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書改變了你的人生態度?

時間 2021-05-30 22:36:04

1樓:邁克迅

以我自己的體會,是有乙個較長時期的讀書過程,累積、漸進,很難說具體哪幾種。改變人生態度,這可是乙個重大轉折,除了讀書,我覺得人生中發生特別的事情也很關健。

讀書的話,是因為對人生中一些大的問題有疑問,想尋找解答,就去找書看,開始時很幼稚,真不好意思在這說,初階的我幾乎都翻過,好在內容稀釋的翻過去很快,當看的數量多了以後,辨別力自然就增強了。

但是很奇怪,我的經歷中,改變人生態度的是時間週期中(比如7年),會遇到較大的挫折、類似災難、破財(這就免於病倒、二選一),被迫離開某地、或某工作地,人際關係受傷,等等,折磨越多越狠則人生態度改變越大,以至於完全反方向走了。原先在乎的突然不在乎了,原先有一搭沒一搭讀的書突然深入進去了,就是有了某種親身經歷,才深深地進入一些書的境界中去了。

有一次,在「奇蹟課程」中讀到,你此生之命運已到乙個節點的話,會在生活中遇到多次「喚醒」,就是給出乙個又乙個強刺激,在波峰波谷經受相反體驗,逼使你打破原來的生活節奏、慣性。突然醒悟生活不是那個原來你眼中的世界,是另一番景象,從而與某些書上描述的內容重合了,才明白那些句子的深層含義。

所以,很可能,書籍,是要與自身經歷互為作用,方能改變你的人生態度。

正確的人生態度是什麼?

晴夏 認真而不是敷衍,莊重而不是輕賤,詼諧而不是嘲弄,坦誠而不是虛偽,真實而不是表演,坦蕩而不是算計。謹慎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說話溫和而不是言語刻薄。低調而不是炫耀,閉嘴而不是滔滔不絕。自然而不是矯揉造作,直接而不是彎彎繞,量力而行而不是自高自大,實力說話而不是惺惺作態搖尾乞憐。自己動手而不是指使別...

莊子的思想都是無為的人生態度嗎?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復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 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莊周之義,顯見乎逍遙遊,而非無所事事之不作為,乃大作為也。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適百里者,宿舂...

怎麼去理解叔本華悲觀式的人生態度?

已登出 德國哲學家霍克海默是這麼說的 在叔本華逝世後的這個世紀裡,歷史不得不承認他看穿了歷史的本質,揭示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他是一位有著深刻洞察力的悲觀主義者。今天,世界所最需要的是叔本華的觀念 因為他的觀念正視著絕望,因而在面對絕望時,反而更知道希望。 雲外月 叔本華說 人們只是表面上被前面的東西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