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盜版軟體和遊戲,為什麼要閹割一部分內容?

時間 2021-05-06 13:45:38

1樓:青橄欖

某些盜版商會專門提供一下說明如何新增喜歡歌曲到遊戲來替換被壓縮刪掉聲音檔案

例如 GTA VC 的正版遊戲安裝後是1.6GB盜版的安裝後遊戲只有760MB 刪掉開始動畫電台檔案聲音檔案

2樓:

太閣5是我知道的最著名的例子,一張盤是650M,5元錢,實在放不下,結果就把占地幾十兆的音效閹了,但是當時太入迷也沒去注意音效……

3樓:

然後,正常的盜版遊戲(非硬碟版)是一張碟乙個的,類似FF7的話我記得有三張碟,三張碟要30塊錢。

所以藏經閣是可貴的,都是硬碟版,有益於保護光頭,而且一張光碟塞好幾個遊戲,省下了不少錢,再說動畫,那時候動畫還真不是那麼重要的,重要的是遊戲本身。

現在的人可能不了解當時的國情,所以不明白為什麼要做這樣的硬碟版遊戲。

要知道現在普遍在100~400左右的主機正版遊戲,在那時候要價是400~700之間。而人均收入卻在這二十一年來漲了很多倍。而且,這還沒算上中國打破技術壁壘把人家產品砍成白菜價後帶來的益處。

所以那時候的人都喜歡藏經閣就是因為它通過閹割的方法讓人們用更相對低廉的消費玩上了相對更多的遊戲。

4樓:RANDY

因為當年的ROM介質,盜版光碟的成本也很高。給你說2個例子:

例子一:

紅白機的時代,乙個遊戲卡大概要200左右,後來當然有什麼33合一之類的但裡面多是32K、64K的小遊戲,早期就是4合1、8合1,你說你是願意花240-260塊錢買乙個魂斗羅+沙羅曼蛇+綠色兵團+赤色要塞呢,還是願意花180買乙個有完整過場動畫的魂斗羅?(我感覺當年的200和現在的8000差不多吧)

但4IN1這樣的卡帶,如果不閹割,256K的遊戲4個下來得1M,當年的1M的ROM晶元成本肯定很高,所以當年盜版卡帶的製作商就會把魂斗羅壓縮成128K,反正一樣可以玩。

為了迎合大家求多的心理,有無良商家當時把大概30多個遊戲起不同的名字,冒充100合1的卡帶,然後你玩的時候會發現其中很多遊戲只能玩最開始的2-3關,相當於大部分遊戲是現在概念上的試玩版。

例子二:

2023年我買過剛剛發售後盜版的紅色警戒,就是你說的那種一模一樣的盜版,裡面任務部分有大量過場動畫,但一張碟25元,雙碟就是50塊。

當年的50塊,對乙個學生可不是那麼便宜哦。如果模擬的話,當時的50塊的盜版紅警和現在PS4上沒怎麼打折的正版遊戲差不多乙個價錢。我現在玩PS4買的正版遊戲都是打折的,單價都沒超過300塊。

當時我是我認識的人裡面唯一有這個版本的紅警的,其它人都是後來買的藏經閣裡面的。我當年是太想玩了剛出來只有這個版本所以咬牙買了。

但當時的盜版光碟質量非常好,盤花了都照樣讀,介質的質量和正版是一樣的。

5樓:import 潘多拉

給 @孟德爾 的回答做個補充:

早期的光碟機是非常精密嬌嫩的硬體,不存在什麼中國產VCD的「超強糾錯」功能。光碟上稍微有一丁點錯誤就卡死。早期遊戲光碟絕大部分容量都花在了cg動畫和語音上,盜版盤又普遍質量不好,所以只能把不影響遊戲的內容都砍了,在燒錄線上提高盜版良品率(對,盜版也是要面子的)。

6樓:大匠

當時我是玩盜版暗黑2發現的。我家破電腦的光碟機,很多盜版盤讀不出來。像別的答案說的藏經閣,我就沒裝過,讀不出來。

那張暗黑2比較好,能裝到80%。然後居然可以進入遊戲!

進去之後發現一切都好,除了我看不到我控制的人物。

所以我就知道遊戲太大該怎麼辦了。

7樓:Judy

早期的遊戲,模型和貼圖佔比不大,基本都是2d的,一般整個遊戲才500m不到。但音訊跟過場動畫,動不動就一兩g,乙個光碟才600m啊,不閹割怎麼塞得下。

8樓:愛冒險的孩子

力求光碟空間利用率最大化,一般乙個遊戲用不到699m的空間,就會加上該遊戲系列的其他作品或新增其他遊戲,如果總和大於699m時,會刪減或壓縮最大頭的cg動畫,還有種辦法,將映象內容中的資料提取出來製作成安裝包甚至極限壓縮(7z)。

其實當年的盜版商很人性化的,也很強迫症完美主義,比如藏經閣。

而你提到的製作映象檔案是最不可取的。一般都是製作成安裝包或極限壓縮。

9樓:花燃山色

說乙個反向操作,還有擴容的,

DC時代,有的小遊戲,刻盤時專門做乙個幾百兆的空白dummy檔案,檔名一般000開頭,這樣刻盤時把遊戲資料擠到光碟外圈,增加讀盤效能。

10樓:

因為就算買盜版也買便宜的盜版多合一盜版免驅補丁

當年硬碟小啊 20G 40G 乙個遊戲2CD 相當部分都是CG 不安裝進硬碟的正版遊戲玩的時候要光碟 CG什麼的都在光碟裡盜版也有原盤的但是少啊貴了十倍

11樓:mappy61

閹割過場動畫主要是為了減小容量,那時候的CPU運算能力不行,動畫也不能用太複雜的壓縮演算法,體積都更龐大,閹割動畫能給你2CD縮成1CD,或者做成合集一張盤好多遊戲,那會的盜版盤雖然比正版便宜多了,但也不像現在白菜價,所以對於動畫不在乎,花乙份錢能多玩幾個遊戲也是很有受眾的。

12樓:幻影飛雲

題主想來沒有經歷過當年幾張1.2MB軟盤或者1.44MB軟盤裝遊戲的時代。去掉「可有可無」的動畫之後,一張並不便宜的680MB盜版光碟可以裝幾

十、幾百個遊戲,而且遊戲內容又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更何況當年的過場動畫還是很粗糙的。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當然覺得很賺,相應的盜版碟賣得還好,雙方都開心(恐怕只有正版開發商不開心),何樂不為?

P.S.:本答不是為了帶節奏說盜版有什麼好處,盜版光碟只是特定時期特定國情下的產物。在資源豐富的現在,當然是支援正版!

13樓:沒吃夜宵

因為早期的電腦其實硬碟容量並不大,閹割版可以在最大限度內保持其遊戲性的情況下,縮小遊戲的體積,使得電腦可以裝更多的東西,對於使用者而言更實惠。。。

14樓:

因為rip是一種文化。

和現在一群XX組比賽誰放出破解早,誰放出漢化早一樣,當年的XX組們比賽的是誰放出的rip pack小。

而盜版商們,不要太高估盜版商們的技術力量,他們中大多數只是為XX組提供捐款和伺服器,然後拿到XX組放出的pack再來賣給客戶,XX組們要比賽,他們也不會去干涉,何況pack小,銷售成本也能降低,對經銷商們沒什麼壞處。畢竟一張盜版盤也要一百多人民幣元的年代,多塞幾個總是好的。

當然,也有一些盜版商是專做full pack,人賣的就是完美拷貝,給有錢的需求者們的。

15樓:不死魂

在頻寬普遍只有2m的時候,乙個1g的ps cs2和乙個300m的ps cs2而且你用起來幾乎沒有區別,你會選擇下哪個?閹割部分主要是自帶的教程,不常用的外掛程式,畫筆什麼的。對於九成九以上使用者使用起來沒有區別。

遊戲也一樣,war3最大的幾個檔案都是過場動畫,很多盜版把動畫換成了空檔案。本身會去玩劇情的人佔比就小,玩的時候還看對話和過場動畫的更少,所以閹割起來還能節省大量空間。

16樓:JakoHao

都是玩家決定的,不在乎正版盜版,不在乎遊戲本身的文化內涵,本身就是有很大的交叉部分的。

而現在,就算有的人開始玩起了正版,也有一部分人不在乎遊戲本身文化,玩正版往往也是因為「跟風」或者「網路遊戲沒有盜版可選」。

比如很多人玩《守望先鋒》就知道上分,問他個死神和麥克雷的羈絆和彩蛋有哪些,他不知道。就知道《彩虹六號》玩梗,但是都不知道湯姆克蘭西是誰,第五條款到底指的是什麼。就知道《全境封鎖》肝肝肝,根本不知道這裡面發生了個什麼故事,手機裡的彩蛋等等。

太多了,這個不在乎遊戲內容,其實根本來說就是對遊戲文化本體的不重視。遊戲在未來將會越來越重要,我個人認為遊戲和電影書籍一樣,都是文化的載體,所以資深玩家會不斷的為遊戲而和外界抗爭,來讓大家真正的認識到遊戲的本質,而玩表面遊戲的那些人,就是抗爭來權益的既得利益者。

不過現在正版意識已經興起,等到將來「遊戲文化」意識興起的時候,遊戲才算是真正的登上大雅之台。

17樓:依稀愛

早期的光碟都是XX藏經閣經典,幾十合一幾百合一顯然大部分遊戲都被砍了BGM和語音檔案。

最有趣的是之前看到某個遊戲(為保護漢化當事人面子,此處隱去遊戲標題)裡面還放了BGM提取器,然而盜版商把BGM檔案閹割了。

為什麼有人用盜版軟體還很自豪?

水滴協奏曲 大家的需求不一樣。天天996,壓榨得大腹便便 髮際線堪憂,好不容易結婚,買房的首付還讓父母節衣縮食掏錢的人,就別那麼精神潔癖了。盜版就先用著,省點是點,省下那錢讓父母也輕鬆輕鬆,沒人管你。但是,如果你聲張,影響到了正版玩家的花了錢之後的舒適感,你設身處地想想,也不對不是? 路個的 有些人...

為什麼有人正在用各種渠道的盜版劇,盜版軟體卻還去罵抄襲劇(抄襲盜版的東西侵犯的是同一版權方的版權)

也對啊,盜版嗎?法律沒有很好打擊 抄襲嗎?法律也沒很好打擊。兩者確實差不多,而且盜版者甚至還能給出比抄襲者更多的洗地理由。其實知乎就那樣,很喜好跟風,題主完全可以就認為盜版者不配指責抄襲者,反正他們也無法實質打擊到愛情公寓的,你大可嘲笑他們,而且自己認為理直氣壯。 雖然兩種行為都屬於違法,性質上還是...

為什麼抵制盜版軟體大家覺得對,抵制山寨漢服大家覺得不對?

所謂的山寨和抄襲本來就是一種謬論,真正有創意的人永遠不怕抄襲。破解的軟體,抄襲 的遊戲,仿製的衣服,吸色描圖的漫畫,它們本來都應該有自己存在的意義,而不應該被譴責。怕抄襲的某種程度上屬於是猶豫缺乏創意的人面對大量追隨者的無可奈何,應該譴責的是前者的缺乏創意,而不是後者的追隨。就像她們還譴責於正,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