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區 不同線路執行的 G 字頭高速列車,型號會有區別嗎?

時間 2021-05-06 05:35:19

1樓:

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和普速時代機車選型一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列車運用環境,使得不同的局段都有各自傾向使用的車型。

以福建為例。由於CRH2系的氣密性、抗蛇行能力優於CRH1系列和CRH3系列,所以南局在福建山區線路配屬的動車組車型以CRH380A和CRH2為主。CRH1系列目前主要用於沿海杭深線。

脫胎於CRH3的CRH380B、380C車型在南局較少使用。

相比之下,北方地區比較常見CRH380B、C系列車型。同時CRH5由於較好的高寒地區效能,在東北極為常見,但是南方地區僅武漢局有配屬。

同理,有一些針對特定環境優化設計的動車組列車,也自然配屬在特定的局段。如CRH2G高寒型就配屬在西北地區。CRH380A動感號則針對港鐵要求優化。

CRH2A統型後針對西南、東南地區山區線路做了優化調整。

更早期電力機車時代,SS3雖然於70年代研發,但是2023年起針對四川寶成線、成崑線、閩贛地區鷹廈線優化了抗蛇行效能,命名為SS3B(後來統一為SS3-4000系)。兩地鐵路電氣化的主流機車便選擇了SS3-4000。而雲貴地區的鐵路電氣化工程則選擇了B0-B0-B0軸式的SS7系列。

2樓:

按我的理解對題目進行拆解,給題主一些籠統的答覆供參考

一些地方不管是省內的城際高鐵(車票C開頭),還是從這些地方往別的省去的高鐵(車票G開頭),不管是外觀還是內部都要比其他省份坐的舊.

動車組車底確實有新舊之分,比較早的CRH1A動車組已經執行十幾年了,而復興號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車型有差異,不同時間出廠的動車組服役狀態也有差異。同時一些客運繁忙的路局視窗線路為了車體更新換代也可能將原有舊的車體轉屬至不太繁忙的路局。

而且車速很少超250,在其他省份坐的幾乎都在300左右。

一條G字頭的高鐵線路交路肯定有一段線路的允許速度達到300km/h及以上,不然只會冠D字頭或C字頭,但不能保證整個通道的車速都能到300。而且由於選線原因,在一些大型樞紐進出站等區段一般會有小半徑曲線限值慢行,導致實際行駛速度偏慢。如G542次珠海至長沙南跨線執行,其中珠海至廣州南經由廣珠城際,允許速度只有200;廣州南至長沙南經由京廣高鐵,允許速度310。

同時動車組進出廣州南、進長沙南等區段也會偏慢。

還有就是在路上跑的時候經常看到旁邊車道上有火車,而在其他地方坐的只有進站時才會看到有火車在旁邊。

你指的是有時候看著臨線會車比較頻繁,有些地方只有車站附近有會車。猜測可能有2種原因,一種是行車密度差異,比如京滬高鐵等繁忙幹線行車密度小,出現會車的機率很高;另一種可能是有些地方有四線或多線並行區段,比如廣州南至佛山西區段就有南廣高鐵和貴廣高鐵2條線,自然會車的機率也會高一些。

以上僅供參考。

3樓:安禮先生

2020.9.22更

不同地區、不同線路執行的動車組列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線路所屬路局的車輛配屬情況,特別是與線路最近的樞紐的動車段的車輛配屬情況,同時也受路局車底運用習慣的影響。

以京滬高鐵為例,整條線路以德州東、徐州東兩站為界分屬北京、濟南、上海三個鐵路局集團,其中,北京局集團的始發站以北京南、天津西為主,分別由北京南動車所、天津動車所負責車輛配給,濟南局集團始發站以濟南西為主,另有大量自青島(北)始發的膠濟客專跨線列車,由濟南動車所和青島北動車所提供車輛,上海局集團始發站以上海虹橋站為主,其次為上海站、南京南站、徐州東站,分別由虹橋動車所、南翔動車所、南京南動車所、徐州東動車所供給車輛。

從供給京滬高鐵始發車數量最多的北京南、青島北、虹橋三個動車所的情況,他們的共性是都配屬有大量的CRH380BL動車組,其中北京南還有大量CRH380AL、CRH380CL、CR400AF、CR400BF型動車組,青島北所還有大量CR400AF型動車組,虹橋所還配屬大量CRH380B統型和CR400BF(-A)型動車組,因此在京滬高鐵全線上,CRH380BL和CR400BF(-A)出鏡的頻率最高,而受到京局的運用習慣影響,北京南所雖然配屬了CR400AF和CRH380AL,但是在京滬高鐵的運用卻不普及,更多運用在京廣高鐵上,而京局和擠局管內的CR400AF更多來自濟南局的青島北動車所。

由上海局集團CR400BF-A擔當的上海虹橋-北京南G120次,經由京滬高速線執行

由北京局集團CR400AF擔當的北京西-珠海G65次,經由京廣高速線、廣珠城際線執行

同樣,類似地,由於南昌局集團配屬的車輛以CRH1和CRH380A為主,在南昌局管內的昌

九、武九、滬昆高、杭深多條線路上會頻繁出現這幾款車型的影子,比如九江-常州北G1584次,這班車由南昌局的CRH380A型動車組重聯擔當,還會套跑若干管內車次,以及福州-上海虹橋的G1634次,福州-上海虹橋均是由南昌局配屬的CRH380A擔當:

大致看懂題主想說什麼。

題主你坐的G字頭列車是高速動車組列車,是一種具有300km/h開行能力的車底,而高鐵的根本含義是允許列車高速行駛的鐵路,涵蓋250~350km/h級別的客運專線鐵路。這就意味著G字頭列車不一定要行駛在300km/h級別的鐵路上,可以在250km/h以下線路執行,但G字頭列車想要開出300km/h的速度必須300km/h以上級別的鐵路執行,在沒有線路條件的情況下只能降速。

這就好像大部分人的汽車都具有200km//h的行駛能力,但你很少會在市區看到在市區或山區跑到200km/h的車。

4樓:Antares.W

山東省高速鐵路一直比較少,除了京滬高鐵可以實現300+運營速度外,石濟客專,膠濟客專,青榮城際等線路運營速度普遍只能在200+或是240+,這是線路設計標準問題。新建的魯南高鐵是350的標準,但尚未通車。

遇到同向而行的車,有可能是和既有線平行,或是行駛在聯絡線、跨線橋上看到的。在雙軌鐵路上,沒有多少國家敢於讓列車同向並行,這個涉及上下行及排程。

車體老久,呵呵濟南局集團號稱報廢局、擠局,題主可以上網查查這是個什麼梗。另外,在復興號逐步更替和諧號的背景下,很多舊車都重新劃分路局了,也許你就碰上了。

不同地區的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口音

guazilian 本來部落裡大家說的話都一樣口音,人口增多,部落遷移,不同部落不相往來,各個部落的老大發音有小區別,在他們經常逼逼的時候,孩子們聽慣了就模仿,孩子長大後又選了老大,再逼逼給下一代,迴圈下去,時間長了,就形成了口音。 楊ash 溝通少應該是主要原因吧。古代造成溝通少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交...

不同地區的同學聽到自己的方言在討論嚴肅的問題的時候會有搞笑的感覺嗎?

pursuemoon 不會,反而會油然公升起一種因為文化厚重感而產生的敬意。依然記得高中的化學老師,儘管是四五十歲的年紀,開口卻是標準清晰 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這是非常令我們這一群說著塑料普通話的學生欽佩的。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天講課講得生動了,她居然能用潮汕話把含有不少偏僻字的化合物說出來,那堂...

你做過什麼成功的中西結合或不同地區結合的菜?

倪曉怡 中式炒飯,上面再來一層白蘑菇丁和肉餡兒炒好的醬,最上面撒芝士,考個焗飯,差不多了再磕個蛋,微微熟就可以了,捅破蛋黃拌著一切吃,棒棒噠 我經常會做中西結合的菜,或者叫亂做吧。比如炒意麵,意麵很適合炒,不容易斷不容易爛。尤其是家裡一般只有掛麵的情況下。還有用咖哩塊調醬汁然後撒在燙熟的青菜上當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