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在腦海中回憶自己過去的真實經歷時,是以第三人稱視角呈現出來的

時間 2021-05-31 21:23:26

1樓:德安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無法改變 ,所以以第三人稱的角度讓自己更加理智,而非帶入自我時對自己的會或別人的刻意偏袒。

2樓:蒼耳子

高中還是初中政治裡面就提到了

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每乙個曾經的你你都不是現在的你

所以每乙個回憶過去的「我」回憶裡面的都不是現在的「我」

所以「我」回憶的過去,當然就是第三人稱了。

emmmmm大家湊過看看吧,話說記得當年政治老師說這個思想不對來著

3樓:Masa

首先,根本沒有乙個固定概念的「我」,每乙個當下,「我」都是全新的,有新的東西流入,舊的東西流出去,所以你回憶的時候,那個根本不是「我」,是乙個距離你或遠或近的人經歷的事情。為什麼我們無法回憶自己的前世,因為那個「我」距離我們太過遙遠,遠到甚至無法產生關聯,根本不覺得那個是「我」,但是當定力達到某種程度的時候,能夠具備剝絲抽繭的能力,自然就能湧現所有的記憶了。你站在怎樣的位置,看見怎樣的風景,與自己的心性是息息相關的。

4樓:

深夜做個答吧

第三人稱的前提是以自己的角度看他人,而過去的自己可以當作他人。我經常把過去的自己和現在比對,發現只是共乙個皮囊的不同思想。

總結,時間區別了每個時空的自己,回憶裡的你已經死去,現在的你只是繼承了不完全的他的記憶。

5樓:夢想製造狂

不請自來,心理學小學生一枚,求同存異,知識功底不充分。

以下答題

題主的問題不能用通常的思維來回答,需要運用一部份哲學的思想。

直接簡單的概括一下:下一秒鐘,我們就早已不是自己,世界也早已更新;而上一秒,就是歷史,永遠無法確定歷史的存在;此刻,我是我。而過去已非我,所以我只得「道聽途說」自己的故事,然後決定此刻如何。

那麼道聽途說,就有了各種視角下的歷史,就有了第三人稱的「自己」。而人稱角度是否單一,是否各有各的不同,都是跟人本身的性格特質、思維定勢、行為習慣與知識的掌握量有關的。(此處知識引用的是科學裡具有可證偽性的那個定義)

這是我個人的解釋,主要是量子程度上的物理定理所帶給我的靈感,因為單純的用心理學來解釋,我覺得永遠也不能盡如人意。(主要是流派太多,我哪個都喜歡,哪個也都討厭。)

6樓:songsong

好巧看到這個問題,最近老是回想很多過去的事和人,快樂的痛苦的,還有已故之人,仔細看了一下問題,我覺得自己還真是有同感。

或許過去真的是過去了,它們曾經存在過,那些事和情景是永遠留在那一時刻的,包括那時候的我們,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多少年過去之後,我們已不再是以前的我們,我們來到了今天,回過頭去看曾經,那就是一場接一場的電影片段,而我們,已然成為了那個旁白者

7樓:

我真的覺得不是這回事。

我經歷的都是我所見所聞所感,怎麼可能第三人稱視角?

那些能夠以第三人稱視角回憶的人是怎麼辦到的?能回憶起自己後腦勺的樣子?衣服背面的褶皺?自己吃東西時腮幫的鼓動?

我知道如果年代久遠很可能記憶模糊了,但也有些會記憶深刻吧?就像我記得自己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棉服後邊的帽子丟了,回去還被家人說了,如果真的是第三視角,那豈不是就知道丟在哪兒了嗎?

為什麼有時我們腦海中會回響起一些多年沒聽過的歌曲?

星星方舟 場景比較熟悉,刺激神經記憶中樞的突觸然後就會回憶起來曾經很熟悉的歌 這樣的歌會在你的腦子裡形成突觸,可以得到長時間的記憶 阿木Colorful 之前主動聽過的歌或者無意間聽到的歌,都會在我們腦海中留下一定程度的印象,當看到某一場景或者途徑某一地點,甚至什麼都沒做,我們腦海中都有可能會不自覺...

為什麼閱讀英語時必須要在腦海中很清晰地同步翻譯成中文才能讀懂文章?

goodmao 簡單講,就是不熟練。例如 聽到 What s your name?這個問題,你還需要翻譯成中文嗎?你肯定條件反射,立馬回答自己的名字。為啥?因為熟練。我閱讀英文,也會先翻譯成中文。但經過每天閱讀練習,已經有所改善。四年來,為了提公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我已讀完了120本英文書。對於我熟悉...

你現在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句歌詞是什麼?

李牧己 奇怪的是,看到這個題目我想到的首先不是歌詞,而是常常用來形容歌曲感人的 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終人。由此我想到的第一首歌是濱崎步的 my all 這之前我都不知道濱崎步什麼樣子,一次偶然b 站聽到,在不知道這首歌曲什麼意思的情況下,我一下子體會到了再聞已是曲終人的意思。 百年孤獨 本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