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育小孩的過程中, 讚美 和 鼓勵 有什麼不同意義?

時間 2021-06-04 13:09:45

1樓:馬樹波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先說成長型思維,它相信人會不斷的進步,相信努力的力量,也相信今天會比昨天更好、奮鬥會比蹉跎更好,更相信人都有無限的可能,而並非上天注定。否則,便是固定型思維了。這兩種思維孰好孰壞,一目了然。

鼓勵,字面上的意思是激發他人的能力使他做的更好,這本身就是成長型思維的運用,所以多鼓勵孩子取完成哪怕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是好事兒。

而讚美,你真棒、你真乖、真漂亮,這些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一些結果,如果不加以解釋很容易讓孩子誤以為自己的棒、乖、和漂亮是天生的,而非努力的結果,這明顯是一種固定型思維。如果不相信努力的力量,是很可怕的事情。

作為鼓勵的一部分,讚美確實要謹慎使用,除非你的讚美在給孩子傳遞一種成長型思維。今天比昨天棒了一點,乖了一點,就沒什麼問題了。

2樓:HR媽媽潛能研究院

讚美和鼓勵不同。

*讚美披著給予孩子自尊的華麗外衣,會讓孩子依賴外界的肯定,忽視了乙個重要事實——自尊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給自己的。

*鼓勵則讓孩子認清不足,引導他們承擔責任、解決問題,以此建立自信和自我評價。

——《正面管教》

那麼,怎麼區分讚美和鼓勵?

我個人的分析是:

讚美指向過去,鼓勵期待未來。

舉個例子:

寶貝,這副畫你畫的真棒!——是讚美。

寶貝,這副畫的顏色如果能更均勻,看上去會更美。——是鼓勵。

3樓:錢凱凱

其實,真正的鼓勵是孩子做了,並且有結果的前提下,我們對結果的承認和誇張。

部分家長在孩子做事情之前和過程中對孩子進行鼓勵,這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前者會讓孩子逐步的會說話,後者會讓孩子覺得家長是在逼自己。

舉個例子,

1孩子做完了,即便做得不好,也說:「你做得真好,真讓媽媽驚訝!

2如果這件事還沒做,「你真棒,媽媽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其本質不是鼓勵,而是「逼」。

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有很多問題我們都可以一起聊一聊

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付出了多少?

先說一下背景叭 我是雙胞胎姐妹,傳統家庭,父親屬於那種不太顧家的,但是很喜歡我們兩,會打生活費。陪伴不多。小學住奶奶家,初中有了自己家,因為成績太差,媽媽辭職做全職主婦帶我們直到高中畢業。我這輩子最感謝的就是我的媽媽,當然這是我長大才理解到的。我的態度 從我小時侯的叛逆期對於母親的不理解,初中極度厭...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什麼才是最難的?

小天地 感覺孩子三歲多的時候開始就不一樣了,原來還是個乖寶寶,說啥就做啥可聽話乖巧了。現在呢,沒那麼簡單了,有自己的意識想法,會總說 不 不要 我就要.在幼兒園也調皮了!看來他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得跟著變化成長呀,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有新的特點。 小秦老師 對於我來說孩子未知的未來是最難的。我不知道我的孩...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最容易忽略什麼?

孫瑞雪教育機構 父母最容易忽略什麼,取決於父母生命狀態和意識狀態 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愛 自由 規則和平等,這些都需要養育者提供的。當養育著不能提供足夠有愛 自由 規則和平等的環境幫助兒童成長的時候,兒童對於愛 自由 規則和平等的吸收就會缺失,兒童感受不到,也就意識不到了。當這些兒童成長起來成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