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本身想成為一乙個世界上90 人都不喜歡的人,那我到底應不應該成為我自己

時間 2021-06-02 03:22:16

1樓:真白

千萬不要犧牲自我去追求那些外在的東西,如果有哪一天你成為了乙個自己都討厭的人,那才是最可怕的。

事實上只要堅持自我,哪怕和周圍與眾不同,只要這個自我是良善的,喜歡你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的。

2樓:致善書院

你的問題的核心問題就是「世界」。你現在所認為的全世界只是你現在認知水平的世界,大概包括你父母和幾個親戚,還有幾個關係不錯的同學的老師。即使這幾個人你也並沒有真正了解和理解,所以你只是睜著眼,卻看不到世界的廣闊,只沉浸在自己的內心小世界裡。

如果你用心去觀察,真正的世界廣闊的超乎你的想象。

陽明心學講心外無物。為什麼心外無物?因為你的心裝不下的,你就看不到,聽不到,也感受不到,對你而言那就是不存在的。你的心有多大,裝的下多少東西,你就能看到多麼廣闊的世界。

你了解自己的怯懦,自私,探索自己的慾望和道德底線,你才能分清善惡,才能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偽君子。

你容得下別人的怯懦,自私,慾望,情緒的反覆無常,同時保持自我內心的底線,才能成為引導他人向善的人,至少成為子女的理性榜樣。

你並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你狹小的世界還不足以支撐你做出如此的判斷。去生活,去感受,去嘗試,去寬鬆。鼓勵自己勇敢去嘗試成為更好的人,也原諒自己的愚蠢和怯懦。

鼓勵自己努力去爭取,用心去算計做成好事,也寬容自己的失敗。

自己的讀書一點感悟與你分享。

情氣通達,術算謀微。

至善至惡,皆從本心。

3樓:無禪法苑

不管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都是你的自由和權利,可是在這之前,自己肯定先問清楚自己,這真是自己想要成為的嗎?

換乙個角度,不管你怎麼做,我相信都沒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不喜歡你。

4樓:國子監侍酒

為人正是為己。

尊敬前輩這個事本身,無關緊要。長輩們久經沙場,見慣了江湖,也不差你那幾句客套話。

之所以要有這麼個規矩,之所以早讓年輕人守這個規矩,是害怕今天的年輕人,老了以後,他們的晚輩也不尊敬他們。

這樣一代代傳下去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你六十歲的時候,走在路上,你的兒子孫子看到你時,說,嗨,老頭兒……

這種感受,無論如何都算不上很好吧?

該喊一聲叔叔伯伯的時候,還是規矩點吧。

5樓:青峰獨坐

本想說些什麼,但發現如果不是你自己去發現,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產生過猶不及的結果,反而害了你。那就直接說一句結果吧,想要成為自己,先要找到自己的使命。成為自己絕不是自私,成為自己最終還是為了實現自己。

你具備這種潛力,目前所缺少的只是一種思考,和乙個正確的方向。

6樓:聖者獨行

我不是在質問,也沒有教育,只是想對你表達一些我曾經的思考,並引出一些比較深層的東西。

關於是否尊敬長輩,我曾經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只是我的出發點不是為什麼要尊敬他,也不是為什麼不要尊敬他,畢竟這兩個問題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就比如「我為什麼要尊敬他」,在提出這個問題時,我的內心就偏向了我本來不該尊敬他,後者亦然。

我們在做事時,出發點不應該是這件事有什麼理由讓我去做,而是從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出發,我該去做什麼。

因為有些事本來就與你無關,你無論怎麼做都無論對錯。

我該不該表達自己?

你想不想表達自己。

從個人出發,我是希望表達自己的,畢竟人是一種群居動物,大部分人都會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只是在我表達自己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有些人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我的意思,還有些人壓根就不想傾聽我的內心。所以漸漸地我表達的物件與時間、環境都逐漸縮小,精確。

但是,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聽,而是假如我費力去表達卻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這是對於我精力的一種浪費,所以我主動選擇不表達。

兩者看似幾乎沒有區別,但卻有一種心態上的不同。

你終究只是乙個人,也無法做到全知全能,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由於你的已知資訊的不夠,最終只會迷茫,你要記住一點,所有行為的源頭,最終都要回溯到你自己。

以上是我的個人思考,但是,僅有這些思考,還不夠。

因為你,並不僅僅是「你」,還可以是「你們」。

我無法知道你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乙個人,但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今天費力去交流的人,以後可以成為乙個我眼中善良的人。

希望你能走出迷茫,走出困惑。

也很樂意和你交流--假如你可以、並值得去交流的話。

7樓:

不違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下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人。別人的眼光沒那麼重要,而且就我自己的成長來說,乙個人成長過程中會慢慢發現,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害怕在家人朋友眼裡覺得自己很low. 正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導致了你在他們眼裡沒有那麼重要。

至少沒他們自己重要。不涉及私人利益下。除了爸媽真的不要認為別人會真心時時注意你關心你的舉動,關心你的內心感受,社會上的每個人都那麼忙都在為自己拼搏,已經挺累的了。

8樓:真實的莫名

其實這個「想了什麼做了什麼」不描述出來也沒什麼。人並不是完善的。他們所告訴你的人類的無敵其實只是一種普遍性的,全面性的,能夠對各種事情都保有想法,能夠思考的智慧型程度;所謂的自由僅僅是你可以一直有想法,不會宕機。

而人的大腦為了穩定性,一直是用上一代的人格來運作。所以你可以注意到他老是以一種很落後的人格模式來給你提供資訊。你相當於他的實驗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對人格有很高的權利限制,只是他還是用自己的方法來為你做所有的事情,他固定提出想法,你可以提出第二想法,但是極端情況下執行想法的動力必須由自己憑空提供並且還要無條件接受他的質疑監督,這是在你提出的想法和他的想法,沒有一點相同的情況下),所以你改變不了他的做法想法感受,哪怕看透了自己,你也沒辦法能夠自己控制自己去這麼做。

如果你留心過他提出過的一些強烈而簡單直接的想法,你大概就能明白他的中心思想還停留在哪個程度上。比方說你在被人罵的時候,有想殺掉那個人的衝動。雖然這是與你的價值觀完全不同的想法。

應該說這是兩個半個人。但總有人覺得這就是乙個人,覺得那就是我不想承認的內心想法。正是秉持著我就是我的想法,讓很多人覺得是自己有問題,包容自己的差異並沒有問題,但是一些事情明顯就不是差異能解釋的了。

目前來說,大腦的人格的運作機制是這樣子的:他大概就是一種絕對正確的思想。也就是為了應付任何可能的資訊侵入。

當然這種事情是沒有那麼明顯的,他只被要求能應付一些巨集觀層面上的問題。這就導致了他在微觀層面上不足以百分百正確。比如一直努力不一定會解決問題,也可能會越陷越深。

在氛圍中釋放情緒,不一定會獲得感受到真實,也可能會讓人分不清現實。觀察一切表達一切不一定獲得自由,有可能會讓人自相矛盾。慎重一切的想法和選擇,不一定會獲得正確,卻有可能會讓人看不到出路絕望的死去。

我敢肯定的說。絕大部分人的絕大部分行為都是有感覺支援的。但是這種經歷並不意味著事實全部都是有著絕對可以選擇的道路和絕對錯誤的道路。

如果你已經很明白這個問題不是矛盾而是沒有答案,那你就不需要再向他出示你的信心,而選擇走哪一條路。

如果說我有乙個改變世界的 idea,打算辭職全身心去創業,你們覺得靠譜麼?

經緯 我和你的想法一致,想要進行創業和改變現狀,一邊想實現自己的抱負,一邊又害怕夢想破碎,卻不夠麵包支撐接下來的生活。現在我還在猶豫,也很迷茫。 Pluto 改變世界,從來就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或者講出來的。再換個方向想,你不去做,將來也會有別人去做 你去做,即使失敗也餓不死,而成功以後你就能改變...

如果想成為乙個律師,我應該做些什麼?

無糖星人 哇哦,初二就知道自己要什麼真的很棒!第一,現階段的目標就是好好學習,高考考上好大學的法律系,如果能考上北清人政當然要考呀,考不上也是有很多好學校的法律系的。第二,進入大學後要開始準備司法考試,做律師司法考試是必須要通過的。司考沒有想象中那麼難,認真準備肯定能過。大學期間好好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世界上為何要創造這樣乙個我?

MR.nobody 這個世界並沒有刻意創造什麼 甚至沒有刻意創造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克卜勒用畢生時間企圖尋找乙個規定日地距離的公理,讓地球剛好處於恰當的距離以產生生命,但是他並沒有找到,而他的理性和榮譽讓他無法接受乙個完美的答案,比如 上帝喜歡橢圓形 現認為克卜勒是第乙個算出行星執行軌道是橢圓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