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專業人士如何看待著名心理學家卡倫 霍妮的理論?

時間 2021-05-07 02:00:16

1樓:

看過她的相關的傳記和《我們時代神經症人格》。

卡倫霍尼更多的從文化的角度去解讀人格結構,個人感覺這種研究模式很難通過實驗資料去論證。

本人比較認同她的理論。所謂神經症病人無非是指其行為、情感、心態、思維方式偏離正常(中文版將deviation翻譯成畸變,個人覺得這樣翻譯不準確),但是何為正常何又為不正常,評判標準完全由當時的文化、時代、階級、性別來決定。這讓我想起以前讀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書中表述了中國是乙個禮俗社會、人情社會,這種文化下形成的人格模式在當時並未有什麼問題。

但當前世界以西方文化為主導,倡導競爭、自由等等,「鄉土味「的人格模式的人在都市生存會出現很多內心衝突,這種衝突在當下文化下就可被解讀成神經症。結合《鄉土中國》中對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解讀,即可理解當前中國社會存在很多內心衝突模式。

如果非專業研究,個人覺得平時看心理學可結合社會學、哲學等多方面的讀物,這樣可能更好的理解心理學,理解一些人格模式。

2樓:

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幾乎從來都是缺乏實驗資料的。當絞盡腦汁獲得了一些精確的資料,又會立即陷入這樣的狀況:這個精確的知識或者具有統計意義的現象在這個巨集泛模型中到底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它代表了怎樣的一種內在反應?我們會發現可左右的空間非常之大,就像通過在手裡把玩一二石子去思考腳下的大地到底是什麼東西——它的每個細節盡在掌握,但卻沒有在探索整個模型的方向上給予我們精確可靠的指示。從而使得精確測量這個策略在研究巨集泛模型中的侷限性展露無遺,而給確定性的獲得帶來極大的困難。

所以這個領域內設計實驗很難。

然而,那些真正體會過內心痛苦的人,會真正進入和發展相關的理論,學說。他們真正關注,同時敏於注視自己的情感變化,善於觀察自己——這個只要你足夠嚴謹和敏銳,就能充分了解他/她每個細節的,內在「實驗體」。他們之所以能有此成就,內心有這麼乙個「患者」,是乙個基本前提。

所以,考察幾位具有引領地位的心理學家,他們大都是輕微的或者嚴重的神經症患者。

他們以科學的嚴謹態度去研究,即使是統計規律也很難去描述的多變的人類行為,甚至在行動上不可考證的思維行為。從而造成了這種精確性和模糊性之間的衝突。但當我們在研究「人」的時候,就像我們在研究乙個星球到底是什麼的時候。

幸運的是,我們腳下/腦中,就有乙個案例,乙個只要我們足夠敏銳嚴謹和關切,就能最大程度上對它進行描述的物件。只不過這裡,每個人的「地球」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

3樓:馬駿峰

她的書都用在犯罪心理學這類的課上了

都拿到九陰真經

有的練出一代宗師

有的練瘋了

有的練精神病了

還有的啥也沒練成

不能因為有人啥也沒練成就否定霍奶奶的書

也不能因為練瘋了傻了就禁

是看書的方式不對

明明是兩本書

還來個又名

嚇的我還以為看串了

4樓:哈克

我並非心理學專業人士,但我也讀過一些霍尼的著作。我覺得霍尼最厲害的地方是把人的行為與它所處的文化環境聯絡到一起。

霍尼的心理學讓我對自己和周圍的人更加寬容。讓我明白,所謂的人性:無非是人會在什麼樣的情景什麼樣的感受下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罷了。

5樓:lonlon ago

個人認為她在神經症領域的深入思考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並且結合她一生經歷來看,她一直在這個領域深耕細作,對於理解神經症這一類人來說,非常值得一讀,但是也像排名第一的回答說的,這些更多的是哲學的思考而不是現代的科學。

6樓:Michael

廣義的心理學本身涵蓋的範圍很廣泛,本來就不能單純的用所謂的通過實證或者實驗的客觀科學來研究心理學。

如果題主認為心理學必須得用所謂的現代科學實證來研究的話,那只能說題主的哲學觀或者世界觀嚴重向著實證科學和客觀世界傾斜,認為這個世界只有客觀的或者可供研究的事物才是這個世界的實相。

心理學有很多分支,對於神經科學,行為學等心理學分支來說,確實可以而且必須要用到客觀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去研究,因為這些分支涉及的是可觀察,可解剖的外顯客觀行為,研究的方式對應的當然是用客觀的科學方法了。

可是更大範疇上的心理學研究的是人的主觀行為,內心衝突,潛意識,精神官能症的內在成因等人的內心內在問題,這些內在的問題根本就不能用客觀的科學方式去研究,就相當於如果你駕駛的是純電動的汽車,你往這輛汽車新增汽油根本不能啟動這輛汽車一樣,研究的方法完全錯了。這種內在行為的研究方法不是客觀科學,而是詮釋學,詮釋學是需要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互動才能完成的學問,而不是像客觀科學這樣只需要設計一些實驗然後進行客觀的觀測就能得出結論的。打個比方吧,你用核磁共振這種客觀的工具去掃瞄人的腦袋,你能夠看清楚人腦部的結構,可是你能知道此刻這個人的心裡在想些什麼嗎?

你不可能知道,因為你採用的方式根本不對。要知道這個人的心裡腦袋裡此刻在想什麼,你必須與這個人進行溝通交流才有可能實現,這就是詮釋法。這才是研究主觀內在的正確的方式。

只是我們現代的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把我們研究世界的節奏嚴重的帶偏了,客觀科學幾乎佔據了一切,整個世界現在過於扁平或者簡化為物質的世界。這就相當於笑傲江湖裡華山派的劍宗和氣宗之爭,其實只有同時練好氣和劍才能掌握最完整的華山派武功,可是華山派的人在劍氣的理念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劍宗和氣宗分家,甚至自相殘殺,最後一家獨大可不是說這家就是絕對的真理,最終雙方都領悟不到最真實的華山派武功,岳不群最終要揮刀自宮學辟邪劍譜去維護華山派之名。

所以,不要再以客觀科學來要求心理學了,心理學從更大的意義上來說。更加偏向於主觀內在的內容,需要用詮釋學來要求。你們可以說心理學不是客觀科學,你們也說得沒錯,可是心理學也不屑於也不可能把自己變成單純的客觀科學。

請教一下心理學專業人士,什麼是正念?

寧旭 人先有正氣,後有正念正知,再有正行。不隨眼耳鼻舌身所呈現出的內容走。不隨著身心呈現的一切內容走,只是看聽覺知聞,不作為,就是正。 瞻醫生 正念是一種有意識 非評判的關照當下的冥想活動,是非常適合於自我溝通的一種行為訓練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自主開展訓練。所謂有意識,是需要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需要注意...

心理學專業人士如何才能讓人脫離 愛別離苦 和 求不得苦 ?

明鏡 心理學根本不能讓人脫離以上兩種苦,這是可以肯定的,更不用說專業人士了,只有佛法才能辦到,四聖諦,苦集滅道,講明苦的本質及過程,去苦的道,這是最容易的理解的,更深一點的就是修大乘或上乘,菩薩道,了脫生死,出三界。 非風非幡 我給客人作諮詢的時候,任何有益的宗教 哲學 心理學 倫理學等等理論都會借...

心理學專業人士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已登出 並不是。相反,我覺得是心理學專業人士可能更不容易感到幸福。我們人天生傾向於不去思考人生的,實際上也是如此,越是幸福的人,想的越少,只有當我們遇到了困境,才會去思考人生 人性 分析情緒等等來希望自己可以幸福。要去思考人生,往往需要動力,正是這份動力促使人去思考。所以,選擇心理學的往往本身就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