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用行為還是思想去決定乙個人的好與壞?

時間 2021-06-01 17:47:35

1樓:呱塗襪子

乙個人的好與壞,判斷上除了客觀事實認可的標準之外,其餘的全都是看個人主觀的了。

比如,客觀事實認可的壞人標準,是包括做出損害自己或者他人利益的事情,甚至嚴重點包括殺人放火等等。

這些都被世人認可的判定標準,進而演化成法律的一些基本。

拋開這些客觀事實認可的標準,判定乙個人的好與壞,大多數人主觀上都是從行為上來去判定的。

首先我們從行為和思想這兩個詞的關係來去解釋。

一切的行為,都是在自身思想的允許下所作出的指令。從這句話中,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出來主賓層次,看到這裡大家都會認為那應該以思想為主來去判斷好壞才對啊。

其實不然,行為是思想的最終結果,但並不是說所有的思想,都必須以行為為結果導向。

意思就是說,人會有很多的想法,但並不是所有的想法都會通過行為的形式存在。

比如說,我想要搶劫銀行,但我行為上並沒有做出與此想法相關的行為,那你是判斷我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所以,就我個人看法,判斷乙個人的好與壞,首先是要從這個人的行為上看,當然的,除了表面的行為,還得多方面去了解這個人在做出這個行為的動機和目的。

不要隨意判定乙個人為好人,也不要隨意判定乙個人為壞人。

2樓:

行為。行為一定是思想所驅使的,不管有意或無意。在緊急的情況下行為是乙個人思想最真實的反應。哪怕平時真的很和善友好的人,在那一刻所暴露出來的大概才是最真實的一面。

3樓:若水

憑藉對乙個人的了解去判定乙個人的好壞,最後的結果,可能會因為任何一件突發的事情,就讓你改變了這個觀點,所以,

還不如,他對你好就是好人,對你不好,就是壞人。

4樓:卿卿

我覺得乙個人的思想更能真實的反應乙個人,陌生人沒有辦法設身處地的理解別人的行為,往往會對行為的理解出現偏差,帶有個人色彩,但是如果了解乙個人,又能理性的分析,便可以從思想觸及靈魂

5樓: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並不覺得思想或者行為可以判定乙個人的好壞。很多人做著好事,心裡卻無比的齷齪,也同樣很多人做著錯事,但心靈像顆鑽石。劣根性大概每個人都有吧。

所以只能確定一件事是不是好事,但並不能確定乙個人是不是好人。

6樓:李先森

瀉藥~我認為行為好就已經足夠了,了解乙個人的思想太難了,無論是多麼高尚優雅的乙個人,他的內心世界有多健康或者陰暗都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那又如何呢?只要影響不到他的行為,影響不到任何人,他還是一樣的好啊,對你好,對所有人好,只有對自己壓抑或者所謂的「壞」,並不影響客觀上他的「好」

7樓:

私以為,人人都會有一些自己的行為模式,而評判人的行為的普遍標準是道德。但是道德的內在和人的內在行為模式並不總是一體的。如果兩者出現了分歧,在較為普通的情景中,他能採用較為符合道德的行為,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我行我素。

那麼,我認為這個人是好的。也就是論跡不論心。

決定乙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因素是否只有基因和後天環境?如果不是,請問還有什麼?如果是,那麼 ?

靜宇者 你知道宿命論嗎?其實是從物理學決定論演化而來。也就是說,未來的所有的事情早就定好了。昨天的,未來的所有的事物組成了宇宙。說句額外的。昨天的你不再是今天的你。上一秒鐘的你,距離現在的你近三十萬千公尺。 幻痛 我認為是,但人存在自我意識和自主選擇 先天基因後天環境這些外部因素塑造人格,但遇見事情...

是什麼決定乙個人思想的深度?

hwasion 表現 看穿透並解釋幾個層次,然後,輕鬆讓人讀懂。決定因素 1 積極生活態度,對生活的熱愛和細微的感知 2 大量的基礎知識或閱歷 3 特殊的成系統的經歷 4 特殊的爆發點 啟發點 5 時間 精力 金錢等成本支援 華大 思維的深度是相比較而存在。沒有絕對的深度,如果沒有學識的廣度,然後在...

是不是乙個人的出身決定了乙個人思想境界,或者前期的發展?

無為子 在沒有特殊的境遇下,出身確實影響自己的眼界。曾經的我從未想到現在的生活。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出生還是產婆給接生的。高中才開始接觸電腦。不知道大城市是什麼樣子。從小不愛讀書,初中差點出去打工。像其他兒時小夥伴一樣,年紀輕輕就做了爸媽。爸媽雖然是普通工人,但死活不同意我出去打工。我也很慶幸當初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