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討厭父母的一些習慣,長大卻發現越來越像父母,尤其是自己討厭的那些方面,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想避免的話又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5-06 01:38:28

1樓: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媽像極了我外婆,我突然很害怕我有一天也會變成這樣。當我意識到我有這種苗頭了,我真的害怕極了,做出了以下改變:

碎碎念。那我就少說話,能不說話就不說

沒有眼色。那我就少摻合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喜歡分享私事。我忍著,憋不住就匿名

固執己見。我就當個佛系青年,都可以都行沒關係

兩碗水端不平。將來我只會生乙個孩子

慢慢地,這麼一套下來,我發現其實我也不是很開心,就覺得這也不是我。我現在就情緒很平靜,很少有波動,就跟乙個木偶一樣。我可能可以發現問題,但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更無法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也沒有怪我媽,可能這是她當年的大環境及受教育的程度等等因素造成的這種性格,如果有選擇,她可能也像成為一名知書達禮優雅的人。我甚至在想,如果我少念一些書,少見識一些外面的世界,就這樣沿著我外婆我媽的軌跡走下去,不用思考那麼多,會不會內心快樂一點。

人真的是好複雜,我可能永遠也無法分析出現在的我到底怎麼由以前的我一步步演變過來的。

希望大家都能早日與自己和解啦

2樓:特能輸

我爸很消極悲觀,我要做些什麼事情他都要說別做了吧,然後說一堆很讓我喪氣的話,而他會鼓勵我去做的,是他想我做到的,對,是他想的,而不是我想的。於是,我自己要做什麼的時候,我心裡會告訴自己,我不行。當我爸鼓勵我去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比如相親),我會心裡面拒絕掉,理智上我知道都對,都有道理,但我就是抗拒。

這種反應已經成習慣了,很難當下意識到,也很容易情緒爆發。

我爸是很健忘的,剛講過很重要的事情,他可以在第二天忘記了,是真的忘了。他很聾,講話要說個兩三遍且要越來越大聲才能聽清楚,聽清楚了還不代表理解了,我還得解釋老半天,然後過會就忘了。於是我的耐心跟脾氣此消彼漲。

我爸的這些東西已經開始在我行為上體現出來了。說實話,我怕得要死。

3樓:

我也是突然發現。

特別固執,明明是和別人商量,但自己的觀點沒有被認同,就會很暴躁。

說話根本說不通,就是不能理解對方的觀點,老安自己想法走。

在外嘻嘻哈哈,在家裡暴走,敏感,那天我爸給我說他抑鬱我直接笑了,我心想我也是,我們是多麼的像啊。

開心或者生氣都表達不清觀點,只能抬高聲音瞎嚷嚷

4樓:

我猜的是

父母如果在年輕時上知乎

會不會也會問這樣的問題

在我們看來就是

「父親上知乎詢問爺爺的暴脾氣傳給了父親他該怎麼辦」

如果每一代人都只看到上一代的問題

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色慾

這本就是人類的弱區所在

具有普適性

只是在不同人身上顯示的程度深度不同罷了

給自己乙個變好的可能

脾氣不好有意去控制,懶惰有意去改正

感性理性請坦然去接受

基因也好,環境也好

確實有影響

但是你不能放任自己一直活在影響裡

乙個極度自卑的人,只要沒有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完全有途徑去變成乙個正常甚至十分自信的人。

你所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都是前面有人經歷過的,方法是有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放棄的人也是有的。

5樓:減肥

我爸媽脾氣不好,遇到一點點不順心的事就是大吵大鬧,把有關的無關的事都扯出來一起說,搞得好像事情真的有多複雜,又不想辦法解決,但其實鬧了半天,靜下心來其實要做的事情就那一件,但他們就喜歡沒完沒了的鬧,我真的炒雞煩他們這種沒有一點點鎮靜和理智的樣子,卻沒發現,自己越來越像他們,成了同學中脾氣最暴躁的乙個,當我發完脾氣,陡然反應過來,其實沒必要發脾氣,我還專門給同學道了個謙,抱了他一下,雖然他也沒生氣,但我就是不想成為他們那樣

6樓:

我爸人際關係很好,在外面有很多朋友,而且把朋友看的比家人還重要一樣,總是晚歸,而且嘴巴特別能說,什麼事都有他的道理,我真的很討厭。我媽性格由溫柔變到了現在的暴躁,跟我爸說兩句話就開始吼,感覺父母之間沒有什麼愛意,他們雖然也很愛我,但我不喜歡這樣的家庭氛圍,現在我自己脾氣也很差,很無力。

7樓:Tumbleweed

我不知道是討厭他,還是討厭在他面前的我自己,在我的印象中他從沒誇過我,對我永遠都是各種挑剔,想到他腦海的第一時間就湧現出一張極其嚴肅嫌棄的臉,可悲的是我內心深處依然希望得到他的認可,這可能也是造成我自厭的主要原因,因為我一面可憐這樣的自己,一面鄙視這樣的自己。

我終究還是沒有逃脫他帶給我的影響,變成了乙個情緒不穩,挑剔別人,挑剔自己的人。

8樓:

基因這東西真的很強大。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我越來越像我的母親。

我曾經那麼厭惡她的行為。長舌婦,愛搬弄是非,沒有擔當,愚昧無知。

我曾經以為我接受了大學教育後會變得和她不同。

但結果是,隨著我工作的穩定,生活的平庸。我逐漸也變得長舌。我不再能夠客觀的評價乙個我不喜歡的人。與有能力的人聊天,我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和愚昧。

這也許是基因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我們兩都過得太平庸。

如果真的想改變,大概就是不放棄自身的學習+不斷追求事業的進步吧。如果原地踏步。兩個基因相似,生活相似,家庭教育相似的人,又怎麼可能有多大的不同呢。

9樓:大業

首先我肯定是愛我的父母的,我的父母也愛我。在我大學畢業以後三四年,我都感激我父母對我的愛,特別是我的母親,她說的話對我影響很大。而,現在,我卻一點也不聽我父母的話了。

(愛是不變的)。舉個例子,我女兒今年四歲,她中午困了,我就愛抱著女兒在我懷裡睡覺,這是我愛女兒,親近女兒的一種方式,我母親卻在旁邊生氣地說:「多大了,還這樣抱著睡覺,放到床上入睡。

」我聽了就很反感。(我母親肯定也是很愛我女兒的)。但是母親的老思想,我現在越來越排斥了。

10樓:xixi

前幾天朋友讓我來幫她給她弟弟選選高中。

小孩學習不是很好,愛好就是籃球。我跟她說告訴孩子吧,籃球就免了,以後當個愛好好了,他要是實在拗不過,就叫出來跟我打一場,他就放棄了。

說完以後總覺得哪不太對,猛然驚醒,這好像就是我爸媽當年對我打球的態度是一樣的。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乙個人呢?我就在思考,可能年齡大一點,認識多一點就會這樣吧。

萬幸萬幸,沒有完全變成自己討厭的那個人。

11樓:舒仔林

第一的回答資料可能是不夠嚴謹的哦,有研究是顯示分開教養同卵雙生子智力測驗相關係數是0.72,一起養育是0.80。

父母與親生孩子的智力測驗相關係數,分開養育是0.22,一起生活則是0.42。養父母和領養子女之間相關係數也有0.19。

注意,這個只是乙個研究裡面的智力測驗的相關係數。然後一般認為,同卵雙生子的親緣係數是1.0,父母和子女的親緣係數是0.5。

根據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系統理論,影響乙個人的發展的有微觀系統(你直接接觸的環境),中介系統(你接觸的環境們的交叉方式),外層系統(你並未直接接觸但對你有一定影響的環境,比如爸媽的工作),巨集觀系統(社會政治,法律,文化等)甚至時間系統(這乙個十年和上乙個十年已有很大不同)。

還有很多心理學家不同的理論說明不同的想法,有環境決定論,遺傳決定論,相互作用論等等等等,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現在的心理學家們暫時的一致性認為,遺傳提供可能性,環境提供現實性。

就是說遺傳大概規劃出你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切實的環境讓你在這個範圍內成為什麼樣的人。

題主提到的是父母和子女的聯絡,除了遺傳之外,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環境也有很大影響。

但不是說這是完全不可改變的,當你意識到這個事情不好的時候,就已經有改變的機會了,請下定決心去改變吧,加油( _)

12樓:Amber 源

五歲單親,跟了父親,大概五六年級才和父親一起生活,從小都對父親自以為是和把自己人生失敗的所有原因推卸給離婚表示十分的不喜歡。進而一直都在告訴自己不要成為變成和父親一樣的自以為是以及逃避承擔,也會對生活中自以為是的男生討厭的更多。但隨著自己長大,總會覺得我自己性格深處其實也有一些自以為是,只不過我一直在牴觸和克制這一點。

不過好在年紀的增長和與周圍朋友父母的對比也讓我慢慢的感受到我的父親與別人家的父親相比,一樣的愛我,一樣的可以為我付出很多,不一樣的給我很大的自由,不會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幫我規劃人生,會在高考時告訴我,考不好沒事,大不了以後帶我擺地攤.....

父母可能有些地方是做孩子的不喜歡的,但父母始終是父母,是世上最無條件愛我們的人,所以我認為盡可能去忽略父母身上我不喜歡的地方,多看看自己喜歡或敬佩的東西就好

13樓:白日夢想家

大概是嘮叨吧。以前在家覺得母親總是一點小事就要重複很多遍特別煩,後來離開家才發現自己身邊要是有個能一直嘮叨的人該有多好,後來再長大一點,對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學弟學妹,總是忍不住操心,總覺得把能幫助到的都幫助到,這時我大概是真正理解了母親為什麼那麼嘮叨了。

14樓:

從小就很討厭父母的性格習慣.一直警告自己長大後絕不能變的跟她們一樣.可是還是知道性格會隨時間越來越像父母.

即使極力控制.現在二十歲的我.反而像極了父母的結合體.

並且因為從小就不太認同她們的某些行為.與他們的關係也在吵鬧愈近愈遠中.沒辦法和諧.

只要她們不說那些話的時候.還是很正常的.然而少之又少.

對他們的感情又愛又害怕變成她們..

15樓:X咖啡館

原生態家庭對乙個人的成長,影響很大。筆者就深受其害。

在行為經濟學裡面,有一種說法,叫做自我羊群效應。羊群效應,相信大家都聽過很多。

那麼什麼是自我羊群相應呢?簡單來說,就是跟隨自己過去的行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丹艾瑞里的《怪誕行為學2——非理性的積極力量》,有詳細的行為試驗和定義。)

換句話來講,就是你成長過程中,對於有些事情,周圍的你信任的人(尤其是父母)一直這樣做,你覺得合情合理,天然就這樣,於是你原來也就那樣做了,長久以來你也就自然而言照單全收。

那麼,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

個人認為,目前真沒有有效的途徑——除了選擇克制,想想一下你看到別人生氣時候扭曲的表情和可怕的言語,你要的就是他那樣嗎?表達或者行動之前強制自己,考慮3-5秒。

16樓:武潔

所以想到回家就害怕。不斷的對你說我是多麼想你多麼愛你。只要你一看手機就會和你生氣。發火的時候從來不克制。一定會說最惡毒的話。想到回家就發愁

17樓:王瑾瑜

兒女因為依賴子父母而受到父母之愛的束縛,於是預設了父母的權威,任由他們支配自已弱小的生命,並內化了各種行為標準,然後把這些標準傳給自己的後代。

卡夫卡是誰》

字跡潦草已成習慣,一些筆試考試很吃虧,怎麼快速改正?

幼安 廢話不多說,上圖!這是我高中的字型,初中語文數學英語,高中語文英語。本人介紹,一本在讀,初中擔任語文課代表,班級前五,高中市重點,高考語文一百二,英語一百二十五。字寫的好看,還會衡水中學字型!從來沒有因為捲麵分失分,老師也曾經讓我給大家講經驗!考場上即使特別緊張,字跡也自然很工整!不知道有沒有...

有哪些小時候經常聽的一些老話,長大了才發現是真理的句子

阿星喜歡做夢 貧賤夫妻百事哀,十六七歲聽到這句話真是嗤之以鼻當時年少總覺得兩個人只要有愛情就好,至於物質上的東西可有可無但是年紀越大就越發覺得這句話是真的對,裸婚過得很好的也不是沒有但是能有幾對夫妻能夠扛得住現實生活中的柴公尺油鹽,我乙個朋友大學畢業之後找了乙個房地產售樓部的會計工作,她單位的乙個水...

為什麼一些你很討厭的女孩子卻有很多朋友?

橘子葵 因為我們討厭的那個女孩子不是光有缺點,也有她的優點和可愛。但是我們和她之間的關係,可能讓我們不能體會到她的優點而著眼於她的缺點。來舉個栗子 我奶奶,是乙個很敏感小氣又強勢的老太婆,在很多人看來,她就是那種又苛刻又不好相處的人。但是我奶奶和我關係很好,不止是親人,更是朋友。因為除了她小氣強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