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及時行樂這種人生態度?

時間 2021-05-07 23:27:48

1樓:Rain Musk

《及時行樂和機會成本》

《鼠疫》中有一段話:正是這種時候,那些閒極無聊的人都跑到大街上。大多數人似乎以擺闊為己任,用以預防鼠疫。

每天快要到十一點,都有年輕男女在主要大街上招搖過市,讓人感到再大災大難當中,他們身上滋長起來的那種及時行樂的慾望。如果瘟疫繼續蔓延,那麼道德觀念也隨之鬆弛,古代公尺蘭人在墓前縱慾的場面,又將在我們這裡重演。

首先,我贊同,在那種物質經濟無限期停滯的情況下,道德作為無法產出經濟的標準,隨即會被淡漠和令人厭惡,淡漠也許很合理,為什麼會令人厭惡呢?那便是瘟疫的致命性導致的不僅僅是社會的未來不一定會更好,還導致了每乙個個體不一定還有明天,如此沒有生命保障的情景還要去遏制慾望顯然是令每乙個個體厭惡的。

如此雖然合理,但是為什麼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即便是之前沒有疫情束縛,社會風氣依舊在不斷衝破舊時道德的枷鎖,不斷地將曾經不能講的有關慾望的事情放到臺面上來講了?難道還是因為曾經的舊時道德標準已經無法產出經濟了嗎?可能不僅僅是無法產出經濟這麼簡單,如今的資訊高速流通,經濟不斷增長並不全是因為我們將曾經的實體經濟發揚光大了,而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得經濟開始外捲,舊的道德限制了商人攫取藍海利益,民眾享受藍海紅利的權利,如此守舊的機會成本大大增加,其實是遠超過了守舊可以獲得的利益。

如此道德便受到的外捲經濟的衝擊。直到藍海變成紅海,重新內卷,道德秩序便又被搬上檯面重新幫助每乙個版圖的所有者守住自己的已有權利。

如此便能明辨鼠疫道德崩壞和經濟衝擊道德的本質區別,前者是儘管遵守道德的機會成本並不高,但是能夠以此獲得的益處幾乎消失。後者是儘管遵守道德的獲益仍然逐步增高,但是機會成本已經幾乎高到天際,日後必然會受到同期競爭者高於自身幾個數量級經濟資源的降維打擊,毫無還手之力。

所以道德的遵循突破臨界值是有數學期望的,該數值即同時期同經濟環境下所有經濟個體的平均【收益率】,該收益率受到資金成本、機會成本、投資風險和通貨膨脹影響變化。

而突破道德的收益率還需要加入乙個社會懲罰的因素:

突破道德收益率=(折現後淨收益增加量 - 社會懲罰成本):折現後淨機會成本等增加量

當:平均收益率>突破收益率,道德就一般傾向於遵守;

當:平均收益率<突破收益率,道德就一般傾向於打破。

如此不但理解了疫情和出現新經濟增長點為什麼會讓道德被打破。也相當程度上理解了地上秩序出現真空時,地下秩序的野蠻生長和最後根深蒂固的原因。

2樓:煙火味的五叔

歷史小感慨:很多極端觀點,比如極端男權女權,或者極端享樂主義等,在幾十年前的美國、香港就出現過。

2023年代的嬉皮士,X開放,無限制大ma,90年代的古惑仔,貸款玩樂。。現在你還能看到外國、香港、日本街頭很多紋身老人在推車、工作。

崇尚及時行樂不忍耐主義?可以的,但差不多就收了吧,持續爽是需要資本支撐的,畢竟這世界上你只有一對爸媽。

何況,你要知道鼓動你不能受丁點委屈的人,自己早可能都不這麼幹了。

3樓:酒窩

我非常贊同及時行樂這種觀點,我對未來也沒什麼期望,我只想短暫關懷自己,不想克制自己的慾望,我值得我配我足夠愛自己,我為什麼要節約本來可以不節約的,什麼壓力什麼以後,都在於自身選擇。

4樓:

我現在就是,我做到現在這個程度,月工資1w2,已經沒法在進一步了,身體精力都已經大不如前了,只能慢慢吃老本咯,唉,想想也是快奔三的人了,及時行樂就好了

5樓:青菜豆腐

有的答主已經說的很好了(並非最高贊),只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

是說有關於愛人這一方面。有人說,遇到你愛的那個人就要去追求,去爭取。

但是現如今,想遇到乙個能談得上是「愛」的人太難了。

而及時行樂偏偏就浪漫在,那是我對於心動的態度。我要遵從我每一次心動,我也要讓每個令我心動的人知道,ta是有多麼迷人。不一定是要爭取什麼,我只是享受告白的過程。

至於結果,去他媽的,被喜歡是你的榮幸。

但也不矛盾,愛不也就是對限定的某個人(某幾個人)不斷的心動嘛。

(好像有點跑題哈)總之我也欣賞並追求及時行樂。(指Carpe Diem,指活在當下。)

6樓:

人從出生開始就要走屬於自己的道路,因環境因素改變還是人為改變也罷,大部分都是為了活著,但生存的目的不一樣,有些人孜孜不倦的日夜苦讀,亦有人享受當下的生活,我認為只要不觸犯法律和不影響他人,怎麼活都是對的,人生總會有幾個人對你走的路指指點點,不過是對是錯只有你知道

7樓:龍江秋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人的壽命的長短對於宇宙時空來說都是短暫的。在人的一生中,歡樂對人來說似乎是很短暫的,痛苦對人來說似乎又是很長久的。

因此,人生的解脫只是身與心的解脫,所以,易逝的是時間,難熬的也是時間。

佛家認為,人生的真諦就是苦謗,眾生皆苦,因此,佛家教化芸芸眾生在現世要盡力為善,以求來世幸福。但有時眾生之所以苦中作樂,樂在其中,只是因為人人都有「聲、色、香、味、觸、法」六欲之需要,因此樂在其中,認為這是人生的歡樂。

道家認為,人生短暫,所以要善於保全自己的本性本心,也就是要保持人的自然之性不受傷害,要關注當下有限人生心靈的自由自在,認為這才是快樂人生。

儒家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要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限的社會意義和價值,提倡「捨生取義」「殺身成仁」,是苦中作樂的人生。可見,佛家追求的是人生的來世價值,道家追求的是人生的自然價值,儒家追求的是人生的社會價值。

當然,三家所追求的人生價值又不是絕對對立的,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絡、相輔相承的。比如,佛家教人做善事、做好人,修好現世,普度眾生,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本身與儒家追求的社會價值是一致的。儒家要求人們講仁義、守誠信、生財有道等等,這與佛家主張發善心、做善事是一致的。

道家提出的無為不爭,追求人的自然本性,主張無用之用乃大用等等,體現了儒家和諧、和睦,修身養性的思想。

總之,從時間上看,儒家追求在有限的時間裡人生的社會價值;佛家追求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善人、修善心,以追求來世人生的自由自在,以延長短暫的人生,追求人生來世的價值。道家追求在現世延長自己的人生,追求人生的自然之本性,追求人生的自然價值,追求人生心靈的逍遙自在。

8樓:栩生

爽一時爽是大爽,忍耐過後的爽未必是爽。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每個年齡段的心態和生理素質不一樣,導致體驗不一樣。

3隔夜飯會變餿,你怎麼確定隔夜心和隔夜事不會變?

4夜長多夢好煩。

三思而後行這個過程本就該質疑,你怎麼能確定三思的時候機會不會稍縱即逝?

9樓:看雲居士

珍惜時光而及時行樂,是積極;揮霍時光而及時行樂,是消極。我樂推及人樂而及時行樂,是積極;我樂殃及人樂而及時行樂,是消極。及時行樂,無所謂對錯,對錯是由心而生的一種人生態度。

10樓:

所謂意義,都是被賦予的

而人生的意義亦是如此

人們樂此不疲地定義著一切

彷彿人類才是造物主

可人類呢?

他們目光狹隘,無知愚昧

拘泥於匱乏的想象力

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所認為的

不過宇宙間普適的意義

是人類遠無法觸及的

那些狂熱的理想主義者

自以為精神永恆,意志不朽

但精神與意志

不過也是人類定義的產物

自時空伊始,它並不存在

「舊事物終會迎來滅亡」

人類社會,自然宇宙

皆在屬於它們的時間盡頭

分崩離析,歸為虛無

當人類消失殆盡

宇宙中尋不到一絲存在過的痕跡時

一切定義出的意義

又有何意義?

如此看來

追求永恆者皆是愚鈍之人

棄熱愛,棄快樂

只為那看似永恆

實則停駐片刻的意義

豈不悲哉

既然意義未曾存在

闔不及時行樂

滿足對快樂的初心

忘記所謂意義與價值

拋棄所謂條框與束縛

何必浪費這短暫的一生

11樓:路路啊路

我記得以前很流行的一句話是,我不要來日方長,我要現在就快樂,當時我也深深踐行著這句話,買包買鞋,買各種我力所能及的能讓我快樂的東西,但是後來我深刻的體會就是,快樂是轉瞬即逝的,它跑得很快,擁抱慾望的瞬間會快樂一下子,隨之而來的就是空虛,那種對未來的不確定的感覺,你可以說你就要朝生暮死,過一天算一天,但你知道我們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我們不會只盯著眼前。

夜夜笙歌,醉生夢死,交了一些看似交情很深的朋友,如同泡影,掉入就難從夢裡走出來。儲存當下的快樂,為的就是以後你能收穫更多,更好的。你如果真的對自己的未來有信心,你就不應該活一天,算一天。

12樓:雨中南

曾幾何時,在我眼中及時行樂是乙個豁達開朗的乙個人生態度,但我覺得它要有乙個前提,那就是你有及時行樂的資本。

如果你是個沒有儲蓄的年輕人,還信奉消費主義,沒有相應的消費能力去「及時」玩樂,那是沒有理智的。還有,如果你是乙個有家庭的中年人,想不顧家庭孩子去遊戲人生,那也是對家庭不負責的。

不管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及時行樂都要對自己負責,知道自己能承擔的後果。那樣不論怎麼說,及時行樂都是對的。

任何事情都有條件的,並不能說及時行樂這種人生態度到底好不好。

13樓:

拋開所有人類造的概念與道德約束來說一條生命誕生到去世短短幾十年時間享樂主義有什麼錯?感覺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活著為什麼要努力為什麼要隨大流因為別人這樣做你就這樣做嗎?少時不珍惜老時已無能。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意義在有底線有原則之下儘管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

14樓:Sophia

及時行樂,看你以為的「樂」是什麼。

如果,你以讀書、寫作、冥想、運動、工作,諸如此類,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為樂,分清輕重緩急後,沒話說,及時行樂趕緊地。

如果,你認為的及時行樂,是放下正事不做,想熬夜熬夜,想打遊戲打遊戲,享受今天,莫管明天。長期以久,你可能會頹廢、墮落、生病。這種及時行樂,建議只限於星期天。

與「及時行樂」相對的,是「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是什麼?

有乙個史丹福大學的實驗,叫「棉花糖實驗」,說的是將棉花糖放在一群4歲小朋友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立即吃掉;另乙個是等上15分鐘後再吃,可以得到第二塊。

研究發現,願意等的小孩,即擁有「延遲滿足」的能力,長大後會取得更高的成就。

延遲滿足,可以幫助我們規避錯誤的「及時行樂」。

怎麼看待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赤子 人生為何苦短,因為對自身生活的期許,因為生活中有許多不甘。人生的路,難免有幾道溝坎,生活的味,總會有幾分苦澀。無能為力的事,順其自然,不能強求的事,一笑了之。過去的事情就算了吧,不是放過對方,是放過自己。算了,不是向生活屈服,也不是無可奈何的妥協,而是看透了一切的通透。學會說一聲 算了吧,得失...

對 及時行樂怎麼看?

定期查體,及時行樂,購買保險,關愛親人 苜蓿呀苜蓿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意思是人生的長度就在那擺著呢 不會你選擇痛苦就延長 也不會因為你選擇快樂就縮短 所以一對比就知道該怎麼選了 但這個 樂 不一定是花天酒地 無拘無束 灑脫自由的那種樂 而是你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值得做的 勳隕 前提 人不能預知明天和...

如何看待人生苦短 及時行樂這句話

天工刺青Tattoo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並不是讓人活的放縱消極,隨著自己的惰性和劣根性隨意發揮。消極悲觀的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後知後覺會帶給人更多的痛苦。人要活在當下,珍惜當下,不為前憂,為現在的生活做好自己,為以後的目標每天努力。這樣問心無愧每天都在進步的成就才會讓人活的快樂。 我是89年生人,今年...