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帶孩子的理念和自己不一致,要怎麼協商?

時間 2021-05-07 01:34:38

1樓:YANYAN媽說教育

要想解決與老人教育觀念一致的問題先要有兩個前提

第一,我們和老人都是愛孩子,為孩子好的,老人為我們照看孩子,也是為了幫助我們減輕負擔。

所以我們要充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不能認為她們做得好是應該的,做不好我們就要指出來。

老人與孩子是一樣的,也需要鼓勵和認可,也需要我們的讚美。尤其是跟自己的父母,更加不喜外,覺得說什麼都無所謂,自己的爸媽不會有什麼怨言,這是不行的。

所以說關係大於教育

第二,我們改變不了任何人,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千萬不要有想把老人的觀點都改變過來的想法,把自己名字的標籤貼在老人的頭上。

所以如果出現分歧、意見不統一,一定是還有我們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們的教育方式還沒有得到老人的認可,還有老人不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的地方,那麼我們就要及時反思,自己是不是做的還不夠。

在此基礎上,還要多與老人進行溝通,比如說開家庭會議等方式。

在與老人溝通的時候,也特別需要注意談話的時機、語氣、語調、情緒狀態。在平和、輕鬆的氛圍裡與老人交心談話,達成一致。

這裡的一致是指:

1.不管我們之間的教育方式多麼的不一致,在一方管教孩子的時候另一方不要插手(也包括在老人帶孩子的時候,父母發現問題也不能馬上指出來說老人做的不對)。

不要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或表現出意見不統一,容易讓孩子鑽空子,所以我們可以在私底下進行溝通。

2.我們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那麼出現問題或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不去爭論對錯,只想著怎麼去解決問題。

一旦爭對錯,最後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一拍而散。我們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讓孩子越來越好。

尋求第三方的幫助,老人更能接受。作為孩子父母也要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成長,讓老人看到我們的變化,看到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看到我們與孩子之間其樂融融的狀態,自然也會加入到我們的行列。

平時我們還可以推薦或者公放一些課給老人聽,或者拿出乙個別人家的案例跟老人一起分析。

老人聽到的、看到的多了,也就慢慢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就能融入我們,跟著我們一起學習和成長了。

我自己的做法:經常跟我媽媽在逛街或吃飯的時候,看到其他的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我就會問她,如果是您的話,您會怎麼解決,我倆就可以針對這個話題聊很久,其實一方面是互相溝通達成一致,另一方面也增進了我們之間的感情!

希望你看完這篇能用有所收穫!

最後再自我介紹一下,我是@YANYAN的麻麻 ,教育碩士,家庭教育高階指導師,擁有十餘年公立幼兒園教育教學經驗,深耕繪本和兒童心理、家庭教育方面。

2樓:青柚成長心理

首先我建議,不要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而演變成我們對老人的不敬不孝,因為這會讓家庭關係產生新的問題。

然後,我們和老人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心平氣和表達我們的觀點,而不要急躁。溝通的時候不要守著孩子,本著為孩子健康成長的目的,爭取與老人達成一致。

如果達不成一致意見,我們也要嘗試接受。老人對待孩子的方式,但同時,更重要的是發揮出自己作為家長的角色力量,多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當父母的影響力更強的時候,孩子自然知道怎麼做。

和諧的家庭倫理關係對孩子的成長同樣是乙個非常必要的條件。

3樓:

我公公已經要被我們氣走了。他堅持我們的教育並不正確,覺得我們讓乙個快4歲的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是件很殘忍的事,小孩無理取鬧我們不哄不抱不理很冷血,老公和他各堅持自己一套,跟他自己的爹狠狠幹了一場,結局就是,公公氣著了,說要馬上回老家,我覺得他已經忍了很久了,但說實話,聽他這樣說,我倒是很開心,走就走吧,彼此都冷靜下,公婆孩子老公加我,一共5個人,待在乙個不足90平公尺的2室一廳,真的很壓抑,孩子我們自己帶也是可以。

4樓:

特別想問一下,你們跟老人怎麼商量協調呢?跟他們好好說他們就把你當孩子認為什麼事都應該聽他們的,如果跟他們爭論起來,不管是爭吵還是不理他們的建議他們都覺得我不孝。對了,我是自己帶孩子,寒暑假回父母那裡就會出現這種問題,每次都讓我抓狂和抑鬱。

怎麼破?

5樓:couga

養孩子3年,最大的感觸是,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誤)

許多的事情,說起來就變成了口舌之爭,意氣之爭。起不到相互理解的作用,還會激化矛盾。

不如放棄這些辯解,說服的功夫,自己去做好自己的事情。

你想怎麼教育孩子,你的理念是什麼,就按這個去踐行,去做好,在這個過程中,家人也是在不斷的成長和改變的。

他們看到你做的好,孩子在你的方法下越來越好,自然會認同你。那麼他們也會這麼去做。

這是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看不慣別人的做法,那就要堅持你的做法,負起自己的責任。

不想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那就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拿出更多的精力、金錢來照顧孩子。

不想讓孩子吃亂七八糟的零食,看電視,那就給孩子準備好健康的酸奶、水果,書籍,帶孩子參加更有趣的戶外活動。

想給孩子更多的自由,那就做好家裡的清潔工作。

不要說,想要家裡人怎麼做,直接做出來就好了。

很多時候,其實大人也沒有好的辦法來養育孩子,所以才會固執的堅持一些不合時宜的做法。

讓他們看到,啊,原來還有這種好辦法,相信我,下次你肯定能看到他們偷偷的學你呢。

6樓:

剛好到今天寶寶滿白天。在我們家關於孩子的問題基本是由我做主。當然這是基於從出生起就是我自己親身照顧,(俺還是刨宮產)。寶寶的爺爺奶奶屬於啥都

7樓:

我的原則是帶孩子最多的的人說了算(保姆帶除外 - 不是本題的選項)。如果是夫妻之間可以盡量多地溝通一下,帶孩子多的一方還是有可能聽得進去並且慢慢改變的。如果是祖輩帶孩子,基本上是兩個方案:

能接受老人的方法就接受,不能接受夫妻兩個想辦法換人,不交給老人帶。不想製造年齡歧視 - 確實有老人思想開放聽得進去不同意見的,不過他們一般還有自己的生活,不大會高興長期帶孫子女。

8樓:優耐特

其實現在普遍都是這樣的,所謂一代人乙個代溝,這種情況下只能就是通過溝通來解決,和家人協調好,一起對待孩子的態度啊,或者做事的態度啊,對待某某事情的不同,來對待!

9樓:小西

首先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孩子好,只是方式不一樣,如何科學的養娃,更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作為老一輩有一定帶娃的經驗但有時並不科學,作為年輕人有科學的知識但沒有實操過,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沒辦法系統性的培養,所以關鍵在於溝通,年輕一輩可以先肯定老人的善意再拿出相應的科學依據與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舉出案例,注意溝通的語氣語法相信就可以很好解決了!

10樓:大臉多仁

如果是父母的話,請堅定立場,「我的孩子我做主」,能帶還是自己帶吧。再理智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逃不開「隔代親」。善意提醒爸媽分清角色,站穩立場,支援並尊重你的育兒方式。

老人嘛,有時候也得「連哄帶騙」的才不會傷了他們的自尊心。

至於配偶的話,為了夫妻和睦,不影響彼此感情,還是得好好「促膝長談」盡最大可能達成一致,我想,夫妻感情好的起碼有一方會讓一步的。實在觀念相差太多的,千萬不可以一起「教」孩子,「乙個張口另乙個就得閉嘴」,不要模凌兩可,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疑惑和困擾。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具體情況還是得具體分析呀,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

和父母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聽父母的?

可可可可樂 我跟你情況差不多在一起三年多現在大四。我父母不是覺得他不好,而是覺得他不夠好。我爸媽身體不好,不確定我男朋友是否能照顧我的後半生,一直要我跟其他人接觸接觸,我快瘋了。目前找到解決的辦法與父母暫時和解希望最後我們都能美滿 喔,還有另乙個問題,於是說,出現問題誰負責的問題,你選擇了,你就要自...

和女朋友彩禮意見不一致要分手怎麼辦

歪歪 兄弟,你的情況我理解,差不多和我一樣 因為房子是我婚前全款買的,所以裝修家電和房子有關的事情都是我這邊花的錢,車也是我全款買的,女朋友家裡條件一般還有個哥哥,也沒有嫁妝,但是丈母娘沒管我要一分錢彩禮哇。感覺咱們家裡條件差不多,車房全部弄好下來,工薪家庭的收入下也就也沒剩啥東西了。收彩禮補貼家裡...

美音的讀音和音標不一致,英音感覺比較一致,為什麼不學英音?

就你的例子utterly一詞來說,t發類似d也是跟拼寫一致的,只是你認為t應該發你認知裡的t才算相符,因為漢語 拼音 t和d對立,然而對其他很多語言來說漢語拼音的t 漢語拼音d,大 的國際音標是 ta 至於 d 那是濁音,漢語 普通話 音系裡沒有。所以美音把t發類似d的音,以漢語以外的很多語言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