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一直哭鬧時,很想打孩子怎麼辦?

時間 2021-05-06 05:35:19

1樓:至慧庫家庭教育

兒子五歲多就喜歡打人,老婆怎麼講道理都不改,我脾氣來了就教訓他,結果他越來越不聽話,打別人更厲害了......

這幾天去河南永城做教育活動,現場有一位爸爸,特別著急的向我諮詢,他兒子五歲多就喜歡打人。

有一次在商場裡,孩子看中乙個玩具,被拒絕後又哭又鬧,甚至躺在地上打滾兒,不買就不走。

覺得孩子怕了就不敢胡鬧,所以直接教訓一頓,結果適得其反。

「不要管他,讓他哭。」他氣沖沖的拉著妻子轉身走出商場,從這以後,孩子情緒越來越暴躁,稍微有一點不滿意的地方,就開始哭鬧或者亂扔東西。

孩子哭鬧了,父母要怎麼辦?

家庭教育裡有個很重要的誤區:乙個家庭裡面,孩子總得怕乙個人。

我見過很多媽媽說「我不是你媽媽,別叫我。」隨即將孩子關在門外,他們覺得孩子實在不聽話,只有讓他「怕」了才會有效果。

可是慢慢有人發現,這種方式更容易激起逆反心理。

因為在孩子心中,他感受不到愛,他會覺得大人是在「逼」自己,欺負自己。

哪怕最後帶著「怕」的心態妥協,也不是聽話而是在討好。

父母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如果影印件出了錯,那一定是原件的問題。

孩子所有的表現是父母行為長期積累的結果,他們犯了錯,父母不要急於劃清界限,那樣會讓孩子更加無助。

最後只能按著自己的方式,大喊大叫、破罐子破摔,開始和父母之間的情感爭奪。

這個時候,最有效的方法是,你能夠走過去,蹲下來,用無條件的情感和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和孩子說話、講道理,同時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孩子其實非常聰明,有些話可能當時不理解,但潛移默化下,會在他的心中留下印象。

家庭教育不是一錘子買賣,有些父母講過兩三次之後,覺得不行還是選擇打一頓,最後孩子反而會更委屈。

所以,沒有難教的孩子,主要看家長怎麼引導。

而父母對孩子正確的愛會成就其一生。

2樓:書影育兒

首先,我想提三個問題:

1、「父母打孩子,到底是為了教育孩子,還是在發洩當下的怒火?」

2、「打完孩子後,孩子到底是因為畏懼權威而選擇服從父母,還是發自心底地尊重父母?」

3、「換位思考,回想你小時候,期待父母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其次,我每次給家長做家庭教育講座時,都在強調一句話:「打孩子的行為就是暴力。」

懲罰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最不可取的一種就是「暴力教育」。因為它除了讓孩子怕你,和短暫發洩你的怒火外,別無它用。

插一句玩笑話:「打孩子是會上癮的。」

(因為當你發現每當孩子不聽話,用暴力制止他效率非常高,相信我,你一定會進入孩子不聽話——打孩子——自責——孩子不聽話——打孩子——自責的無線迴圈。)

那麼,用「打孩子」來教育他真的有用嗎?

我在女兒2歲多時,有段時間也會因為女兒太調皮或者觸犯底線(比如爬到窗台上)用打手心的方式懲罰過她。

當時,我看著她淚水連連委屈的樣子,心裡也很自責,但想到她至少因為害怕挨打而不敢再去爬窗台,我心裡的愧疚感也就減輕了很多。

可事與願違,女兒安靜了幾天後,在一次我不注意的情況下偷偷爬上窗台往下看。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禁果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越阻止越想要嘗試。

我越不想讓孩子爬窗台,她就越想去嘗試。因為被我打過,她害怕再挨打,所以會選擇暫時「蟄伏」,但一旦等到有機會,她就會躍躍欲試。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孩子害怕的是挨打,而不是他所作錯誤行為產生的結果。」

這件事之後,我認真反思了自己,作為一名有10年教齡的老師,當了媽媽後也會自亂陣腳。

後來,我和女兒一起在廚房做了個雞蛋從櫥櫃掉落到地上,摔成一灘爛泥的實驗,再通過繪本講解,才讓女兒真正明白了不能爬窗台的原因。

不怕孩子不聽話,就怕孩子太聽話,更怕孩子怕的只是挨打。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功課。

孩子不聽話,與其糾結該不該去「打」,不如耐心下找找孩子不聽話背後真正的原因。

懲罰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共勉!我是MQY性格育兒,每天為您分享實用育兒乾貨。

3樓:猴哥狀元數學

我家孩子3歲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的,就開始亂發脾氣大喊大叫、跺腳、摔東西,甚至在地上打滾,還不允許你批評他,只能順著他。

當時我通過3招,治好了他的這個壞毛病。

第一招:找原因

先說孩子為什麼會哭鬧?因為他有不滿,想要發洩。

有不滿的,那為什麼不能好好說呢?非要通過發脾氣哭鬧來表達嗎?那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表達啊!這時候就需要,身為父母的你去去教他。

第二招:教會孩子表達

教會孩子用語言來表達需求,比如「媽媽,我想要這個東西,你能給我買嗎」,而不是一上來就是,「我就要這個東西,你不給我買我就躺在地上不起來」。

第三招:父母會表達

當孩子表明需求,他想要乙個玩具的時候,你如何回應他呢?

「不行,你家裡有很多了,還要買!」顯然這種回答只會激化矛盾,其實你可以試著回覆:「我可以給你買啊,但是我買回去你會好好珍惜嗎?

這個玩具是不是和你家裡的另乙個玩具很像啊!你覺得有必要要兩個一樣的玩具嗎」

4樓:黃小馬和馬小黃

調換一下位置思考一下

如果孩子太小基本打也沒用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恐懼稍微大點的比如3歲以上大部分事情都知道有部分概念你就要換位思考一下他到底是想幹嘛,表達出來還是就是為了賴!! 賴有賴的治法,不是光靠打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當然我也不是說打不可以!!

有些做法必須打,要禁止!!!

有些做法就要考慮一下,了解了解具體啥情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乙個道理解決根本問題 。是不想表達而表達不好還是你自己根本就沒理解人家的想法!!

5樓:

可能你遇到了乙個高需求寶寶。

可能你的孩子在情緒控制上比別的孩子發育稍微晚一點。

能理解你的心情,你們相處的時間還比較短,才一年多嘛,慢慢磨合,也許寶寶心裡苦,但是說不出來,你多觀察,會最終發現孩子究竟是怎麼了。

至少你有意識的認識到對孩子動輒打罵不可取。

6樓:汽車工程師媽媽

讀了題主的的描述,特別開心的點是題主問,我怎麼改變自己?是滴,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每個孩子的問題,真正反映的都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出生時,只有一種表達方式就是哭,餓了哭,冷了哭,困了哭,生病了更是哭泣不止,這是他和世界用以交流的語言,如果不讓他哭,就像是不讓乙個正常人和其他人交流一樣,痛苦的感覺,可想而知。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學會了更多與世界交流的方式,便不再執著於哭泣,而是採用更加明確的方式了,為什麼呢?因為哭並沒有辦法真正傳遞出來什麼有用的資訊,而費時費力還得不到效果多事情,其實孩子也不願意做。

正常的成長過程就是這樣,摒棄掉沒效的做法而逐漸掌握更多有效的表達方式。所以,在我們家裡,一般如果遇上了他用哭鬧來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通常的做法是,讓他講清楚到底要做什麼。他哭的時候,我們會和他講說,「寶寶,如果你想要什麼?

你要和我們講哦,你哭,媽媽不知道你要什麼。你可以再哭一會兒,哭完了就和媽媽講清楚,好不好?」一段時間以後,他要什麼就會直接說,而不是用哭來表達了。

說實在的,很多時候,我也和老公開玩笑說,真想削他一頓啊,可是削他一頓就能達到目的了嗎?顯然不能。如果明知道不能達到目的的事情,還去做,那就太不理智了。

控制不住想打孩子的家長,一定還沒有想清楚這一點。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他需要的是教育培養,父母就是最好的教養人。真正花心思去思考然後選擇正確的方式來養育孩子,一定能收穫乙個貼心快樂的孩子。

7樓:鄭舒尹

很多家長喜歡說「不哭才是好孩子」,這種說法真的大錯特錯。

孩子生氣大哭的過程對孩子心理發展非常有益處:

大哭能讓孩子知道,關係沒有破壞,愛仍然存在,不會為了害怕關係破壞而壓抑自己刻意討好和取悅他人,避免產生討好型人格的產生;

大哭能防止自我中心的產生,這樣的情緒發洩可以促使他們去思考對和錯,去理解為什麼有時生活並不總以他們的意願進行。

大哭能促進孩子和家長更親密,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和我們聯結更緊密。

孩子哭吧哭吧不是罪,接納的是孩子們的情緒,堅守的是規則的底線。

8樓:KDC家庭教育

孩子從不聽話到哭,再到鬧,我們的心態逐漸「變崩」,心裡有一萬隻「小動物」呼嘯而過,生氣從壓制到爆發,很想乾脆把孩子揍一頓,看他還會不會「無理取鬧」!孩子難免會有情緒爆發的時候,

這可能讓我們感到頭疼或者煩躁,

也會讓我們感到疑惑,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的情緒反應?

那在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

①如果我們也生氣起來,甚至想打孩子,

直接的結果就是,傷害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和關係。

②如果對孩子的情緒爆發是迴避或忽視的態度,孩子就會認為生氣、難過的情緒是不該有的,這會成為孩子情緒健康的隱患。

③如果為了讓孩子快點平復而做出妥協,

這可能會讓孩子把自己的情緒爆發作為「工具」,讓大人來聽自己的。

所以,為了孩子的情緒健康,也為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在孩子情緒爆發時,我們要使用合適的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

情緒是「送信人」

情緒的作用之一就是「傳送訊號」,

孩子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合理地表達自己遇到的事情和他心裡的感受,所以當孩子有情緒時,

我們需要及時地給予關注,

不能忽視孩子的反應。

允許孩子表達消極的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或者大哭時,

如果我們命令孩子馬上停止,

這可能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更加「崩潰」。

我們可以陪在孩子身邊,

讓孩子在合理的範圍內發洩自己的情緒,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抱抱孩子,

給孩子安慰和支援。

通過溝通了解情緒的原因

在讓孩子表達情緒之後,

我們再來跟孩子平和地溝通,

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

我們需要對孩子表達理解,

然後再根據原因對孩子進行引導。

教會孩子合理地表達情緒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

在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或者同樣的情緒時,

可以及時地來告訴我們,

我們跟孩子一起溝通,一起面對。

其實,情緒就像一瓶可樂,

當氣泡越多的時候,

擰得越緊,

爆發的時候就越強烈。

如果一有氣泡,

就鬆一鬆瓶蓋,

爆發的可能性就減少很多。

如果在你的成長中,

沒有人做到這樣理解你的情緒,

那你對孩子這樣做,

其實也是一次勇敢的成長,

從看到文字的此刻開始,

關注自己的情緒,

理解孩子的情緒,

守護好你們的情緒可樂瓶~

請問孩子洗頭 洗臉時一直哭鬧,我們父母應該如何調整?

risefly 小孩子洗澡最怕水進入眼睛,尤其是進入口鼻。這時候孩子非常害怕。所以需要給孩子用防水的工具。還有就是用毛巾擦拭的方法洗頭,雖然有時候洗不乾淨。但是在沒有好的辦法前,這是最好的方法。每次洗澡都要給他乙個玩具玩水,這樣他就不會拒絕。 Liz的liz 轉移注意力。我給寶寶洗頭的時候都是和她說...

孩子不聽話時總是控制不住對他發脾氣,該怎樣改變這種教育方式

amy玲 當你想發脾氣時,先讓自己獨處5分鐘,冷靜回想事情的前因後果,再做下一步打算。不要衝動的處理事情,不然事後後悔又自責。孩子很敏感的,大人說的話做的事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五月天 小時候,我就讀過這樣一篇文章,乙個小男孩非常愛發脾氣,他的爸爸就告訴他,你要是再不高興發脾氣,就在房屋門前柵欄上...

怎麼教育乙個15歲不聽話的孩子?

1.平視孩子 教育孩子,心態很重要,有些家長缺乏耐心,動不動就大吼大叫,殊不知,這樣一開始就讓孩子產生了牴觸情緒,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父母要學著平視孩子,用對話,而不是訓話的態度與孩子溝通,才能讓孩子放鬆警惕,接受父母的行為。2.走進孩子內心 解決問題,要從根源上找方法,一味打壓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