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佛法

時間 2021-06-01 01:32:26

1樓:

生氣會產生一些對身體不好的激素,還會惡化與他人的關係,除非對方是故意為難自己,正常的詢問進度,和提醒,都是為了工作更順利的進行,並不存在惡意。這個時候就要學會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1]情緒ABC理論(ABC Theory of Emotion)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建立的。認為激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乙個英文本母)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consequence的第乙個英文本母)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乙個英文本母),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於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於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錯誤信念(B)所直接引起。錯誤信念也稱為非理性信念。

總結:對於同一件事A,不同的人看到了B,會產生不同的反應C。事件A我們自己是無法阻止的,比如疾病自然災害他人的行為,還好我們可以控制B,用自己的思維模型對事件的解讀,可以換同的模型去解讀事件A,從而產生不一樣的情緒C。

同事催促自己我們無法阻止。使用第一種思維模型解讀同事催促行為:「他自己手頭沒有事情可做了,想看看你做完了沒有,如果你也提前完成了他接下來可以處理下乙個流程,如果自己沒做完可以安撫一下同事讓他不要擔心,並告訴他進度,遇到什麼難題了可以順便問一下,可以分派一點工作給同事做」。

使用第二種思維模型解讀同事催促行為:「同事在質疑我的能力,感覺受到了冒犯,對同事發脾氣爆粗口,你行你上」。

2樓:一枝藤上七個瓜

我也是這樣,自己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且會盡力做好,不想也不需要其他人提醒和催促,你要是真是好心的話你可以問我需不需要幫忙,不然我真的會很煩,還會很反感還可能發脾氣。但是這樣處理事情確實會引起矛盾,因為別人覺得只是順嘴說一下。我總結出了乙個方法,遇到類似事情,嘴裡應著好好好,知道了,行動上該咋辦咋辦,不要去和這種人解釋什麼,因為他只顧著自己根本沒考慮你的現實情況,你的感受。

3樓:蘸醬菜兒

你有自己的章法,被打亂了會抓狂是人之常情。不過你要自我審視自己的節奏是否與外部要求脫節?有主意過頭了難免流於固執己見。尤其是職場。

4樓:不上班的自由

當很多事情擠在一起時,自己有想先做和後做的,但是對於別人都認為自己事越早處理越好。

你能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是卻無法說服別人贊同你的想法。

當有些事情無法掌控,為讓自己感到為難,但這種情緒又想得到宣洩,所以就用發脾氣來表現自己的不滿。

還有就是習慣的問題,當你好好說話的時候,別人或許不聽你的,只有發脾氣他們才會閉嘴,才會聽你的。為了自己更省力氣,這種發脾氣反而成了你解決問題最快的方法。大腦會記住這種感覺,下次再遇到這種問題,會選擇最省力氣的方法,就是發脾氣。

所以你想改變,那就是有意識的去改變。當你想發脾氣,很有可能是習慣,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讓自己可以能正常的表達。你這個時候,就要做好準備,如果你要好好說話的時候,有些人可能不聽你的,這種情況給自己預設幾個方案。

這種方法他不聽,就換另一種。

當別人否定你的想法的時候,你發脾氣,就是一種自我保護,當然這是一種本能。克服本能讓自己變的更好,本來就是要花力氣的。

希望你能戰勝本能,做更優秀的自己

5樓:大欣

我也特不喜歡,特別是手上有很多事情都很急的時候,我工作有自己安排,事情分主次,分急緩,這時候如果有人別人因為不急的事(不急於一時)來不停的催我,打亂我步調,我就特反感。

6樓:曾大帥

因為心理動力不一樣。promotion和prevention的區別。

自己做是為了promotion;

被別人催促後,動力變成了為了滿足別人,不讓別人期望落空,變成prevention 。

7樓:Chinglam

跟你一樣,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與其說是跟個人性格有關不如說是跟心理有關。

正常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做什麼事,都需要相對平和安定的環境和氛圍[當然個別抖M和特殊愛好的除外],催促不僅會破壞這種壞境,而且會間接把消極情緒傳給你,所以你不用因為自己發了脾氣而感到太自責。在你不是故意散漫做事的前提下,那些別催促你的人才是最需要反省自己的

《心理學導論》與普通心理學有何區別?

Oo夢回望月oO 基本上沒區別。心理學導論 可能更適合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作為公選課的名稱。而 普通心理學 更多的是作為心理學專業的專業課名稱。但在內容和教材上,二者是完全一樣的。 起個名可真難 普通心理學的英文是general psychology,其中general有 綜合的 概括的 之意,其含義...

非心理學專業以後想做與心理學有關的職業,應該怎麼做?

阿紫學姐 題主現在大一,給題主兩點建議 一是現在就轉專業,轉到心理學專業接受系統的心理學知識學習 二是在大三的時候本專業考研,考到心理學的研究生,走上你感興趣的心理學道路。其次,答主是想做大學心理老師,就一定要考心理學的研究生甚至是博士,大學老師對學歷的要求是很高的。 倫學 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如果...

大家覺得心理學考研是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好,還是應用心理學好?

YYZ江南 雖然不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也不是應用心理學專業 但個人認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更關注個體的心理行為現象的發展過程和規律,以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表現,關注的人群目前還是更偏向於中小學群體。如果個人對這個群體的心理更感興趣,希望將來能到中小學進行心理工作,可以選擇這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