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和心態會被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6-02 20:06:24

1樓:我佛愛你

其實凡夫俗子的心態健不健康,好不好,喜不喜悅,和他的身體是有直接關係的。

凡夫俗子的心態往往是由生理決定的。

生理健康,他的心態就好,身體不健康,他的心理情緒馬上就降落下來。

所以,佛教裡面講,降伏其心先降伏其身。

如果身都降伏不了,身體不能聽你的心指揮,你的心一定會有煩惱,更不用說是到達靈的階段。

通常我們人都是分三個階段:身的階段、心的階段、靈的階段。

身心合二為一,能夠安住在當下,才能夠和靈的層面對接。

如果身心都沒辦法合一,又怎麼和靈合一呢?又怎麼能夠得到靈的愉悅呢?

佛法講,大道無離身心,離開身心無大道。身心又是靈的載體,身又是心的載體。

當你完成這個身心靈,你會發現三者是一,不是三。那麼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就要注重身體的修煉,心態的修煉,靈的修煉。

可是往往我們修行很多年,都是在身體上下功夫。比方說:打坐多少個小時,能夠盤腿多少個小時,能夠磕頭多少個,其實都是在身體下功夫。

你必須學會在思想上,在認識上提高,在心態上要轉變,在境界上你更要開啟。

因為靈屬於境界層面。如果你不在境界層面開啟,靈的層面是沒有辦法受益的,你是得不到靈層面的力量。

而凡夫俗子,他之所以是凡夫俗子,那就是因為靈的層面他沒有開啟,他的境界還沒有,所以他只是停留在凡夫層面。

——摘自《萬行書院:如何進行身心靈的修煉》

萬行大和尚簡介: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23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23年倡行每月1次公升國旗;2023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23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2樓:

我本人就有一些題主所說的特質,但我沒那麼天真,相信天上可以掉餡餅。我本人還是上班的,知道努力不一定有好回報,不努力很大可能沒有好回報。我覺得以我為代表的這一類,或者比我更嚴重的那些人,之所以這樣。

原因有:1.生活還過得去,不是太艱難。

2.慾望不夠大,心志不夠堅。

3.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

3樓:小月亮

瀉藥。能決定你會不會被影響的我認為就只有一點。

家教,你的家教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你對事物的認知和面對形形色色打擊或嘉獎的態度。我見過有些人因為打擊而一蹶不振,變成你所描述的人;但也有另一些人,他們在經受打擊後愈挫愈勇,敢於向命運發出挑戰。面對嘉獎兩類人的態度也不同。

其實這種人說到底不是真的是富二代就是還沒認清現實的幼稚鬼。

把無知當本錢罷了。有那麼一部分人就是這樣。(手動微笑)

車禍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多大影響?

奢望 2013年消防兵退伍,處理了太多的意外事故,包括各種的交通事故,慘狀太多,第一次車禍破拆好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閉眼睛就是血肉模糊的情景,來當兵的時候,還想著學個車什麼的,後來不學了,也沒有了想開車的想法,雖然退伍了好多年,半夜三更還是會從夢中驚醒,比如,臥槽好像警鈴響了,要出警了,突然坐...

滑雪對人的身體和心理有哪些影響?

Yolomacho 鍛鍊身體什麼的就不說了。站在雪山上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再看四周都是白茫茫一片,滑雪的人都好像豆子般大小也會感覺自己在用上帝視角。征服了一座座雪山之後站在山腳下看著比自己大無數倍的腳下敗將的時候更是有成就感。我的感覺是這樣 不管心情多麼差,站在山頂上一躍而下的時候什麼...

人的一生的心態和心理是如何變化的?

血雨無聲 難說事實上每個人心態都不大相同,這個東西說起來比較複雜 當你和大多數人在不是非常熟悉的情況下,你往往可以把一群人劃分成幾大類,這幾大類有什麼什麼共同點 然而當你逐漸去了解這幾大類中的某幾個人時,你就會發現,他們並不一定符合你先前對他們的分類,也許你還會發現有很多人和你在某些事上的看法和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