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寢室自己吃東西不給別人分享會有愧疚感呢

時間 2021-06-03 10:32:09

1樓:仲夏

因為分享是美德,但不是每個人從小就被這樣教育。我們只能做好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不理虧就好啦,如果是你室友的話,可以溝通一下吧,說不定對方會有所改變噠

2樓:我啊我

沒關係,這種事情是相互的,我只想說,如果你們每次買了東西都要分給別人吃,那你豈不是要多買點,還有,會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的,分享是相互的。

3樓:小奶豆

為什麼要有愧疚感呢,有的人可能希望你有愧疚感而蹭吃吃呢,我買的水果零食夠分的話我會分的,剛認識都會分吃的,時間長了你就看誰也分給你吃啊,那就等別人不在的時候也分還給她吃,那些從來不分的就呵呵吧

4樓:適心

因為你有個不合理信念:在宿舍吃東西應該要分享。

所以當你不按照這條信念做的時候,你會有愧疚感。

這個不合理信念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家長老師有意無意教導的(要學會分享、不能吃獨食、要合群之類的),再加上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經驗和對經驗的總結,我們把它內化為一條適用於所有情況的道理了,於是它就變得不靈活、刻板了。

怎麼克服呢?

一,承認這是目前你的現狀,它曾經幫助了你,現在則在某些時候讓你不舒服了。

二,你長大了,遇到了比以前更多的經歷,自然也該有所變化,同一條信念不適用於所有場合。因為你周圍環境以及你自己的心境成長的變化是如此自然,所以你的信念也需要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一些變化。

三,感恩這份不舒服,因為它告訴你,你需要做出一些調整。

四,具體的調整需要你根據你的具體狀況來,我給你一些參考:

b.有時候把東西分享給別人,能給我自己帶來快樂,所以我願意分享

c.有時候我也喜歡獨佔,這是人類的天性,我是普通人,我也有這個天性,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d.我的東西,我有權利做出任何處置方式,我可以分享,也可以不分享,這都是我自己的事。

e.分享是為了我自己,不是為了別人,所以我也可以為了我自己而不分享。

f.我看到室友不分享,我也不會有太多介意,室友也差不多,畢竟分享不是責任不是理所當然。

等等。2)如何對待愧疚感

愧疚感不太舒服,而且你也意識到分享並不是你的責任,卻會讓你產生愧疚。

我的建議是,你先接受你目前會愧疚的現實。這是你目前的狀態,說實話沒有好或不好,只是一種習慣產生的情緒。先承認它的存在。

不需要急於擺脫,先和它共處。因為你已經對它的存在有覺知了。已經存在的東西,讓它消失它又消失不掉,是不好受的。

你堅持做你自己想做的,比如開始不分享,你會習慣性地有愧疚,但是你有能力與它共存了,也不急於擺脫它,又知道它實際是你固化刻板的信念導致的,慢慢地,你堅持你想做的,愧疚感反而慢慢越來越少了。

這相當於在練習適應新的信念,過程中愧疚感仍然會出現,但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多,慢慢地你就真的有了靈活的信念了。

以上,祝好。

5樓:筆意雲嵐

大大方方,願意分享則分享,不願分享則不分享,沒有什麼。

多半是自加壓力。想想你室友吃東西的時候,你也不會在意對吧?

這些心理上的小門檻是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大學三四年、研究生三四年,以後工作了在辦公室也會偶爾吃吃喝喝不是?習慣就好。

為什麼很多人受不了別人吃東西吧唧嘴?

沒那麼多複雜的,就是本能的受不了這聲音,從小到大飯桌有人吧唧嘴,我試了二十年都無法適應 閉上嘴咀嚼東西有那麼難嗎? 七七 不請自來,我室友就是,平時玩的很好,一到吃飯的時候就吧唧嘴聲音特別大。喝水也是,有次我聽見喝水聲音特別大大,我忍不了,就特別好奇,問她在幹嘛,她說在喝水,我就說喝水不是應該沒聲音...

為什麼吃東西後容易犯睏?

本科和研究生專業都是材料,為什麼會邀到我 笑 如果是該餐食用了大量碳水化合物,例如大量麵條 公尺飯等高公升糖指數的食物 中國人飲食習慣基本都是碳水多 飯後血糖會飆公升,會造成一種碳水衝腦門的感覺。同時如果是健康人體,胰島素分泌和接受正常,人體會因此大量分泌胰島素來降低過高的血糖。就會產生所謂的餐後 ...

為什麼有人吃東西要叭唧?

吧唧嘴是人的本能,閉嘴吃是後天社會環境下培養的。我一直覺得如果你吃飯不吧唧嘴覺得自己有素質有教養挺好的,但是張嘴吃的人只不過是遵從人類最天生的習慣而已,不應該去指責。將飲食姿態硬生生改變個人覺得很可笑,但是階級社會下總是會有很多類似的要求。 大學時候感化了兩個室友,屢次提醒無效後,有次我故意吧唧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