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第二章,雨水是龍能興致這裡,是不是迷信?

時間 2021-05-30 00:44:33

1樓:

世俗一點的說法.

先由他去吧.

先搞定自己先.

有些東西, 確實比較難以置信. 不過不影響學習, 跟修習.

等自己證悟到一點東西之後, 就會明白.

2樓:微笑的和尚

提這種問題的人,都把佛法當成科學了,動動腦子,如果佛法是現代科學。現代社會還要現代科技幹什麼,這兩者,非一,非二。怎麼個一,怎麼個二。自己去理解。

3樓:續濤

大哥,那是一千多年前。你用現代人的思維模式去指責一千多年前的人迷信?

皇帝是天子是不是迷信啊?那全世界人都迷信。

六祖大師這句話是乙個比喻。關鍵的道理都在上下文裡。道理沒錯你就學唄。人家打個比方你較真幹啥?

4樓:一位大v

是迷信因為當時的人迷信,訴說他人能聽懂的話語,讓對方可以快速領會你的思想,這便是頓悟的由來。

當然,我沒有注意敦煌本在這裡的寫法,這一段是誰寫的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麼樣的言語去形容終極智慧型並不重要,如果迷信的話語能讓你形象的理解了終極智慧型,那便是沒有分別心不二法門,那真是善哉。

5樓:

題主要是不能打破自己的這種思想誤區,佛經肯定看不下去。

一邊被自己半懂不懂的「科學」思想所左右,一邊被佛經中的各種神奇所左右。

但是還好,科學和佛教,都是講實證的,不妨都從實證入手,自己來實證一下。

6樓:西風

從實相上來講,法是不可說的。一切說法,皆是因人而設,由說法者根據聽眾的緣分深淺,根器大小斟酌而定。在第一義裡,眾生本自成佛,不是修行得來;因此,佛法和世間法一樣,也是如夢如幻的存在,不可過於當真。

但所不同之處,在於「鑽木取火,火出木盡」,以佛法的虛幻來破滅同樣對虛幻世間法的執著,最終達到兩者的「對消」,留下的是真實本然獨存。

以上是對佛法原理的一點淺見。具體到你的問題,佛法特別強調緣起。所謂緣起,即事物存在,發展都依賴條件。

近代科學是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有利手段,但是科學不是人類生來就有的,科學的興起和發展,都是依賴條件的。所以當促成科學發展的各種條件不具足,人們當然不會具有科學知識,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必然存在各處誤差甚至是幻想。

惠能說雨水是龍能興致,時間在公元七世紀的中國唐代,那個時候有沒有科學興起,發展的條件呢?加之惠能不識字,有沒有認知條件呢?

今天我們能認識到大氣水迴圈,得益於近代科學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但如果把今人具有的條件,不加歷史分析地套在古人頭上,這不是古人無知,而是今人的草率。

那麼有些今人為什麼要學習古人已有的佛法呢?因為今人和古人一樣,也會感受到世道的艱難,生老病死的痛苦,也認識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必要。這些條件並沒有改變,所以佛法仍然被今天的人們所需要。

7樓:念冰消

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侷限性。六祖是唐朝時期,那個時候,普遍認為雨水是龍所致,現在科技發展了,自然認為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六祖壇經是非常好的一部經典,不用太在意某些細枝末節。

8樓:天地一沙鷗

一千年後的人看我們現在的書,可能也會覺得我們現在的人很迷信。

這是時代背景決定的,而且人呀,遇到未知的事物時,總是喜歡找乙個自認為最合理的或者大家都認可的解釋去相信,而不是承認我不知道。

還有讀古籍的時候,第一遍,千萬不要去挑錯,要順著作者的思路走。第二遍的時候,盡力去挑錯。第三遍,再結合整體思想,判斷各個點的對錯。

9樓:自帶光環的小岳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型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

如果把「龍」字替換成「水」字,還會有這種所謂迷信這種疑問嗎?

地球的水迴圈是乙個整體,雨水是地球的水迴圈中的乙個部分。

形上學為哲學,形而下學為科學。

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型常關照,不假文字。至理無言,為顯理而假言。為了給你說哲學拿科學舉個栗子而已,不關注哲學思想,迷信這個栗子。

為了讓迷惑的人領悟智慧型(哲學思想)而通過某些栗子(科學世界)來打比方。

佛說四萬八千法門(舉了這麼多栗子 。因為人與人的大不相同,對A有用的栗子,B覺得是迷信,對B有用的栗子,C覺得是迷信。),然不二(道理是一樣的,覺悟後的智慧型是一樣的)。

佛法是使思維覺悟獲得智慧型的方法(哲學),物理學是探索物理世界後總結的規律(科學)。佛在哲學思維上的探索與規律總結已達極致(覺悟並獲得智慧型),通過各種各樣的栗子,讓不同的人覺悟到相同的智慧型。人在科學的探索還在逐步向前(從萬有引力到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

哲學與科學,相輔相成,並非衝突的學科。但是在拿講解哲學的時候用科學方式舉栗子就有被誤解的可能。舉個栗子,物理老師講槓桿原理的時候說:

汽車的方向盤越大,槓桿性越大。同學A:理解了槓桿性,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的槓桿性都運用自如。

同學B:方向盤是圓的,槓桿是直的,圓的怎麼能跟直的扯上關係,老師真迷信,只有直的槓子下面墊個石頭才是槓桿。

知道,悟道,得道。知道是學習的過程,悟道是學習後某一時刻領悟到智慧型的節點,得道是領悟到智慧型後持續不斷按照智慧型去做的過程。

再舉個栗子,沒有g c d就沒有新china。看到國家的強大(得道的結果),也要領悟到國家的智慧型(知道和悟道的過程)。13+億人口脫離貧困是結果,帶領是過程,思考如何帶領非常需要智慧型。

乙個有決定權的人具有智慧型,下面的人能夠嚴格執行就叫做制度優勢。

還有個栗子,乙個有決定權的人不具備智慧型,帶領的方向錯了,那就悲劇了。但是有智慧型的人會思考到這種情況的,怎麼解決的答案就在每晚7點。

最後再回到問答本身,龍迷不迷信看怎麼理解方向盤。

備註:就像這個回答,有些人關注到回答背後的智慧型,有些人關注出現了幾個栗子。

有些A關注槓桿性,有些B就拿著槓不放,一直不放就成精了。但魯迅說過一句話:放下槓子,立地成佛。

10樓:樂寂靜

最近讀《摩訶止觀》其中舉了一段譬喻,令我印象深刻,和你的提問,有些關聯:

故舉龍王為譬。豎遍六天橫亙四域。興種種雲震種種雷耀種種電降種種雨。龍於本宮不動不搖。而於一切施設不同。

所以說世間之科學氣象,又焉知不是冥冥有興雲布雨者乎,雖有亦不能見。

11樓:東門甲

這個問題的思路有點問題,學佛就像上學,先學自己能學能用的,又像考試,先寫自己能寫的,對於一時不會的,先放過等待時機,而不是在乙個一時不明白的地方卡死住,小弟上學普普通通,但是考試成績會超過平常表現,就關鍵就在於此。

12樓:南門菜場至尊VIP

那些化學,物理學,等科學,達成了核彈,飛機,電腦這樣的高等成就.但這些現代學科,都曾經歷發現,變革,重新再發現, 各個科學家今天依然在對現代科學尋求破綻和突破。

時代的侷限不可避免,千百年前人類對基本規則和原理的理解遠沒有今天清晰明了,古人著作有臆測和迷信之處也不奇怪, 放平心態讀取經典中你認為有用的內容就好.

13樓:supervisor

迷於神鬼,忘了聖諦。

痴於極端,舍了中道。

談天弄玄,不行正道。

妄言輪迴,不識緣成。

求于福報,不知皆苦。

好似雲端,不明無我。

14樓:蘆葉槍

真心感謝所有答主,這問題我有點知道要怎麼理解了。

煩請回答的和溝通的不要吵架,那絕對不是俺的本意,兄弟就是個外行,想要盡可能地解決一點讀經時的小困惑,,,對所有誤傷到的朋友表示歉意。

15樓:圍獵

比喻是不是迷信,借鑑是不是比喻,科學發現需不需要借鑑?佛經真偽且不論,有無思想上的啟發不是首要目的嗎?言不盡意,書也不可盡信啊!

16樓:王五

對於這類問題,萬能解釋是以下四個大字

隨順世俗

什麼意思?就是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比如說,行雲布雨是龍搞出來的),不用較真真假,反正大眾是這麼認為的(古代人還真是這麼認為的居多),方便他理解,那就這麼用……類似的東西還有,太陽上住著太陽神/太陽上住著日宮天子/太陽裡有金烏/太陽是太陽神的馬車……隨便怎麼說,反正受眾廣泛,至於「太陽是一顆質量巨大的、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射線與熱量的恆星」,要想讓人理解這個描述,就需要你從頭開始科普,費時費力(指古代人)

雖然這麼「領會精神」「指月之指」固然很好,以比喻(譬喻)的方式進行解釋,對大眾來說也方便理解。

但是,架不住人啊從古到今都有喜歡抬槓的,喜歡用的邏輯就是「如果這個比喻本身不合適、不成立,那你要說明的道理本身也就沒什麼說服力」

所以,古代就有一部分人有了這樣的預見,而思想趨於保守(如大毗婆沙論),直接做了如下「劃清界限」的言論

1、不必須通,彼非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攝故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那個比喻,本身沒有在經、律、論裡,沒有可靠出處,所以根本不必去管它,不必去費心解釋它

2、不可以世俗現喻難賢聖法

這是說,不可以用世俗的粗淺比喻,來責難出世間的聖法;這是提前打了預防針,那個比喻本來就不能代表佛法,所以對這個比喻再如何質疑,也不過是稻草人謬誤

17樓:

龍是能下雨,但不是所有雨都是由於龍的原因。日月食也一樣。這裡單說龍雨,是為了凸顯萬法是本性的功用。

沒找到佛經裡講下雨有哪些原因,但有講不下雨的原因。

《起世因本經卷第八·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三》:諸比丘。於虛空中。有五因緣。能障礙雨。

有點長不貼上了,簡單概括一下。一是阿修羅把雲撥走了。二是火大增上把積雨雲烤乾了。三是風大增上把雲吹散了。四是能下雨的天人偷懶了。五是眾生的共業感召的不下雨果報。

日月食五種原因。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十七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世尊亦說苾芻當知。此日月輪五翳所翳。不明不照不廣不淨。

何等為五。一雲。二煙。

三塵。四霧。五曷邏呼阿素洛手。

此中云者。如盛夏時有少雲起須臾增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

菸者如林野中焚燒草木率爾菸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塵者。

如亢旱時大風旋擊囂塵卒起遍覆虛空。障日月輪俱令不現霧者。如秋冬時山河霧起。

又聞外國雨初晴時。日照川原地氣騰湧。雰霏布散遍覆虛空。

障日月輪俱令不現。曷邏呼阿素洛手者。謂阿素洛與天鬥時。

天用日月以為旗幟。由日月威天常勝彼。時曷邏呼阿素洛常心忿日月欲摧滅之。

由諸有情業增上力。盡其智術不能摧壞。遂以手障令暫隱沒。

如契經說。苾芻當知。無大身形端嚴殊妙如曷邏呼阿素洛者。

此說變化。非謂實身。

秘光:真的有輪迴嗎?

如果地球毀滅,佛或者上帝還存在嗎?

秘光:怎麼知道自己的前世從哪來?

世間有佛嗎?

SICP 第二章問題?

Js version teek 9.19.15 varcons function x y car function z cdr function z car cons condition1 condition2 cdr cons condition1 condition2 書中注 這樣檢索資料雖然很...

如何解讀 FGO 第二章更新的劇情?

看的氣得一批 勞資和這麼多人辛辛苦苦連六章七章那種神的級別的都打過了好不容易拯救回來的人理,就是你們這群東西。你們怎麼沒被蓋提亞燒死呢。醫生捨命換來的人理你們誰都別想碰。老子就是砸幾千個石頭 也要手撕你們這群不孝子孫。x 醫生你什麼時候可以回來啊啊啊啊啊 我們給你做士多啤梨蛋糕,想吃多少吃多少 解讀...

如何評價《數碼寶貝大冒險tri 》 第二章 決意?

LLANG Tri多了很多思考和抉擇,激情淡了些,沒有當初那份不顧一切的勁頭,多了乙份成熟的責任。可能因為是當年第一部時熱血四射的我們,都已經長大了 小明 如果不是tri.第二部我可能永遠都是個小白吧 媽的我真受不了了,tri.的畫風真心不是以前小時候的那種信仰型。這個就不多說了,我就說幾個問題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