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孩,幼兒園中班,能口算加減法,上幼兒園前就能自主讀全文本書,家長後續怎麼引導?

時間 2021-05-10 14:51:25

1樓:牛牛媽

孩子挺好的,別聽那些噴子的,同是加減法,隨便引導一下就會了,和那種枯燥的反覆訓練學會的能一樣嗎?我家從來沒給他買過識字卡啥的專門教認字,隨便給他讀讀書,字就認識了,四歲就開始自主閱讀了,我就驕傲了,怎麼了,有問題嗎?當母親的驕傲一下礙著誰了

2樓:縣學居

首先,你兒子大概率不是天才。在這個前提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做作業時一心一意。動靜分明。這樣能保持到高中,985肯定能上。

二是到足齡才上一年級。我身邊的教三代最反對提前上學。尤其是男孩。女孩早點上還無所謂。因為女孩心智更早成熟。

三是如果是天才,這不用你擔心。找到你小學最好的教師邦掌掌眼,聽從他們的建議。

3樓:戰鬥雞奶爸

數學思維啟蒙從小就可以開始,無所謂幾歲,最小2歲都可以的。但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才是最有效的培養孩子啟蒙的方式?

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乙個基本原則:有棗沒棗先打三竿。但這樣做其實對孩子的危害非常大。

考慮到孩子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我認為在給孩子報各種各類訓練班之前應該,應該弄明白什麼才是最有效的培養孩子思維訓練的方式?是否真的有必要上輔導機構,輔導機構如何選擇?能不能達到訓練孩子思維的方式?

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這裡我要說的是:孩子的思維家長是教不會的,必須是孩子發展到某一階段而產生的。看到這裡有的家長朋友可能會有疑問,是不是孩子的思維發展我們就不用管了,順其自然?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思維的發展我們是可以干預(促進)的。

我經常舉這樣乙個例子:孩子就像是一顆種子,她生根發芽都有自己的規律和時間節點,先生根,在發芽,長出胚芽鞘,長出真葉,進入營養期、然後進入生殖期... ...

這個過程家長是沒有辦法左右的。家長能做什麼呢?家長可以為這棵種子提供肥沃的土壤、燦爛的Sunny、適宜的水分,還有一些耐心,再加上精心的呵護,這棵種子自然會長出茂盛的葉子,開出鮮豔的花朵,結出數學思維的果實來的。

最怕的是家長毫無理論知識,還恨鐵不成鋼,揠苗助長!

當我們知道了這些內容,我們就能夠明確我們應該如何去為孩子創造怎麼樣的條件了。家長最應該做的是:為孩子創造豐富的思維發展環境,而非選擇機構進行培訓。

什麼是豐富的思維發展環境呢?簡單來說,就是將生活中和遊戲中的點點滴滴都提取為數學思維發展訓練機會,引導孩子去思考和運用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我們去超市結賬時,有意識的利用現金,讓孩子參與到結賬的過程中來,從而鍛鍊孩子的運算能力和對金錢單位的理解---這就是為孩子創造數學思維發展機會。

如果家長的意識到位,這種機會可以說在生活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效果遠比培訓機構每週2節課有效的多的多!

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都採取了有棗沒棗先打三竿的策略,這樣做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金錢,更重要的是剝奪了孩子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與其不管不顧送輔導班,不如自己提公升一些理論水平,為孩子提供更多的額學習機會。

另乙個問題就是,現在的輔導班很難有針對性的訓練,依賴於軟體系統(即使這個軟體再智慧型也不能替代人的教育)。大量的人員招聘必然會導致人員培訓質量下降,從而更加傾向於軟體,從而形成乙個惡性迴圈。但正是在這種惡性迴圈的漩渦中,孩子的思維訓練是盲目的,被動的、千篇一律的。

最後,我正式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什麼才是最有效的培養孩子啟蒙的方式?家長為孩子創造豐富的思維發展環境是最有效的方式。

是否真的有必要上輔導機構?不一定有必要。針對於孩子的輔導機構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輔助教育形式,不能替代孩子家庭啟蒙教育。

輔導機構能不能達到訓練孩子思維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作用並不是很大,更不能完全依賴於輔導機構訓練孩子思維方式。原因見上(訓練頻率低、缺乏互動、針對性差)。

4樓:親親土豆

我們家姑娘也是,下個月五歲,不知道什麼時候認識了很多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加減法了,當然只能是100以內略簡單的,比如88+77,她是口算不出來的。

別人看到她能自己讀文本書,覺得她很厲害,但是我越聽越惶恐,因為我並沒有付出什麼,也沒覺得做了什麼特殊的事情,所以談不上培養,只是乙個孩子自己從周圍不斷吸取習得的,別的孩子如果學習了,也就幾個月半年的時間大家還是一樣的水平。

我自己沒覺得是突出優勢,也沒有覺得需要引導去怎樣,所以打算是繼續陪讀繪本,讀讀古詩詞,沒其他計畫。

5樓:麥芽糖

孩子挺棒的,真的。

我女兒目前也中班,四歲,只會寫1-10的數字,5和7還寫反了,只會背1+1=2、2+2=4……還是哥哥忽悠她背的

孩子確實比同齡人厲害了,( _)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接下來應該是引導孩子端正學習態度,踏踏實實地學習。

舉個我自己的栗子,我兒子上一年級之前我也很焦慮,甚至直接買了一年級的課本提前教他,孩子很爭氣,學的很快,老母親甚是欣慰。

但是!但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學到底還是不一樣的,孩子在家裡邊玩邊學,我眼中看到的是孩子確實學會了,但現在上一年級了,問題分分鐘暴露。

一節課堂45分鐘,去掉前後五分鐘,整頓紀律,35分鐘之內至少要集中注意力25分鐘吧,不能再少了,但是我家孩子做不到。

我分析了兩個原因:

1.覺得自己學過了,都會了,不想聽

2.天生調皮,坐不定(此條針對我家娃,我家屬於活潑型的)

但無論多少原因,歸根到底還是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題主的孩子在知識已經很棒的前提下,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引導孩子端正學習態度了。

6樓:行走的貓

學而思感覺更適合小學生,幼兒園還是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數學方面推薦珠心算和棋類遊戲,珠心算能鍛鍊孩子心算和手指靈活度;棋類遊戲,像圍棋、象棋,或者最簡單容易入手的五子棋,能鍛鍊記憶能力,提高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些也不用報班,在家多練習就會了。

還有樂高、機械人,男孩子學了也特別好,有合適的可以報個班,或者網上買零件在家拼。

7樓:楠楠醬

很優秀的小朋友呀,上幼兒園前就能讀全文書了說明麻麻提前教育還是比較早開始介入,小孩也是很聰明呀。

學而思我沒研究過啊,但感覺題主家兒子可以去學學珠心算。

之前看到我乙個朋友的孩子也是中班開始學珠心算,三位數加減法妥妥的都算的出來,真心感到佩服。

感覺看到了未來能上最強大腦的天才小朋友。哈哈。

8樓:小小小萌新

9樓:每頓兩碗飯

我小時候5歲上一年級,最喜歡的是讀高年級語文書上的故事。

我兒子今年5歲上大班,我沒教他學習,數數和背詩都是聽他小姨念幾遍就會了。所以只要有人教都可以學會吧?

10樓:摘星

啥水平?啥水平都不是。

每乙個上到小學2年級的孩子都能同乙個水平線的水平。

每乙個5歲的孩子,只要有人教,都能會的水平。

優秀的本質是大家都會的,我做的最好。而不是乙個廚師拉著相撲運動員比廚藝。

優秀的本質不在於術業有專攻,而是突破天花板的屏障。

我認識乙個老太太,62歲第一次接觸鋼琴。

70歲時開始從事鋼琴教學。

她錯過了所謂的最佳學習時間,又如何?

幼兒園是怎麼教孩子加減法的?

鹹魚白菜 幼兒園教育,無論哪個課程的內容,都是倡導 以幼兒為本 也就是說,現在的幼兒園教育理念,已和過去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現在的教育是讓孩子自主探索和學習,做學習的主人!老師只做孩子活動時的觀察者 陪伴者 支持者。對加減的學習,是教師會提供適宜的操作材料,讓孩子自己去邊玩邊學,而不是應試灌輸1 1...

幼兒園大班開始教10以內數的分解和加減法,這正常嗎?

只轉一圈 我娃剛公升大班,20以內加減法基本沒啥問題了,最近自己強烈要學100以內的,也差不多學會了。但是課外班其實中班就開始學這些內容了。我們這基本是屬於沒教的。 Go forward 不正常。幼兒園大班,必須熟練掌握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不是掰著手指算那種,必須很快脫口而出。10以內的加減法,必...

孩子5歲幼兒園中班,問他幼兒園的事情,回答都是這是秘密或者我不知道,怎樣撬開他的嘴?

文藝青年 為什麼一定想要知道他在幼兒園的事呢?孩子如果上幼兒園每天是開開心心的,和老師小朋友相處的的愉快,就很不錯了不是嗎?如果是他上幼兒園每天不開心,這才需要你多加注意,多與老師溝通了解。 瀟瀟靜悄悄 告訴孩子媽媽和孩子之間沒有秘密,寶寶必須告訴媽媽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媽媽才能幫助小朋友解決問題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