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人認為某款遊戲系列中最好的作品是 GBA 上發行的一作?

時間 2021-05-30 00:39:23

1樓:

塞爾達縮小帽?

我見過的吹系列最佳的有:

夢見島時之笛

野之息神三角

風之杖天空劍(是的,連這款都有)

還真沒人說縮小帽是塞爾達系列最佳的。

可能題主在GBA專門論壇呆的比較久吧。我去的一般是綜合論壇,沒見有人提縮小帽的,找個攻略都費半天勁。

2樓:

不太理解咋這麼多踩寶石的呢?我是從GEN1逐代過來的老玩家,寶石嚴格來說並不是我的童年,但在我心裡寶石確實是系列最高。準確來說,綠寶石。紅藍寶石和綠寶石有差距。

從對系列的意義而言,個體值封頂,性格,特性都是這GEN3開始引入的,結合GEN4貢獻的物特分化,奠基了戰鬥系統在後世的基調。

從對戰的角度而言,GEN1和GEN2都有很嚴重的缺陷,1代強弱分化太嚴重,2代則因為努力值的問題導致節奏極其拖沓,體驗不好。GEN3在對戰的可玩性上說是飛躍一點不為過。

劇情方面,PM水準一直不高,很多人喜歡的GEN5也無非是矮子裡拔高個。寶石不過不失吧。

通關體驗方面,在有攻略的情況下,金銀因為地圖大,略好一些。其他的在我看來差不多。

然而GEN1和GEN2,如果沒有攻略,限於遊戲內提示資訊太少,通關過程中多半會卡殼幾次,比較破壞體驗。(初代的找金牙,雙子島。金銀的電視塔劇情,給電龍找藥。

)寶石也是第一次改善這個問題的一作。

單機耐玩度方面,紅藍寶石略有不足,但綠寶石的對戰開拓區可是誠意滿滿,不修改全金牌是乙個既有挑戰性又有樂趣的過程。

綜合下來看,寶石不說是最好的,怎麼也得是最好的之一,加個情懷分當把系列第一,有什麼問題呢?

3樓:光速三貓俠

估計是心態作祟,現在的遊戲玩家如果是跟我一樣從當年那種閉塞的環境中成長的都會有類似的感覺。不是現在的遊戲不好玩,只是心態變了,遊戲的獲得也變得容易了,同樣的東西也就不會覺得震撼了。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每個心心念念求而不得的女神身邊,總會有乙個上她上到想吐的人,雖然話有點糙,但大體是這個感覺吧

4樓:昔年種柳

說個小眾點的吧,高階戰爭1和2。真是經典呀。後來nds上的續作感覺就一般了。另外之前也有gb,gbc的版本,但是gba的兩作個人感覺是巔峰。

5樓:

小時候,大家在春遊秋遊的時候,重點就是,拿出gba,一起玩寶可夢,神遊機還是起了不小作用的。

再加上當時的村通網,以及發布極快而且還非常完善的模擬器,我這種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周圍小朋友都有gba的時候,我還只是一台gbp,當時只能靠模擬器度日。

6樓:123456

這三部作品只有星之卡比鏡之迷宮符合許多人認為是系列中最好的作品吧。第一,這一作確實優秀;第二,星之卡比系列連續多部作品沒什麼突破。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認為鏡之迷宮是系列最強問題不大。

塞爾達縮小帽許多人會說是自己最喜歡的作品,但是很少有人會說是系列最好的作品。縮小帽畫面優秀,風格明快,難度低,初次接觸的玩家或者輕度玩家喜歡這一作很正常。

精靈寶可夢紅藍綠寶石更是沒幾個人會說是系列最好的作品吧,就算有人數也不會明顯比認為其它作品是系列第一的人多。

7樓:黃容

GBA模擬器流傳最廣泛,而且技術完善,這意味著有更多的群體能接觸GBA上的遊戲。單看紅藍綠寶石,時至今日,依然有大把的人在pc,手機上的gba模擬器裡玩著或漆黑的Wraith或原生版本的口袋妖怪。

8樓:壽司君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作為題主說的這三款遊戲的粉絲,我都不認為GBA上的作品是最優秀的一作。

塞爾達小人帽不用說,有了荒野之息就不會覺得它是最優秀,我入坑作是大地之章,小人帽是我玩的第四款塞爾達傳說。感覺不錯,縮小的設定很有趣,也是我完美通關的第二款塞爾達傳說,但真要比起來的話本作並沒有太多突破,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PS:本作的導演其實也是荒野之息的導演。

星之卡比鏡之迷宮其實是gba上第二作卡比,第一作是夢之泉,其實都挺好玩的,只不過鏡之迷宮採取了類似惡魔城的設計,令人眼前一亮,但也談不上最優秀。最優秀的個人感覺是N64上卡比,能力可以組合,可惜後來沒延續下來。

口袋妖怪我基本系列全勤,入坑作是金,寶石是第三作,遊戲是優秀不假,個人感覺本作是進化最劇烈的一作。但說起最優秀的話,我還是認為技能不再根據屬性而是根據實際效果分為物攻特攻那作不錯。寶石的平衡有些問題,太早能學會衝浪導致水屬性怪獸太強,雖然筆者是水系粉絲…

說了這麼些,主要是覺得題主的問法有問題,如果是「印象最深」的話,很多朋友的回答都很符合,但最優秀這點GBA遊戲還真不能算,畢竟時代在進步。

9樓:

那一段時間基本沒有別的掌機平台,遊戲廠商作品全在gba上發布,所以很多很多很有意思的新理念都在那裡開花結果。加上跟上一代比差距太大,給當時的玩家帶來的震撼遠不是現在的人能想像的。

私心說幾句,那時的遊戲容量和很多其他的引數現在看起來好像不是很理想,但現在看來其實感覺剛剛好,現在到處都是高畫質畫面反而感覺看得很累,而且流程上現在的遊戲時間真是被拖得太長太長了,除非是塞爾達那種能一直保持新鮮感的以外,其他的很容易讓人感到疲倦,沒錯,說的就是你成就系統。(通關了還要人刷刷刷有的不刷還不讓你真的通關)

說真的我個人覺得遊戲需要向電影多學習,尤其是學會精煉,現在隨便挑個RPG那流程都能長得讓我望而卻步。GBA那些短小精悍的遊戲真是黃金年代。

10樓:

因為玩的太少了,當年論壇上批判縮小帽和寶石的人也不在少數,多玩玩系列其他作品就明白了,雖然我也很喜歡縮小帽和寶石,不過還是要尊重一下客觀事實不是

11樓:華麗的逆轉

瞎補充一點吧。

看了大家的回答都沒有提到《逆轉裁判》GBA系列神作啊!三部曲的情節到遊戲設計真的都是巔峰啊!而且漢化也確實很給力。夫復何求啊!

12樓:麥田裡的守望

因為很多人都接觸過唄。

第一漢化多,第二模擬器成熟。

像我爹那時突發奇想給我買了個神遊機,我在上面玩了時之笛,所以我就覺得時之笛是最好的塞爾達,gba上的縮小帽比起來差遠了,就連最新的荒野之息我都覺得比不上時之笛。

13樓:

1、時代性,也包括了普及性,這是很多人的童年。當時帶給人很多快樂。有個人情感因素的加成;

2、便攜性。隨時可玩這點太重要了。下課課間可以玩,寫作業累了可以玩,躺在被窩裡可以玩。

不用像PS或NGC那樣大費周章的佔一台電視(當時電視遙控器的話語權爭奪,很有時代感了吧。那時候究竟是看拳擊足球還是電視劇集,父母都會爭來爭去,想佔著電視自己玩遊戲,痴心妄想笑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騙父母自己睡覺了,然後躲在被窩裡蒙著被子暢遊海拉爾大陸或抓小精靈,或在礦石鎮挖礦之類的,然後突然被子被家長掀起來,然後劈頭蓋臉一頓;

——這個習慣甚至極大的影響了我的遊戲習慣。主機遊戲真的很少玩,反而是各類掌機玩的更多些(PSV這個真的殘念,明明也有不錯的遊戲,然並卵,還是涼了。話說SE的新掌機到底還有沒有啊......

)3、有些作品確實是在GBA那一作是巔峰啊。很多遊戲系列,自從進化後,感覺就不對味了。(比如惡魔城系列,自打變成3D後感覺就不對了——雖然我個人認為的巔峰除了GBA,PS和NDS上的幾作也很棒。)

14樓:熱心市民陳先森

因為硬體不過關的時候只能夠靠創意、故事、可玩性來彌補,尤其是在十年前掌機和家用機根本無法抗衡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非常喜歡的《旋律天國》還有《瓦里奧製造》,每一首歌都很好聽,我買的那張卡帶的存檔玩一次就沒一次但是我還是樂此不疲的玩

還有我零五年到日本旅遊花了4800日元買的《鏡之迷宮》和5000日元買的《洛克人ZERO4》到現在都是硬核遊戲玩家玩速通,玩記錄的選擇之一,那個時候有夢想的遊戲人我估計都在了這些平台上面踏踏實實的做出來趣味性和遊戲性都看成祖師爺的東西吧

這是鏡之迷宮的地圖

經典是可以超越平台的,我還是回歸到馬里奧這個最原始的遊戲上吧

B站上面有乙個專門關注馬里奧世界紀錄重新整理史up主,你會發現速通又是乙個新的世界,如何利用bug過關,如何結合一些微操來節省零點幾秒,讓我汗顏

為什麼有許多人認為《流浪地球》中的火種計畫必然為墓碑計畫?

SCT 有乙個人因為家鄉要炸了,就遷徙到別處去。途中他在森林裡跋涉,突然被毒蛇咬了手。他想把手砍下來保命,雖然這樣做很有可能失血過多或者傷口感染而死,但是有一線生機,好過坐以待斃。火種計畫的意思就是,這個人應該乖乖等死,等將來有人發現他的屍體,會不惜代價通過我們理解不了的天頂星科技利用遺骨中殘留的D...

為什麼許多人喜歡聊天?

天空之城 流動 的概念是由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他研究了 正能量 指的是做事時高度集中,興奮和滿足的感覺。Mihari指出,正是這種 流動 的感覺使我們做得快而好。 我jio得吧。人是群體性動物嘛。需要和群體保持一定的聯絡。雖說閒聊沒什麼實際大價值,也在其中交...

為什麼許多人認為 Windows 8 不好用?

1.為了移動端與桌面端統一而強行改變使用者的操作習慣,結果兩邊都不討好 2.Morden介面基本沒用過裝好系統以後就直接改成開機進入傳統桌面了 3.windows8.1尤其是update1以後介面有部分改善,還是比windows8 RTM好那麼一丟丟 4.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win8能做的win7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