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說要解除自身的貪嗔痴,為了獲取身心的絕對自由,那這個過程是不是本身就是「貪」呢?

時間 2021-05-06 20:35:14

1樓:行雲流水

貪和欲不同,前者多伴有非分之得,是乙個貶義詞,後者可好可壞,是乙個中性詞。欲有部分跟貪有關聯,但不完全就是貪。

舉個例子來說,你肚子餓了想吃飯,是欲不是貪,但如果你吃得太好或太飽,那就是貪了。你勞心勞力,用正當的手段去賺取報酬不是貪,但如果你覬覦非分所得,無論是做成做不成,甚至光只在想像也就是貪了。

追求身心的自由自在是欲不是貪,因為那不是非分所得,而是你要經過了很多苦難磨練,精進修行才能有所突破。如果一天到晚祈求諸佛菩薩加持,希望各式各樣的福報,能夠快速解脫,那就是貪了。

2樓:stanleyqiu

雖然佛法的修行最終確實可以解決貪嗔痴慢疑的問題,但是解決貪嗔痴慢疑並不是佛法修行的目的。佛法的修行是為了解脫。

至於題主的問題,那就打個不太妥當的比方:肚子餓了要解決需要吃飯,而是吃飯需要一口一口的吃,你不能期待一口就解決了,但是一口一口的吃下去總會有吃飽的時候。

是的,貪會一直陪伴著我們佛法修行的過程,哪怕初果聖者都遠遠沒有解決貪嗔痴的問題,乃至於二果,三果聖者也沒有完全解決貪嗔痴的問題。

3樓:

沒有,這些是話術來著,

實質是要你修行,進入冥想狀態.

學習冥想有個特點,

一杯水最快靜下來的方法,就是進入冥想狀態最快的方法,這邏輯不好解釋,只能通過舉例,

4樓:

乙個染著貪欲、受貪欲征服、受貪欲擺布的人,會想到惱害自己,會想到惱害他人,會想到惱害自己和他人雙方,他的內心會因此而經歷苦惱。

乙個人當斷除了貪欲時,不會想到惱害自己,不會想到惱害他人,不會想到惱害自己和他人雙方,他的內心不會因此而經歷苦惱。

乙個染著貪欲、受貪欲征服、受貪欲擺布的人,會做身惡行,做口惡行,做意惡行。

乙個人當斷除了貪欲時,不會做身惡行,不會做口惡行,不會做意惡行。

乙個染著貪欲、受貪欲征服、受貪欲擺布的人,不會如實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利益,什麼是他人的利益,什麼是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

乙個人當斷除了貪欲時,便會如實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利益,什麼是他人的利益,什麼是自己和他人雙方的利益。

貪欲帶來黑暗,使人盲目,使人無智,令智慧型息滅,連線損毀。

……瞋恚……

.....愚痴遮蔽,受愚痴征服。。。。

我們看見貪欲有這些過患,然後宣說要斷除它;我們看見瞋恚有這些過患,然後宣說要斷除它;我們看見愚痴有這些過患,然後宣說要斷除它 。

5樓:純粹佛教

貪是一種無明支配下的蒙昧欲求,佛教稱為煩惱,佛教的自在或者說自由不是任意妄為,而是不再受煩惱如貪嗔痴等的束縛、支配和唆使而產生種種不善的行為,讓生命進入清靜、智慧型而平和的狀態。修學佛法的過程是逐漸解除這個束縛的過程,看似也是有所追求,但實質上是對治煩惱,應該看作是反貪欲及無明狀態的努力,修行是工具,腳手架,最後達到目的了,工具也不需要了,佛法修行可以看作是具有自毀功能的裝置。

6樓:

修行佛法的有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以後,就證得一切法空我空,就是緣起性空,有情哪還有身體、哪還有心識的分別?就是這個【貪】從何而生呢?

7樓:

對五欲的貪(愛)是惡業會導致輪迴,對涅槃的貪(法執)是善業,這善業可導致禪那,禪那多了可以證果,證到阿羅漢果就可以放下法執,這個過程就結束了,因此阿羅漢被稱為「無學」,已經結業領了畢業證,該學的都已經學了,在解脫道上沒有新東西可學了;如果這位阿羅漢這輩子是完全的自學成才,他對自己的過去世進行審查,發現自己曾經被上一位佛陀授記為未來佛,那麼他就有了乙個新任務:以在世佛陀身份傳教。

對上述道理,不理解、困惑、懷疑,也是無明(痴)的一種

8樓:普波居士

佛法說要解除自身的貪嗔痴,是為了得解脫,解脫一切煩惱痛苦。沒有什麼絕對自由要獲取,眾生本自具足,本自自在,只是被貪嗔痴習氣所染著、障礙,才不自在。不用去獲取,熄滅貪嗔痴,眾生本具的自在心就現前了。

你的認識還需要加強才好。

如何控制自己的貪 嗔 痴?

張和 貪嗔痴,一般稱為貪心 嗔心與痴心。貪心等等最初都是細微 剎那生滅的念頭,這個階段是最容易對治貪嗔痴念頭的,但是普通人察覺不到念頭的生起和自己對念頭的執著。當貪嗔痴的念頭粗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到語言和行為,有人在會這個時候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失態 是世間的言詞,修行人會用 身語意被貪嗔痴煩惱所縛 ...

世界是由貪嗔痴組成的嗎?

右夜鳴 萬物本和 貪痴嗔 沒關係,你心裡有 貪痴嗔 所以看萬物的時候,萬物就染上了 貪痴嗔 所以,當你以為世界是由 貪痴嗔 組成的時候,是你心裡有貪痴嗔。若能去掉心裡的 貪痴嗔 在修行上便是前進一大步。順便,少看佛經,多看世界,多反省自己才是正經的。紙上知識雖然重要,但如果不配合實際體悟,只會讓人生...

為什麼佛法說金銀戒和戒貪嗔痴,但書上說極樂世界又是金銀遍地?

人們都恐懼死亡,許諾死後的幸福生活,才能吸引更多的信徒啊。為此吃設定又算得了什麼?又不是一次兩次了 時,彼赤馬天子白佛言 世尊,頗有能行過世界邊,至不生 不老 不死處不?佛告赤馬 無有能過世界邊,至不生 不老 不死處者。雜阿含經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故名阿彌陀。阿彌陀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