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架空世界的歷史脈絡和地理往往要參考現實世界?

時間 2021-05-07 02:53:34

1樓:

參考梅亞蘇的《形上學與科學外世界的的虛構》。

在面對所謂的「架空作品必須參照現實世界」這個說法時,我們必須進一步發問:

問題A:參照的是什麼?

問題B:怎麼「參照」?

當我們「參照」現實世界的時候,我們究竟在「參照」什麼呢?

顯然,我們無非是在參照經驗。

也就是說,這兩個命題可以合併為乙個。也就是——

進一步的,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極端化,來引發它內部固有的矛盾(通過極端化乙個命題,我們能很容易地發現它內在的矛盾性質)。這個極端化的命題是這樣寫的:

命題D:經驗的極限在何方?如何在經驗之外思考經驗?

而這兩個命題也可以合併。也就是——

命題E:如何在經驗之外展開思考?

可見,這是乙個形上學問題。

在這裡,我們需要回顧休謨的經驗主義命題,這會幫助我們快速鑑別這問題的本質。

顯然,根據一種庸俗的看法(或者說,一種自然主義態度的看法),人類絕不可能超越經驗進行思考,因為就連人類的思考本身也需要利用經驗進行。

然而,我們事實上的確可以對經驗本身進行反思,甚至去挑戰經驗本身的限度,這個精神活動是這麼進行的:

命題A:世界上有黑色的烏鴉。(來自現實世界的經驗)

命題B:世界上的烏鴉都是黑色的。(通過歸納經驗而得到的普遍判斷)

緊接著,是至關重要的命題C:世界上是否存在其他顏色的烏鴉?(是否存在沒有顏色的烏鴉?黑色的烏鴉?七彩的烏鴉……)

顯然,在命題A、B中,我們僅僅關心現實世界的烏鴉的顏色,但是在命題C裡,我們開始關心一些抽象的性質——例如,色彩的性質,色彩如何被賦予乙個物件,而物件和性質又是什麼關係。顯然,我們這時候已經脫離了經驗的範疇,進入了一般形上學的領域。——也就是對樸素的經驗進行反思的領域。

正是在這個領域裡,經驗逐漸被超越它自身的限度。

在這裡,我進行反思的時候,我顯然已經越過了庸俗的現實經驗,而對現實經驗本身進行了重組和審視(我們甚至不需要現象學這種蹩腳的思維工具來完成這種還原——我們甚至根本不需要還原!)。這時候,強調「架空作品必須參照現實世界」,只不過是一種正確的廢話,因為問題恰好在於架空如何溢位現實的傳統框架,達到一種與現實最疏離的狀態,問題恰好在於:

架空如何實現對現實經驗的反思和重塑,甚至在最極端的意義上挑戰經驗的一般形式。

論證完畢。

讓我們再次回顧那個我們批判的命題。

命題A:完全架空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實世界就在這裡,作為堅硬的核心存在,你不可能假裝現實世界不存在,或者,更好地說,即使你想假裝現實世界不存在,那恰恰是你已經把現實作為前提擺在思想的根底的緣故。

可以看到,這裡還是黑格爾式的辯證法:當你否定乙個東西的時候,你恰好是在肯定它,我們甚至還可以讀出一點卡夫卡式的幽默:當你否定乙個東西的時候,你不光在肯定它,甚至它已經在你的身體之中了。

這個命題看上去是有道理的。但是,它是否有自己宣稱的那樣有道理呢?讓我們來進行一番倫理學時的反思,來清空我們的自然主義態度。

讓我們反思這個命題。

這個反思是這樣的:當我們去建立乙個架空世界時,我們真的把現實作為前提了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作為前提呢?如果我們把現實作為前提,我們又如何越過思考的極限,去考慮一種超越了人類經驗的偉大事物呢?

說到底,人類經驗難道有何高貴之處嗎?我們在這裡需要的,難道不恰好是一種尼克·蘭德式的態度,一種把人類經驗加速到奇點、然後徹底進入超-人類經驗的範疇的加速度嗎?

我認為,乙個只在乎「現實是什麼」的作者不可能創造優秀的架空世界,因為他做不到離開有限的經驗去思考,他面對形上學展開的可能性時,是軟弱的,可鄙的,是無法運思的。

當然,黑格爾主義者可以狡辯說:你這麼想的時候,現實已經深深扎入你的腦海了!你否定現實的時候,就已經肯定現實了!

對於這個反駁,事實上,難道它不只是一種正確的廢話嗎?這就像在乙隻大象身邊尋找螞蟻,或者舉著蠟燭去尋找點燃的火把,強調的只是一種微不足道的東西,一種刻奇的正確,卻認為自己發現了不得了的事物。

對於這種正確的廢話,我們只需如此反駁:

我根本不是黑格爾主義者。

辯證法是虛弱的。

是的,我根本不相信辯證法那套變魔術的鬼把戲。

2樓:震維

為什麼你一聽霍去病張翼德就覺得很猛,而不是聽見霍震霆張一鳴覺得很猛?

明明霍震霆三個字都有雷電的意象,明明張一鳴這個名字很有長弓如霹靂弦驚的意象。

為什麼聽見鄧稼先你就彷彿感受到橫空出現的巨大衝擊波?明明從字面理解像莊稼先鋒。

為什麼聽見袁隆平你會有每天能吃到三頓飽飯的安心?明明從字面理解像轟隆轟隆的核平使者。

語言文字對應描述的人、事、物而具備能量,語言文字本身很空泛。

人其實沒什麼想象力,無論對作者還是讀者,基於現實的瞬間聯想更容易。

3樓:GHOUL

不然老會有槓精指著歷史書說:你錯了你看歷史就是這樣的而且許多作者對歷史背後的規則理解不深,普通人虛構乙個世界邏輯漏洞太多,經不起推敲。今天我就看到乙個作者把十一抽殺理解成九個看乙個被吊死,這理解就出了大偏差啊。

原本十一抽殺就是精心設計的,為什麼十個裡面抽乙個,為什麼九個打死乙個,為什麼用木棒而不是刀,都是有講究的。

所以能不做「翻版」,事無鉅細虛構乙個世界還挑不出錯的作家萬中無一,撿最近的說就是冰與火之歌。一般的作家要麼參考現實世界修修改改,要麼就做減法,不要過多涉及世界觀方面。

總結起來一句話,沒有金剛鑽別攪瓷器活

4樓:bkfbvfk

原因很簡單,作者想象力有限,讀者想象力更有限,因為讀者的想象力需要作者去拓展,兩者相互靠近,凑活,就變成了現實世界的架空版

5樓:南大鳥

幻想世界無法做到完全架空,在於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人無法想象出乙個完全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幻想世界。

但這不是因為辯證唯物主義所謂的物質決定意識——辯證唯物主義顯然無法解釋,如果人的意識是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反映,那麼人怎麼會有想象力——幻想出乙個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可能世界」的思維能力呢?

按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一元論,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所謂「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只不過是說意識在本質上也是物質,那麼所謂「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實際上不過是物質的自我作用,也就是說,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實際上不會有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即人的存在。

不過借助於一種「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確實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相矛盾,比如一方面講「物質決定意識」,另一方面又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總之,辯證唯物主義是不可能把握作為自發性思維能力的想象力的,想象力的有限性不是因為意識被物質物件決定從而只是其映象,如果是這樣,人的意識永遠無法超越給定的「現實世界」,不會具有幻想「可能世界」的想象力——當馬克思提出他的共產主義理論時,就共產主義社會並不現實存在而言,馬克思的頭腦中關於共產主義社會的觀念顯然不是感性世界中物質物件的映象,這個觀念性的東西恰恰就是馬克思的想象力的產物。

巴迪歐曾在《存在與事件》的導論中說:

「數學即本體論——即存在之所為存在的科學」,這個【哲學性】陳述照耀著思辨舞台的光的軌跡,我已經在我的《主體理論》(Théorie du sujet)一書中,通過純粹而單純的假設來對這個舞台進行了嚴格限定,這個假設就是「曾存在過」某種主體化過程。我心中牢牢記住這個主題與本體論的共存可能性,因為「老馬克思主義」,或辯證唯物主義的力量(force)——絕對是羸弱不堪(faiblesse)的力量——停留在它的乙個假設之中,即在辯證法規則的一般形式下可以共存,即是說,在自然辯證法和歷史辯證法之間存在的同型同構的關係。這種【黑格爾式】的同型同構當然是十分頑固的。

當我們和普里戈金(4)(Prigogine)一起在原子物理學中仍然戰鬥著,試圖尋找辯證的微粒子(corpuscule)時,他不過是一場並不太嚴酷的戰爭中的倖存者,也在史達林主義國家的野蠻的律令下存活下來。自然及其辯證法對所有這些東西無能為力。但主體-過程與在存在中可以宣告【或已經宣告】的東西保持一致,對於你們來說,那裡困難重重,此外,我談過乙個雅克-阿蘭·公尺勒(Jacques-Alain Miller)向拉康提出的問題:

「你的本體論是什麼?」我們的這位狡黠的大師用乙個指向非存在的暗示做出回答,它可以被很好地判斷,但十分簡要。隨著歲月而增長的沉浸於數學的拉康也指出,純邏輯就是「本真(reél)的科學」。

不過這個本真仍然屬於主體範疇。應該以什麼方式把握想象力的有限性,拉康的說法可以做個參考。

6樓:Clyne

這個問題下已經說了一些什麼地理,氣候之類的問題。

然後我想說什麼呢?你完全知道現實世界地球的這些知識嗎?我想這個問題下說地理,氣候之類的問題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懂。

就算是人類已經獲得的所以知識也不能說完全理解,即使能夠做到完全理解依然受到混沌理論的影響。

這種問題肯定是受到設定吹的影響。

總之這和故事沒多大關係,你不知道不也活著,人類絕大多數時間也完全不知道你現在能知道的東西,難道人類沒歷史故事了嗎?

所以我就這麼說吧,《三國演義》也是架空世界,因為在設定裡的世界地面是平的,明白嗎?

或者這麼說就是因為人類對現實世界的了解才會在乎這種設定,古人哪會想這些。

7樓:

目前很難有人能夠擁有如此豐富的想象力

有太多細節部分需要考量和補充了

我自己也曾設想過完全架空的世界,我已經忘了九成九的地理知識告訴我,根本不可能。。

舉個例子,你想要構建幾個不同風俗習性的族群,那麼導致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氣候條件。那麼氣候條件的成因是什麼?

最基本的就是緯度差或高度差,如果選擇緯度差,那麼你已經無法構建乙個地平說世界觀了。接下來的問題是是否存在海洋?如果不存在,如何實現水迴圈?

如果存在,如何跨越海洋與其他大陸交流?如果沒有緯度差,氣壓帶如何形成,風如何形成,航運如何實現?這個世界中是否也有太陽和月亮?。。。

最後我思來想去的結果也只是如同高讚所回答的那樣,只是另乙個地球罷了

學習世界藝術史需要了解什麼脈絡和知識

越染紙上 同為藝術愛好者,我曾經和題主一樣立定心志,要把藝術史整體脈絡和知識搞清楚。我先研究了半天到底哪本書最好,研究好了之後,從第一頁開始開始啃,啃到羅馬藝術再也啃不動,我想一定是選的書不對,我換了另一本,同樣從第一頁開始,這次依然沒有跨過羅馬藝術。幾年過去後,我現在已經對藝術史脈絡知識也頗有些了...

本人想選文,歷史和地理,借問有什麼好的大學專業或就業前景呢?

又客雲 想學啥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哪怕別人看來不對。今天聽了別人的建議,將來過得不好你就會找藉口,自己抉擇自己義無反顧前進吧,這麼大人了。補充一下 大學裡的專業遠不止歷史 地理,這些只是為文科生的基本知識。 咕嚕咕嚕就醬 不知道這幾個學科有什麼好的就業方向,但是如果想做出一番事業的話,千萬別學...

全世界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是哪個?為什麼?

蟹boss 澳洲才是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 氣候沒有極寒極熱 周邊威脅國家為零 天然資源豐富 中美關係一鬧崩,澳洲最為著急。因為中國地緣政治太危險了,周維圍了一圈定時炸彈。如果中國稱霸世界,必須要發展乙個有足夠防禦範圍,能進行第二,第三次核打擊範圍的基地。怎麼看也是2000多萬人的土澳最好欺負啊! 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