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生孩子並不能產生盈利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有人生孩子

時間 2021-05-12 02:33:30

1樓:司空摘星星

首先反駁一下題主的觀點

1當今社會生孩子不能盈利本身就是乙個偽命題,就如「當今社會年輕人念了大學也掙不到錢為什麼還要念大學一樣」

2並不是所有的勞動都必須支付報酬。

3精打細算的人少之又少,更不要說精打細算的父母了

首先說一下不生孩子會面臨什麼。1、缺少乙個大部分人都有的念想。什麼是念想,你就算不在父母身邊,父母也是你的牽掛,考慮。

正常夫妻也一樣。乙個人的念想有,父母,摯友,伴侶,子女,近親。

2、在你20~60是你人生最nb的時候,當你有幸活到你人生最不nb的時候。這時候會有幾個選擇,a不請護工b請20歲~30歲的護工 c請50歲沒文化的護工d請50歲和你一樣有文化護工 e和你的老伴或者你的朋友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要麼你先死要麼伴侶先死。 但是孩子是不用付錢的(孩子不孝順啊,丟棄老人的新聞多啊,這種挑戰概率學的事情,雙色球中大獎的新聞也不少)雖然孩子不能時時陪伴,但是你是他的牽掛。

3缺少乙個可信任的人,正常人我們可以信任的父母=孩子》伴侶〉親戚〉=朋友。父母和孩子幾乎是絕對信任。父母走後能信任的還有誰?你的小男友,小女友?

再乙個,培養孩子的成本問題。尿布奶粉,只要不作真不貴,給你來個誇張一天200乙個月就6000。你孩子一天真要吃200?

看你怎麼養了。你要量子閱讀興趣班乙個月能給你20w玩完。孩子的成本主要是幼兒園3w,小學初中高中3w,大學本科研究生學費8w8生活費1500乙個月7年10w500。

興趣班什麼的1w。幼兒園到研究生學費大概25w500。批准3歲前一年6w,三歲前花費18w,平時生活費給他一年1w,3歲到18歲15w。

初略算到他工作,花費40w5000。娶老婆6w。這投資怎麼虧?

買房也不虧呀?

2樓:霜之哀傷

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比如情侶去開房,開房本身非但沒有盈利,花了時間,還付出了房費,完全是乙個虧損的行為,那為什麼這麼多人樂此不疲?因為生物的生殖本能的驅動,開房可以獲得快感。

乙個人如果搬磚,一天得了300塊工錢,他盈利300。可是他盈利的目的是什麼?這300元在沒有消費出去之前只是乙個數字而已。

這個數字本身不是他搬磚的目的。所以錢不是人工作和生活的目的,錢所能換取的商品和服務才是目的。

大多數人,生孩子不是為了賺錢,相反,賺錢是為了生孩子養孩子,生孩子才是目的,繁衍後代是生命活動的一部分,性行為是生殖過程的乙個環節。

3樓:姜小胖

生孩子盈利不盈利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當你把乙個小生命帶到這個世上來,他的每一點進步,每一點變化都會給父母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改變。改變有好也有壞,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你想象一下你看到那張像你或者像另一半的小臉在你懷裡的時候等他會走路會說話和你對話和你鬧的時候整天粘著你的時候你會因為晚上睡不好而討厭他嗎?不會的。

很多沒生孩子沒結婚的都在計算養孩子的成本別人有的你也想給他別人參加的早教班補習班興趣班你也一點不能落下吃得穿的用的都要「好」,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有的孩子週日一天要去學打籃球騎馬打Golf還要游泳.... 其實生了孩子才發現給寶寶最好的反而是最不花錢的父母的愛和父母的言傳身教。什麼樣的經濟實力就怎麼培養孩子就好不要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世界那麼大真要學本領真的學不完你也永遠「盈利」不了

肯定有人說光給愛沒用啊不能落在起跑線上不能委屈了孩子。。。這類的我真的不想回覆

而且孩子完全是個個體他不是依附於父母的一件東西他能實現「自負盈虧」就好了怎麼還要負責父母的「盈虧」呢?

還有就是我不知道啥時候開始連生孩子也是要分析盈利還是虧損了...寶寶不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嗎?不是讓父母感情昇華的禮物嗎?

4樓:士多啤梨新地

我看到這道題才知道為什麼女性是生育的主體,而男性只是輔助角色。因為如果讓男人來生孩子,大概人類這個種族早就滅亡了。生孩子怎麼能按照投入產出比來計算。

孩子真的很可愛。生了孩子之後,我願意對每乙個路人的孩子付出愛。因為她們的可愛,她們的純真,沒有一絲一毫的偽裝,這些都是不能量化不能收益化的。

5樓:hodgins

首先生育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也是最原始的慾望。保持物種繁衍是本能。

題主描述的內容,是將生育這一行為視作商業買賣一般,但其實無法將人類這一高等生物的行為如此單純化。人食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慾,如果說所有的行為都要利益最大化,那人類就不是人類了。

關於生育,要承認的確實難以將父母看作受益方,尤其是母親。可是生育這一行為,追根究底並不是為了利益才去做。儘管我本人並無生育打算,但不可否認,孩子就是生命的延續,是父母雙方出於愛而創造的奇蹟。

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從垂髫小兒到亭亭玉立,這期間的酸甜苦辣是一種非常特別的人生體驗,能獲得的幸福感,滿足感和成就感是其他事情代替不了的。這件事超越了利益,超越了物質上的考量。

只是可惜,現如今的大環境對於孕育生命的女性相當不友好。本就不受益的行為,只怕更不願意有人做了。只希望有一天,一切都會變好吧。

6樓:叄叄叄

第一:人是社會性動物,擁有一套自己的道德倫理體系第二: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價值來考慮的話,實際上當今社會,單身的價效比更高。

第三:人是有複雜感情的動物,即便是處於動物本能,人類大部分也是對孩子有喜愛的。

以上,為什麼不能生孩子?

7樓:

生孩子並不一定不盈利的,要看父母培養出的是什麼樣的孩子。

有些人孩子沒培養好,一輩子給孩子擦屁股,有些人孩子培養成才,三代人收益。

你就把養孩子當成投資,投資都是有損失有收益的,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的,但是投資的時候沒有人是想著去損失的。

同樣,不投資就是沒有收益,也沒有損失的風險。

有些人是通過其他投資來彌補沒養孩子的投資,有些人沒有更好的投資了,生孩子是唯一的投資。

8樓:神月

一般生孩子的人都沒想過為什麼要生孩子,反而是不生的考慮的比較多。

養兒防老是促進生育的最好利器,越是待遇好的國家越是不會依靠兒女養老,生育率自然就會降低。

9樓:queenie871

生孩子應該屬於長期投資,投資回報也要視投入多少來定,當然任何投資都有一定風險,怎麼確定是不能產生盈利的呢?

即便不能盈利,好歹也是自己基因的延續

10樓:

這是屬於一種傳承和投資,這不是單純利益能闡述的問題,你養乙個孩子,孩子老了反過來照顧你,死了有人送終不會太過淒涼,這是傳統中中國人的思想,以及老一輩給下一輩傳承的觀念,很簡單一句話「我們x家不能絕後啊」等等等。

但是不妨礙有的父母把孩子養殘了,出了啃老,不贍養父母等例子。但是我很煩老人家催著下一輩找物件生孩子,說到底找物件兩個人搭伙過日子還是乙個人過,是生個孩子孩子一家人一起過或者就跟物件過,都是自己決定的,上頭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不會因為你找了個物件或者生了個孩子就對你高看一眼或者給你高薪補助,只是他們比較閒覺得你年齡到了沒事就催催你而已。

11樓:Zeratul

題主的分析基本上問題不大,但題主學經濟學傻了。

題主可能知道經濟學上有個最基本的前提假設,叫做「理性人假設」,認為每個人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但是,「理性人假設」基本上是個站不住腳的假設。理性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理性人假設」確實是我們認識經濟規律的有力工具,但由於基礎的不牢靠,它的有效性並不能得到保證。

就比如在「是否生孩子」這個決策中,「理性人假設」會得到荒謬的,和事實偏差巨大的結論。

這裡是前提假設出了問題,整個模型都要推倒重來。

12樓:萊特寧

你的大多數行為是無法盈利的,比如吃飯,享受,性行為等等,消費行為怎麼能盈利呢,生孩子也是一樣,就是再賠我也要生,一為家庭,二為國家,三為人類傳承,老實說很多人一輩子可能碌碌無為,但是就是生孩子這乙個行為便是他最大的貢獻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人類的傳承有他乙份貢獻,匯聚千流以成河,就是每個人這樣乙個繁殖的行為造就了現在的人類文明,這是一切的前提。

13樓:哈哈

1.優生優育。等你什麼都想明白了,就沒有時間了。

2.看見跟自己長的相像的人,是一種幸福感。孩子的存在就是提公升幸福感。

3.養老壓力太大。孩子多,養老壓力小。

4.家裡其他人喜歡孩子,有人幫忙帶孩子。帶孩子累就累前幾年。以後就自由了。孩子不會成為事業的阻礙。相反,孩子是賺錢的動力。

5.事業當中,最令人痛苦的就是人際關係。

14樓:蓮蓮

生孩子當然會產生盈利,只不過著重點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生孩子的作用有:維繫夫妻在一起的紐帶,充實一成不變的生活,女人價值的體現(社會的觀念很多人依然把女人能生孩子作為價值之一),孩子長大了變優秀自己有面子能享福,老了依然要靠孩子照顧,要靠子女出面解決老了自己處理不了的事。

15樓:於月彤

如果都這麼想,你父母也不會生你了不是麼?所有人不生孩子,社會也都會滅絕了不是麼?不是什麼事情都要用錢衡量的。

這世界有生孩子就有不生孩子的。在意得失就做丁克,不在意就做父母。關鍵看自己怎麼想

如何以儒家思想在當今社會生存

言簡意賅 本答案屬於民科觀點,不喜輕噴。正文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進化到精華與糟粕都很難區分的地步了。所以題主只要學點皮毛,加點感想,然後寫書博名,開班博利,你就能以儒家思想在當今社會生活的很好了。然而這裡必須得插播個重點 傳播時,先自動忽略華夏5000文明史,再堅持困住 儒家才是華夏文明正塑 這一條...

在當今社會,如何看待父母讓孩子下跪

斯宸 上帝給你關上一門,會給你開啟一扇窗。讓你下跪的這件事情或許是命不好。但是,生命中不僅僅有這件事情。當你還沒有成年,沒有辦法離開父母的時候,想想父母的其他的好處。想想父母在其他方面的關愛。努力的活著,保持自己的心靈的健康。要知道你的父親更可憐。他是在怎樣的乙個家庭中成長的才變成這樣,他是怎樣的會...

請問如果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嘗試遠離手機,網際網路,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kim 不論現在網際網路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今後發展的乙個趨勢,人們已經無法去逃避這一件事,也無法去改變,實現自控才是提問者,現在應該做的事情。相信提問者之所以這樣提問,也是因為無法擺脫網路的控制,但合理利用時間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所遇到的問題。數位化的時代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