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Intel 表示十代Core i7 遊戲效能比AMD Ryzen R7 5800H更高?

時間 2021-05-06 21:31:39

1樓:qoop

移動端比較意義不大。

因為廠商平台差異太大了。

桌面端還可以玩控制變數。

移動端同模機型,我想了半天只想到了聯想拯救者。

然而拯救者還沒出5800h。

而且按上代模具,bios調教也有差異。

何況移動端散熱問題是大問題。

你不用特殊手段,幾乎測不出高負載峰值。

但你要是用了特殊手段,又沒有意義了。

所以還是吃瓜吧。

2樓:kangeeli

筆記本端這種比較並不能直接提現CPU效能,因為筆記本端限制條件太多。

首先,Intel對比的兩台機器是天選2(AMD)和技嘉AORUS15G(Intel),這兩台機器的差距就很大,天選2不支援獨顯直連,而AORUS15G支援獨顯直連,有沒有獨顯直連在幀率上差距差不多就有5%-10%。

第二,兩台機器都支援dynamic boost2,執行遊戲時會實時調節CPU和GPU的功耗,分配更多功耗給GPU。遊戲測試中根本看不出來兩台機器的CPU到底分到了多少功耗。

另外,我懷疑Intel在測aorus15g時開啟了強冷模式。看筆吧的測評,aorus15g的CPU供電設計有問題,顯示卡高負載下會影響CPU供電模組溫度,需要開啟強冷才能正常測試。

3樓:

想想也是,畢竟遊戲場景下高配置筆記本大多數時候是記憶體延遲瓶頸了。Zen3 APU的L3快取比起桌面還是差了一大截(APU最大才16MB,桌面32 64起步)。

當代遊戲對8核CPU的算力基本上是大家都吃不滿,但是Intel的記憶體延遲低呀…所以極限幀數下肯定會有優勢。

然後快進到在生產力應用裡被暴打(不是)

4樓:哈欠

實際遊戲幀數確實比amd的高,優化好,amd差距縮小了很多了,差距已經幾乎可以無視了,100禎和96禎,你玩遊戲的時候能感覺出差距?

5樓:MebiuW

我記著Intel每次發這種PPT,都會被群嘲一波,不知道這回怎麼樣?

Intel這個最新的PPT是用自己的10代酷睿Core i7 10870H對比AMD Ryzen R7 5800H,可以說選擇了門當戶對的產品。 在具體的筆記本上,Intel選了天選2和技嘉的AORUS 15G,都是用95W的RTX 3070。

兩個電腦雖然說價位不同,但是散熱能力是接近的,隨意搜了兩個評測,大家參考下(圖源見上方賬號),天選2單烤CPU 70W+ 雙烤 45+90,技嘉雙烤45+79,至少來說Intel選的並不沒有說佔了便宜。

到了具體效能上,Intel選的遊戲還算主流,大多有10%附近的領先,少數打平。

具體來說在Dirt5 GPU 頻率上也看得出來5800H的利用率不太夠,不過隨著後期溫度公升高,也表現接近了,但總體也高了8%。

Intel這次PPT沒啥問題,也符合別的測試的結果。如果單純說玩遊戲,現階段至少Intel 的2023年推出的Skylake架構還不是累贅。

所以不覺得這個PPT有什麼奇怪或者不公平的地方。如果Ryzen 5000的優化有問題,或者華碩優化有問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不知道Tiger Lake H上市前,AMD能有個能有更能更好優化、更多供貨麼?

以及Intel會面臨同樣問題麼。

如何看待Intel第十代桌面處理器10700?

蒼穹之六 有1說1這代10700的4.6全核睿頻還算很有誠意,讓一般也就超到5.0,5.1用的10700k顯得非常雞肋 更別說10700配個700塊的B460和一百多的散熱就能保證全核4.6而10700k上5.0得配1500起步的Z490和至少兩三百的高階散熱 楊帆 對diy市場來說intel有的是...

如何評價本田第十代思域?

cao sir 第十代CIVIC自從上市以來以其動感時尚的造型,再配上本田光環的加持,迅速成為細分市場爆款,收割了無數日粉的錢包,可是這款日粉心中秒天秒地秒空氣的CIVIC真的是效能車麼,事實恐怕是意淫過度了。以2016款220TURBO CVT豪華版CIVIC為例,官方資料0 100Km h 時間...

十代思域品控如何?

SunUpDownU 入手16年底,改裝車主,大大小小改了不少東西。優點 改裝件便宜,可玩性高,發動機極限高,每一次折騰都能感覺到提公升。缺點 異響!異響!異響!B柱的噠噠噠聲,墊了塊海綿進去解決了,現在門板,中控都會有異響,好在開車聽歌,基本都被蓋過了,cvt有時候會一衝一衝的感覺不好,還有就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