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時間 2021-05-12 07:27:22

1樓:我有我的主張

不如逆向思考一下乙個孩子對家庭的影響有多大。

我看了挺多回答都是立場鮮明地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為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控訴,但,為什麼不想想乙個問題孩子對乙個家庭又意味著什麼呢。畢竟家長和孩子並不存在一方對另一方的單方面輸出或者控制。孩子和家長在今後的一生中將走過無數風風雨雨,如果我們將時間跨度拉長來看,孩子和父母是一路共同成長,相互影響的。

對於總將孩子掛在心頭的父母來說,孩子一段時間的情緒低落,考試中失利造成的打擊對父母自身的影響可能甚於對孩子的影響。

當然問題的家長也不在少數,或者說父母也時常犯錯。但無論怎樣都不能把不好的親子關係全部歸咎於父母,或者徹底敗給自己的懦弱!因為命運,永遠只能由自己主宰。

2樓:二胖ooz

大概就是覺得如果因為太過壓抑而去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他們也會覺得,是你的錯,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你的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用懷疑的態度去看——「你一定幹不好這個事情」

3樓:萌萌噠鹿寶寶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大到自己以後不想結婚不想有小孩子,因為受弟弟的影響,真的希望自己以後乙個人過下去,不匿名了,我身邊親近的人很少玩知乎

4樓:卡上的弗拉

新的行為學理論,假如把先天,後天,原生家庭環境分為三部分,大概是50-50-0對滴,原生家庭不斷趨近於0影響,也就是說即使把你和你的雙胞胎弟弟放在不同家庭領養,你們長大相似之處還是會特別多。

5樓:

2歲父母離婚,大學之前沒見過母親,吃百家飯長大,記事起一直住校到大學畢業。從小自卑偏激,討好型人格。桌子上最後乙個蘋果是我最大的心理陰影。一直想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困擾。

大學畢業後,很少見家裡人,性格逐漸好了些。前幾天爺爺去世,與家人相處一下把我打回了原型,我又開始小心翼翼,我覺得所有人都不喜歡我,我覺得自己沒用,別人瞧不起我。即使我心裡明白,可能是我偏激了,這麼想不對,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這麼想,覺得這麼想大家的自己很羞恥,矛盾,想逃避,想離開。

即使是善良的大家,我還是想逃離這裡,逃離曾經的自己

6樓:stacey28

原生家庭決定了孩子大部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為孩子的三觀和性格都是從小形成的,雖然後天環境的因素會造成一些變化,但是大多數還是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

比如孩子長大後不自信,極有可能是因為從小很少得到父母的認同造成的。所以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前不久看了一本新書叫《與生命和解》,裡面有講到很多現實當中關於原生家庭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去解決。個人認為還是值得一看的。

7樓:夢裡不知身是客

很大。他們一直吵架。

為了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

小時候我媽媽帶著我離家出走。

小學那會,很多次我半夜睡著,被他們爭吵的聲音驚嚇,夜深,他們從樓上打到樓下,我爸把我媽拽下樓,砸東西,怒吼,尖叫,哭聲。

第二天,我照樣去上學。

可是我害怕放學,害怕回到家後他們又在爭吵,我甚至擔心,我媽是否已經被他打死了。

兩年前,我提出讓他們離婚。

現在,我爸就老是朝我發火,質問我當初的決定,他還汙衊我媽先出軌。

可是,可是啊。

我為什麼想要你們離婚,你就一點點都不明白嗎。

只要想起來就想痛哭。

你永遠欠我乙個道歉。

8樓:莫循心理諮詢師

人,從生到死,都肩負著乙個任務,就是逐步從原生家庭中分離出來,建立乙個嶄新的家庭,然後再以這個嶄新的家庭為據點,反哺原生家庭,直至原生家庭徹底消亡。

原生家庭的好壞,對乙個人能否順利建立新的家庭,以及這個新家庭中親密關係的質量,都能產生很大的影響。

當原生家庭不好時,我們本能地想到逃避。其實,當我想逃的時候,多半已經來不及了。

我們的生活態度,消極還是積極;我們的人格發展,是完善還是殘缺;我們對於婚姻的態度,是篤信還是懷疑,這些似乎早已形成了定局。

原生家庭是我們命運的起點,它對於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浸泡式的。說逃脫,幾乎是不可能的,倒不如直接面對來得徹底,因為只有面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重新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不好的原生家庭,很容易讓我們長期處於極度壓抑的情緒之中。在這種情緒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般比較悲觀消極。他們會認為,今後的生活,也是和原生家庭一樣,冰冷而了無生氣,沒有啥追求的價值。

所以,如果你想逃脫,那麼,就要背對你那個原生家庭,將目光朝向光明。當你覺得心裡夠亮,夠暖時,才回過身,去化解那些一定要化解的矛盾。

2.重新踏上人格的完善之路

不好的原生家庭,很難教養出人格相對完整的個體。例如婚姻關係極度緊張的原生家庭,往往會暴力不斷。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般人格更容易出現畸變。

他們的本我會更壓抑,自我會更萎靡,超我也會更自卑。你是不是這樣的乙個呢?如果是,那麼就要深刻地認識到,人生最根本的希望在於自我人格的完善。

3.重拾對婚姻和家庭的信任

原生家庭不好,很容易讓乙個人對未來的愛情和婚姻失去信心,並保持高度的懷疑和戒備心態。這種高度的懷疑和戒備,讓我們很難和另外乙個人建立穩固的親密關係。所以,當我們因為原生家庭影響而對婚姻和家庭失去信任時,我們就要主動有意識地去重建這種信任。

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進行嶄新家庭的構建。

9樓:鹽選推薦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原生家庭」和「三角關係」。

我們所謂的原生家庭指的是什麼呢?其實是我們的小時候,我們跟爸爸、媽媽、兄弟姐妹組成的原生的家庭。那麼對於家來說,其實是可以給孩子安全、鼓勵、教導、保護和愛,甚至有些限制和要求的地方。

就像栽一棵小樹苗一樣,出生的時候只要是健康的,就具備長成大樹的條件,後面需要的就是土壤、Sunny雨露、施肥和修剪。

當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僅是生理營養,還有心理營養。原生家庭呢,是我們最早學習的地方。在那個家庭當中,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會對父母、對世界有強烈的渴望,渴望被愛,渴望有價值,渴望連線。

那我們在家庭當中,從父母親和我們的兄弟姐妹身上,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觀、歸屬感,包括我們家庭裡面的一些觀念規條、生活的習慣,包括父母之間的互動模式,包括我們要獲得父母的愛。那我們習慣採取的是什麼樣的方式?有的人可能是用的奉獻、討好,有的人可能是強勢的指責、霸道,也有的人可能更多的是講道理,也有的人可能更多的是一種迴避,等等等等。

那麼也可以具體地去說一說,包括說乙個北方的男生跟乙個南方的女生,他們家裡面可能爸爸媽媽的互動方式,家裡面的財務大權,家務的分工,等等等等,可能都是有區別的。那我們為什麼要講這些內容呢?在原生家庭裡面,我們被影響形成的自己的一些觀點、一些規條或者是一些習慣,這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只是我們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的一種選擇。

但是作為長大的我們,是需要帶著覺察去看,去了解,去懂得對方選擇的模式,也能看到自己的一種習慣的模式。當我們看到了,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我們也可以不是無意識地被控制,而是有意識地去考慮是否要重新選擇。那我們懂得了自己,懂得了對方,也會多一些慈悲和接納,而不再僅僅是強求或者是控制,讓我們在關係當中受傷。

任何的關係呢,都會經歷過一些階段。從一開始的激情期,跟我們想象的那個人戀愛;到結婚以後,慢慢慢慢地變得稍微清醒一些,甚至到了權力爭奪期。那時候可能我們要說的就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你怎麼可以這樣?

看起來是想要改變對方,其實我們也是在自己形成的一種模式習慣裡,習慣了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標準去看待一些情況。這個都是我們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要說起來非常的多。但是這次咱們的主題課呢,更多地是想從我們的家庭關係來解讀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希望通過此次的分享呢,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愛人,了解孩子,進而也能更好地去愛自己、愛孩子,或者是我們身邊的人。

好,我們就開始正式的分享的內容。

我們說當乙個新的家庭建立,丈夫和妻子之間就具有第乙個關係,就是丈夫和妻子。

10樓:

4歲父母離婚,爺爺奶奶和我爸帶大,我爸乙個老實人愛打麻將但沒有感受到過多父愛,後媽是個奇葩,沒有盡乙個母親的責任,因為小學穿的土裡土氣的,被老師誤會很久才洗一次澡,導致被同學嫌棄不怎麼跟我玩(除了幾個真的想跟我玩的),天天被男同學追著打,導致現在我都不敢跟那種氣場很強大的男孩子玩,很自卑乙個,為了讓他們跟我玩,從而變成乙個討好性人格,很怕事,很膽小,等我上中學的時候只要我犯一點點錯誤他們就把我以前犯的錯誤天天在我耳邊說,每次都這樣,每次都感覺自己的是廢物,活在個世界上有什麼用,死了算了,但每次沒有死成,而且每次吵架都是很大聲的吼,但是沒辦法,只要他們一吼我也會跟著吼,感覺自己其實我真的不想怎麼樣,而且只要不滿他們的意,就開始不停說或者很大聲的吼,在感情方面感覺自己很自卑,感覺自己配不上人家,退退縮縮的,有喜歡的人也不敢表白,想逃離他們,但又不想,因為他們有時候對我也很好。我也不知道怎麼辦,而我媽那邊我也不想麻煩她,哎。

11樓:

12樓:

13樓:清歡

父母經常吵架,有時候會大打出手。

現在的我有時候極度缺乏安全感,有時候又像個身批鎧甲的戰士,總之很少能夠真正信任別人,不願意交心。

14樓:

很大我很感激他們生我養我,供我上學,讓我吃飽喝足。

但是自行組成另乙個家庭,很抱歉,這輩子都不敢。

我不想把自己的下一代養成另外乙個自己

所以,不生孩子不結婚。

這大概就是我後半生的救贖了。

15樓:眼神不好使

我就是生活在不如意原生家庭中二十多年的人,和大家聊聊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給了我們最初的認知,教會我們如何與人相處,我們的生命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與父母重疊。所以,和父母的關係或許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關係之一。

但是經歷也見過很多的原生家庭,我們的父母由於年代背景的關係大多不懂得認可、鼓勵、認可孩子,上一輩爺爺奶奶舊這麼教育他們的,反過來父母也這麼教育我們的,這是一種典型的原生家庭環境。還有一種就是父母之間高衝突高刺激頻發的原生家庭,孩子在恐慌的環境中成長,更有甚者,父母以衝突要挾孩子,『我和你爸的都是因為你才吵架才打起來的』,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孩子創傷也是極大的。

那麼這樣的原生家庭給孩子的影響是什麼呢?

內向、自卑甚至軟弱的性格

『你的好我永遠不會說,但是你的錯我一定指出來讓你改正『,相信我們很多的父母都信奉這樣的教育理念,又或者父母習慣用言語對孩子表達責怪埋怨,那麼他們給予我們的反饋就難免偏頗苛刻。

長此以往,我們的自我認知便會遠遠低於我們應當得到的評價。別人眼中的你也許很優秀,可你自己卻難以自我認可。孩子會把父母挑剔責怪的觀點,形成自己的判斷方法,因此感到持續的焦慮和痛苦。

如果你數學考試考了70分,眼中會氣那些考80分90分的孩子,不會想上次考試從50分進步到現在。上學如此長大了工作也如此,一點小問題就責怪自己,別人是光芒萬丈,自己總是自卑和自我否定,恨不得把自己和別人隔離開,不和任何人交往。

高衝突家庭出來的孩子還容易有軟弱的特點,因為習慣於在家庭面對恐嚇和威脅時讓步退縮尋求安全,讓他們養成了偏軟弱的性格。

不會表達自己

很多原生家庭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環境和空間允許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習慣了話說一半被打斷被告知是錯的,甚至是被打罵。正常情況下孩子的想法無論對錯都應該有釋放的空間和權利,不幸的是,很多家庭都不是這樣的。長大後了的孩子離開家去上大學來到社會,當他要表達自己的時候,心裡不會想到小時候被家長打斷終止的系列場景,但他的潛意識裡早就形成了這樣的觀念『算了吧,我說的可能是錯的,還是不要說了』。

取悅性人格

很多家長都喜歡用「懂事」這個詞,孩子似乎也認定懂事是最美的表揚。實際上,懂事的定義和標準是什麼,家長卻少有向孩子表達。造成的結果是希望懂事的孩子們會不斷琢磨大人的期待,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試圖讓大人滿意,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快樂。

不要用懂事扼殺了孩子的想法。

挑剔不是愛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月上樹梢 一輩子,我都五十了,才剛剛懂事,放下抱怨,原生家庭再不好,也是給了你生命的地方,你無從選擇,只能懷有感恩的心,將自己重新塑造,多讀書,勤學習。 狗姑 作為乙個從小就看著父母吵架打架的女孩子來說真的很可怕。像我的父親是當過兵的壯漢,我母親是典型的弱弱小小南方女人。所以我父親單方面家暴我母親的...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有多大?

我今年20多歲了,目前跟父母住在一起就容易因為一些觀念小事吵架。滾出去,我們不欠你 我知道我養了個什麼東西,你是你我是我 你必須這樣 我媽媽今年做了手術,切了一部分子宮,她跟我說她會得抑鬱症,從那天開始有些話我都不敢說了,可是我好難受,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我是不是真的那麼差勁。我一再的退讓,在父母...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ttltl 非常大。這裡的原生家庭是撫養你從0歲到6歲的家庭。這個家庭給你的生命塗上生命的底色。即使6歲後你的撫養家庭變了。你生命的底色仍然不會改變。 雖然不排除我媽媽把我生下來的時候很痛苦,她為這個家庭也付出了很多,但是對媽媽的陰影影響到了我的一部分成長,包括戀愛經歷,不願意和強勢的女孩子交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