要對這個社會溜鬚拍馬,不需要鍛鍊什麼情商,不需要去靠表現來巴結老師,成為老師眼裡優秀的孩子,慶幸的是我從小的成績並不差,沒有受到太大因為內向而獲得的傷害,以及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唯一一次,就是乙個可惡的同桌因為我曾經內向且過於溫柔,整天校園霸凌我,她成績還挺好,就是人品差勁,欺軟怕硬,所以我也因為她變的堅強起來,但不代表我不內向了,如果您的孩子因此更加的邊緣化,或者受到跟我一樣的傷害,我覺得可能您會難過吧,內向的性格最重要是陪伴,我也是從小留守在爺爺奶奶身邊的孩子,因此我希望您能改變您的想法,不希望您後悔!希望那個小可愛夠保護她的內心小世界!

11樓:殺生丸阿

這麼說吧,我6歲一年級,屎拉褲兜裡都沒敢和老師說我要上廁所,你不能指望這種小孩子跟什麼人都侃侃而談,隨著年齡的成長,自然的就好了。

居然還報班,我都能想象對乙個社恐小孩子來說,經常性換一批陌生人交流有多恐怖,就讓她在乙個熟悉的地方成長就好了,日久生情就是這個道理,不要想著五六歲就開始卷了,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樣的

12樓:張公尺農

人類就分成兩種內向型和外向型。

孩子沒有錯,你硬說她是錯的,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內向型人格,從古至今就存在著的。

不知道這位媽媽有沒有想過孩子變得這麼內向的原因呢?

你不斷不斷地讓她做各種沒有做過的事情。她怎麼能做得好呢?內向型的人,一般都是慢熱的。她還沒來得及熟悉,就已經結束了。

她還是個孩子啊。

我覺得你不應該讓她覺得她不說話,不外向是她的錯。要換成願意說話,愛表現是被鼓勵的的想法。

13樓:仙人騎豬

有沒有想過,正式由於題主安排了太多的社交類興趣班,導致孩明明能夠正常社交,變成討厭或者恐懼社交不。

孩子正常成長,其實會快速的調節自身與外界環境的關係,這是本能和天性。正如說話走路。

現在由於外界對孩子的過度修正,反而影響她的正常成長,起了應激反應。這時候更應該做的是住手,放過這個孩子,讓她順其自然的成長。

我性格屬於特別內向的在班裡不愛說話 但在比較熟的人面前像個二貨 班裡人都說我很高冷 有什麼辦法嗎?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年紀大了,你會發現能對你生活有影響的都是熟人,其他人怎麼說,怎麼認為,有必要在乎麼 我覺得你自己肯定有難以啟齒的事情,所以自己不自信,多看看書,多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俗話說技多不壓身,以後有錢了沒有人會覺得你高冷的,慢慢的接觸不同的人你就會發現原來你自己在朋友面前還是...

父母離婚,有已成年大女兒和6歲小女兒,法律怎麼判?

離婚律師張麗珍 成年子女不做處理,未成年子女需證明男方對孩子有暴力行為,法院才會考慮傾向女方。法院在判決時,兩周歲以上八周歲以下的未成年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主要考慮 經濟狀況 個人素質 生活環境 對子女的責任感 以及與子女的感情親密程度等,但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

5歲女兒好幾次從幼兒園回來告訴家長班裡同學說她和 同學結婚了,家長應該怎麼回覆並積極引導?

北爸 其實4 5歲的孩子會經歷乙個敏感期,叫做婚姻敏感期。最近北北就和我說,爸爸,長大我要嫁給你 這時,北北媽媽說 這是我老公,你找你自己的去 北北說 我的 突然很幸福有木有 然後我和北北說,爸爸是媽媽的老公。你長大之後可以找到乙個更適合你的人 然後,這個事兒就過去了。我想說的是,這不涉及道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